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院2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院2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12月收集的220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ADR涉及的药品以抗菌药居首位(141例,占64.09%);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见(165例,占75%);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144例,占60.76%)。结论 临床应重视并加强ADR监测,合理用药,尽量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我院收集的220例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旨在降低严重ADR的发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患者的医疗花费。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源自2012年1月~12月我院收集临床各科室自发呈报的220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类别、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给药途径、处理结果、并用药品、因果关系评价及ADR反应分级和转归情况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发生ADR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 220例ADR报表中,男性126例,女性94例,ADR的发生无明显的性别差异,见表1。

2.2引发ADR的给药途径 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位居首位,其次为口服给药。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见表2。发生ADR的患者中,经静脉滴注给药165例,占75%,其次是口服给药42例,占19.09%,见表2。

2.3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220例ADR报告中,使用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64.09%;其次是中药针剂,占14.27%,见表3。

2.6新的与严重的ADR报告 220例报告中,共有13份新的、一般的ADR报告,其中中药针剂引起的ADR报告有7份,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报告有4份;2份为新的、严重的ADR报告;1份为严重的ADR报告。

2.7 ADR的因果关系评价及转归 220例ADR中,评价为肯定的58例,很可能的162例。绝大多数ADR在停用可疑药物,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或治愈,只有极少数严重ADR可能导致后遗症,无死亡病例。

3讨论

3.1婴幼儿、以及老年男性患者ADR发生率高,要谨慎用药 由表1看出,不同年龄段患者ADR发生的几率不同;220例ADR中,婴幼儿、以及老年男性患者ADR发生率高。我国每年有近20万人因药源性疾病死亡,其中儿童因药源性疾病死亡数量逐年递增[1]。这可能是由于婴幼儿正处在生长期,肝肾、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口服给药较困难,故常采用静脉给药,所以易发生ADR[2]。因此,临床医师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药物代谢特点及合并用药,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3.2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最易引起ADR 表2显示,在220例ADR中,静脉给药165例,占75%;其次是口服给药42例,占19.09%。这是由于静脉给药一直占医院主导地位,药液直接进入血液,对机体的刺激明显,静脉注射液的pH值、渗透压、注射剂的附加剂、使用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等都可能引起ADR,注射剂储存环境不适、药物配伍不当、配液时间过长等也可能引起ADR。建议临床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遵遁"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注"的用药原则,尽量避免或减少静脉给药引发的ADR。

3.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由表3、表4可见,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141例,在整个ADR中占的比例最高,占64.09%,抗菌药物引起ADR的概率高,这可能是因为抗菌药物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使用量大,且存在联合用药、大剂量用药,长期用药甚至无明显指征用药等情况。

3.4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时ADR的主要临床表现 从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看,上报的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60.76%,这可能与皮肤反应比较容易观察有关。另外特别注意患者过敏反应,应加大监测力度,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种种变化,及时停用致敏药物,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对症处理。

3.5新的、严重的ADR比例偏低 从ADR等级来看,我院ADR报告中一般ADR比例较高,占94.1%,而新的、严重的ADR比例偏低。这可能与医务人员对新的、严重的ADR认识不够,或者对上报严重ADR存在一定的思想顾虑有关。

我院ADR报告上报数量太少,从总体上说,抗感染药物是不良反应的监测重点。临床上易于观察的ADR上报数量较多,而那些不易观察到的、潜在的及慢性的ADR上报率少。仅靠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的跟踪调查是远远不够的,应加大ADR的宣传力度,使全体医护人员行动起来,加强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高危人群用药及高危药品的安全性监测及合理应用,杜绝不合理用药。通过对ADR的分析评价,切实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卓培培.儿童用药安全的思考[J].中外医疗,2009,29(22):123.

[2]陈德梅,陈珮瑶,庄旭心,等.汕头市4512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46):4398-4400.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