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再探宋瓷中的“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再探宋瓷中的“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理学的兴起

宋代哲学的主流,是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又可称为道学。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性命之学,故称为理学,是融合佛、儒、道三教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宋代儒学把自然规律主体化、伦理道德本体化,构建了以自然、社会、人生为一体,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的哲学体系,使孔子的儒家学说发展到了一个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高度,并占据主导地位。周敦颐,是宋学的开山祖,他将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加以融合,阐述了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思想体系。随后理学经二程、朱熹、陆九渊等人的发展,得以大成,“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理学贯穿了宇宙论与伦理学,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以“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为核心,主张发明人之本心,又因其“在世间”的地位区别于佛、道,故理学对知识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艺术理论之言“理”

理学在宋代文化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很大的影响,其精神也就不自觉地渗透到文化的各个支脉中。宋代被称为“瓷”的时代,颇受统治阶级关注的陶瓷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宋代艺术理论中,“理”大体涵盖两个层次:一、是自然世界中,事物所遵循的、客观存在的、科学的规律,即《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一文中的“依乎天理”的“理”,即必然规律和法。二、是现实社会中,人所依从的、由人文社会内省而逐渐形成的,主观上的某些既成的规定,这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由苏轼所倡导的写意文人画也受北宋理学的影响,其思想之中产生出了诸多富于哲学意味的理论。于是,在“理”和苏轼理论的倡导和启发之下,艺术家们苦心孤诣地探索,在形似与神似、写实与写意、主观与客观中寻求其平衡的支撑点,使艺术家与受众之间、艺术家与自然之间能突破对象的表象而进行心灵的交流,提高了艺术的审美境界。宋代几乎所有的艺术都以能表现事物内在之“理”为最高宗旨,不同的是有的采用传统的写真手法,有的采用了“不以形似”为准的写意手法。而理学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也无论是后来两派互相渗透而出现的朱陆合流的趋势,都支持了苏轼所倡导的艺术思想。

三、“理”在宋代艺术中的发展

宋学,无论何种派别,研究的中心不外乎“人性”与“天理”。朱熹说“心与理一”“一心具万里”,到了陆九渊那里,则发展成了“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理学的发展愈来愈趋向于内省,愈来愈凭直觉来把握事物之理,这种信念支配了其后数百年的学术思想,这时在文人画中,多了些“情理”,文人画不仅体现事物内在的物理、妙理,而且成为张扬画者内心性情的一种手段,更强调画家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结合,开始将艺术美指向内心。文人画家们不仅以体现物之“内理”为己任,更追逐于自我价值的表现,使自己的作品更能够抒情达意,体现自我。文人是社会的精英阶层,文人的审美观是社会的主流主流审美观,备受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青睐的陶瓷艺术必然受其审美观的影响。图一是宋代的一个瓷枕,不论从器物的造型还是装饰上看都是合乎“理”的,造型上,承天圆地方的理念,器表装饰以淘气可爱孩子,在形似与神似、写实与写意、主观与客观中寻求其平衡的支撑点。由此可见,宋代瓷器的理学精神已经开始从关注外在事物规律转向内在人文关怀,以体现人的主观情感为最高追求。

四、理学对宋瓷造型的影响:

宋达的手工业和尚文重理的文化氛围,使人感到一种平易清淡的美。理学强调“存天理而灭人欲”,“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道学“静为依归、崇尚自然、含蓄、平淡、质朴”的审美观,正适宜这个时期的审美情趣。因此,在理学盛行的宋代,人们追求的造型必然是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反对矫柔造作的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高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学高度。宋瓷造型朴实无华,突出表现器物的结构美、比例美、韵律美、简洁美,讲究完整、圆满、和谐、从轮廓到内部都组合得自然得当、恰如其分,且器型端整规范。以中国瓷器史上流行时间最长、最受人们喜爱的梅瓶和玉壶春瓶为例,这两个造型都是在北宋时期创造的。梅瓶的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逐渐收敛,虽然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生产的梅瓶造型略有变化,但都具有一种挺拔刚劲,而又雍容大度的美感。玉壶春瓶是多口、细颈、圆腹、圈足、由于瓶体重心在下部,因而显得端庄秀雅、优美舒展。小巧玲珑的造型与柔软温和的曲线,让人感受到一种玉的纯美的韵味。

五、理学在宋瓷装饰中的影响:

由于理学的影响,文学艺术上反对错彩缕金,雕章琢句的浮华作风,诗文以平淡自如、文辞流畅为目标,绘画以水墨山水为最高意境,建筑上追求砖木本色。因而,宋代瓷器在装饰上讲究的是细洁静润,色调单纯,趣味高雅,表现对神、趣、韵、味的追求和彼此的呼应相协调,并相互补充,光色柔和,清华高贵,毫无火气,给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含蓄之美、清雅之美的感受。宋瓷装饰质朴单纯、素雅,但单纯而不简陋,质朴而不粗糙,它虽然缺乏宏博华丽的雄伟气魄,但它的艺术格调却是高雅的,形成一代沉静典雅、平淡涵蓄、柔和雅致、心物合一的美学风范。

六、理学在宋瓷釉色中的影响:

宋瓷的釉色是组成宋瓷美的重要因素。瓷器由五代进入两宋后在理学的影响下更加追求釉质的自然美,祟尚沉幽古雅,没有艳丽的色彩和华丽的花纹,而多以其细腻的釉色呈现出典雅涵蓄、高贵朴实的美感。“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清水出芙蓉”等理想在宋代得以实现。宋瓷以单色瓷为主,五大名窑除了钧窑釉色鲜艳外,其它各窑无一不是靠细腻精致的单色釉取胜。如龙泉瓷的粉青釉,釉色呈粉润的青绿色,如半透明的青玉,梅子青釉色浓郁青翠,类似图五碧玉的色泽。着两种釉料都采用高温下不易流动的石灰碱,在工艺上多次施釉以增加釉层厚度,烧成后釉质如玉堆脂,温润滋厚,深沉凝重,是青瓷冰肌玉骨的完美再现。定窑烧制的白瓷,胎薄质坚,釉色柔和莹润,光洁如美玉,而黑釉瓷则以自然天成的肌理美,为单色瓷增添了新的艺术风采。冰肌玉骨的单色瓷,体现宋人所发展的这种审美理想,成为其后近千年中国工艺美术审美取向的主流。

结语:

宋代陶瓷艺术充分物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宋瓷简洁优美的造型、质朴单纯的装饰、柔和莹润的釉色、精湛的工艺,使宋瓷的价值远远超过一般器物的功用价值,成为一个时代审美理想与民族精神的载体。

但是宋瓷,乃至整个宋代文化,都显得清秀有余而气魄不足。除了理学的影响之外,还在于宋代长期处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之下,社会动荡,战争不断,最高统治者又主降不主战,弄得国家积贫积弱。深具忧患意识的文人阶层在审美趣味上与盛唐时期富贵、享乐、奢华的趣味迥然不同,寄情自然、孤寂、伤感、忧郁的气息弥漫于整个社会。当人无法实现外在的理想时,只能求助于内心,“理学”流行并迅即体现在艺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