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州长灾后重建会议讲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同志们:
刚才我们收听收看了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是我们省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灾后恢复重建处于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做好当前的抗震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全力以赴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我州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发生后,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全社会倡导掀起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募捐活动热潮,全州各级各界、广大干部职工和各族群众纷纷响应、迅速行动、尽心尽力、捐钱捐物,努力为灾民生产生活和灾区建设做贡献。截止5月29日下午6时,州县(市)民政部门、慈善协会、红十字会共接收抗震救灾捐款881.26万元,以及帐篷、衣被、面粉等价值46万多元的救灾物资;全州广大党员积极交纳特殊党费174万元。州委、州政府向四川省阿坝州等重灾区发去了慰问电,组织了两个慰问组,分赴陇南、甘南灾区,送去了70万元的抗震救灾捐款和价值45.85万元的救灾物资;购置11万元的生活用品,慰问在甘南执行维稳任务的炮旅官兵;从州级医院抽调了骨干医务人员和救护车辆,赴陇南灾区帮助开展医疗工作。同时,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出现了不少感人的场面。驻临部队官兵和各族群众、机关工作人员、中小学生争先恐后为灾区献血;一些群众志愿者深入四川重灾区,与当地军民一起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临夏市、广河县、东乡县部分清真寺筹集清真食品、帐篷、毛毯、手电筒等物资,分赴四川省青川县、我省陇南文县进行了慰问。
作为这次汶川大地震的波及区,我州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据统计,东乡、广河、康乐、和政、永靖、积石山、临夏县等7个县的41个乡镇、147个村、1521户、6877人受灾,有**户群众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有2名群众在四川灾区遇难,3人在四川灾区受伤,1人在州内受伤,群众住房、学校、医院、水库、道路、旅游景点均不同程度受损,共造成经济损失3418万元。面对这一地震灾害,州委、州政府立即在全州组织开展了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州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全州抗震救灾应急工作,州委王书记对如何做好全州抗灾救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组织各县(市)、州直有关部门对全州学校、医院、机关单位办公用房、居民住宅、道路、水利设施等受灾受损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和核查。同时,对房屋倒塌的11户群众和部分房屋受损的群众采取亲邻相帮等形式进行转移安置,并妥善安排了他们的生活。州政府和州直各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了抗震救灾工作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了抗震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临夏军分区、驻临部队、公安、武警、消防等单位和部门组织了1200名抢险救援人员,成立了临夏州应急救援队。从州级医院抽调了75名专业人员,组成了应急医疗救治队伍。从各个部门、企业、民间组织了一批卫星电话、发电机、大型机械设备、水泥、帐篷、血液等基本的应急物资,协调州内食品、饮用水等生产企业制定了紧急调用方案。从5月12日下午开始,州、县(市)党委政府、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州直各主要部门加强值守应急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保证了防震减灾工作的及时开展。州政府及时组织各相关部门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督促检查,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通过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灾害损失情况基本摸清,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州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们面临的工作任务仍十分繁重,全州上下要以贯彻落实这次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契机,再接再厉,切实做好今后一个时期我州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抗灾救灾工作的领导
今年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一年。年初发生的冰雪灾害、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以及最近南方一些省份陆续发生的暴洪灾害,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非常重大的损失。从我州情况看,年初的雪灾对我州农业生产特别是设施农业、畜牧养殖、花卉、林果业造成了近亿元的直接损失。这次5.12汶川大地震,使我州部分农户、学校以及道路、水库受损严重。目前,汛期即将来临,根据临夏的特点,相当一部分县(市)乡镇发生暴洪等灾害以及随之而来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全州各级政府一定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提高防灾抗灾意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防灾抗灾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认真分析研究形势,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建立责任制,确保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各级政府一定要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研究和采取应对暴洪等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尽力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要加强对防灾抗灾的正面舆论宣传,引导各族群众正确认识自然灾害,增强防灾抗灾意识和能力,不听谣、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消除恐慌情绪,保持社会稳定。要继续加强领导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
二、进一步完善抗灾救灾工作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应对各种灾害的准备工作
在近期的抗震救灾工作中,虽然我州受到一定的波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全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反应迅速,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深入,使一些受灾的群众及时得到了救助,一些学校及时将学生从危房中转移出来,没有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同时,也暴露出我们抗震救灾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现有的校舍、水利设施、群众住房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各级政府的应急反应能力弱。三是灾后灾情的核查上报工作迟缓,数据不准确,甚至有漏报、虚报、瞒报和估报的问题。四是职能部门应急措施的实战性、针对性不强。为此,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对我州各项应急预案进行了完善和细化,进一步明确了灾害应对措施和任务。各县(市)也要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以提高预案实战性、可操作性为目的,对已制定的各项应急预案进行认真修改完善,进一步细化应急措施。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按照实用、应急的原则,在整合全社会资源的基础上,调动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储存应急必须的通讯设备、大型抢险机械设备、医疗卫生器材和帐篷、棉衣、棉被等必备的应急物资。特别是各县(市)要按照保证城镇人口*天左右成品粮油应急储备的要求,加强原粮和成品粮油储备,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灾害发生后的粮油供给。要加强应急设备的测试,科学储存,安全管理,确保应急物资及时调运,正常使用。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尽快抽调医护人员、警察、消防、民兵和志愿者,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保障。
三、进一步健全灾情核查上报机制,及时准确地上报受灾情况
及时准确核查上报受灾情况,确保受灾地区群众得到及时的救助,妥善安排好灾民的生产生活,这是我们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各县(市)政府、各部门要认真总结这次抗震救灾工作灾情上报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进一步建立健全灾情统计上报机制,把人员伤亡、房屋、学校、医疗卫生单位、水利设施、道路、城市公共设施、通讯网络、电力设施、企业、农田等损毁情况全面纳入统计范围,确保一旦发生灾情能够及时上报、迅速处理。省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发出了《关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普通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受灾损毁情况由教育部门负责统计上报;各类医疗机构设备受灾损毁情况由卫生部门负责;城镇供水、排水、道路、供热、供气、公共交通等市政设施受灾损毁情况由建设部门负责;公路、桥梁、涵洞等受灾损毁情况由交通部门负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设施受灾损毁情况由经委负责;水库、大坝等水利设施受灾损毁情况由水利部门负责;环保设施受灾损毁情况由环保部门负责;商贸流通服务设施受灾损毁情况由商务部门负责;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受灾损毁情况由发改部门负责;人员伤亡、城乡居民住宅损毁情况由民政部门负责;金融机构及农村信用社受灾损毁情况由人行兰州中心支行负责;林业、广播电视设施受损情况由林业部门和广电部门负责。同时,要根据国家有关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标准和统计规定,按照实事求是、科学准确的原则,对学校、道路、水利设施等受损情况,以及地震引发的地质结构变化和次生灾害,抓紧组织科学鉴定和评估,正式出具鉴定结论或意见。各有关部门在做好鉴定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恢复重建或维修加固的具体方案,积极争取省上的支持。
四、进一步关心群众生活,切实帮助受灾群众搞好灾后重建工作
这次汶川大地震我州受灾群众达6877人,恢复重建工作量大面广,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省上确定灾区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是:集中财力,统筹安排,通过2—3年努力,力争20*年前全面完成地震灾区受损设施的恢复重建,适应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保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高于灾前水平。各县(市)、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切实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扎实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发改、统计、民政、教育、卫生、水电、城建等部门要认真编制灾后重建规划,落实相关扶持优惠政策,协调解决好灾后重建中的具体问题。各县(市)要不等不靠,针对房屋全倒和部分倒塌户的困难,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重建步伐。州直相关部门要积极落实涉及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各项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信贷支持、呆坏账核销、土地供应等,尽量降低灾后重建成本。要教育和引导受灾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针对受损较重的一些学校、乡镇卫生院,要充分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立即行动,排除险情,尽快解决问题。要组织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乡镇、村社一线,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指导开展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五、进一步全面排查隐患,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这次汶川大地震对我们各类建筑是一次考验,除农村群众住房外,我州部分学校、医疗卫生单位出现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危及师生和医患的生命安全;部分水库由于年久失修,属于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因此,各县(市)、各部门要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工作,重点是对全州农村群众住房、学校、医疗卫生单位等公共设施开展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对明显不符合抗灾条件、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予以修缮和改造;要对全州所有大中小型水库、堤坝以及防洪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排查,对已经出现险情、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确定专人,加强巡查,确保不出大的问题。防汛部门要及时安排部署全州防汛工作,确保汛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万无一失。要高度重视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灾后疫情等次生灾害的监测和预防预报,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应急机制,保证信息数据的及时准确,为开展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确保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对重点地区、重要部位,要加大监控力度,防止出现大的险情。
六、进一步加大向上汇报力度,积极争取各项救灾资金
资金是开展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保障。我州财政困难,财力十分有限,开展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面临着很大的资金缺口。因此,各县(市)、各部门要积极向省上汇报灾情、反映损失,申报恢复重建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项目和扶持资金。要积极动员群众自筹资金,配合政府做好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严格抢险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使用,上级部门直接拨付到各部门的救灾资金和物资,各部门要及时报告,集中到民政部门统一管理,建立台帐,由州上进行统筹安排,确保发挥最大效益。对各方面下拨的救灾物资、资金,各县(市)要按照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登记造册,张榜公布,真正把救灾款物发放到受灾户手中。监察、审计和财政等部门要对救灾物资发放、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严禁截留、挪用、私分,严防优亲厚友现象的发生,杜绝暗箱操作的现象。
同志们,抗灾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一手抓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全州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开展,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