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儿童活在童年的世界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儿童活在童年的世界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教者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将文本进行了重组,构建了三个教学板块:走进园子,感受生机;走近萧红,感受烂漫;再入园子,体悟情感。教者思路新颖,课堂流畅自然,气氛活泼,整节课情趣盎然。

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一文中说到:“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这节课,有立场吗?如果有,那么是儿童的立场,还是成人的立场?我不禁陷入了思索。

这节课的教者,应该说是坚定地站在儿童立场。也正因为站在了儿童的立场,使这节课开出了美丽的“花”,充满了无穷的“乐”,蕴含了浓浓的“情”。

如:当学生读到“我”把狗尾巴草当作谷子那部分内容时,有学生说到了三次“笑”字。教师敏锐捕捉到这个教学“增长点”,机智地追问:“这三次笑,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笑的?怎么笑的?从这三次笑中读出了什么?”这样的追问,一针见血,极富智慧,学生带着问题再回到文字,就不难理解“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自由的,面对我的“胡闹”“无赖”,祖父没有批评,甚至没有一丝责怪,是完全理解甚至是赞同的。一次又一次的“笑”,是祖父对“我”足够的宽容甚至“纵容”。在探究中学生懂得了,让“我”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更有慈爱的祖父。祖父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三个“笑”字,就在读中、品中、悟中牵出了浓浓的爱、深深的情。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言语与智慧和谐共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成尚荣先生说,儿童在本义上是自由者和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应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毫不夸张地说,这节课,教者是基于儿童自由者和探索者的本义去组织、引导的。

再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12自然段,把你觉得最有情趣的地方画下来,可以写写,可以读读,也可以说说,想怎样与同学分享就怎样与同学分享。”本来比较严肃的自学要求,这样一说,一下子变得有情有趣起来,课上,学生都灿烂地笑了。“祖父栽花,我也栽花”,“祖父浇水,我也浇水”,“祖父……我也……”学生说得热闹,说得开心,说得笑脸如花。如果说祖父的园子给了童年的萧红自由的空间,那么这节课教师则给了孩子们恣意挥洒的天地。在这样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孩子们读得欢,说得畅,写得乐,学生的心灵与萧红一样的自由,一样的快乐,学生的思维、语言空前地活跃。儿童自由的天性和探索者的精神在教师引导下得到了保护,也得到发展,知识能力都“活”在儿童自主的探究和体验之中。

成尚荣先生说,童心是儿童发展的密码,当然也应是教育的密码。呵护儿童的童心,首先得理解儿童,理解童心。儿童总是以他的眼睛看世界,他们有他们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解释方式和表达方式。对于《我和祖父的园子》这样的文章,儿童的眼睛究竟看到了些什么?关注点和兴趣点在哪儿?据我对课堂的观察,学生对文字里散发出来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觉,对文字里蕴含的浓郁的情趣是最感兴趣的。

呵护童心,不仅要理解童心,还要尊重童心。究竟是顺着儿童的兴趣走,用儿童的眼光看“园子”,读“童年”,还是把自己的解读强加给学生,这是必须要作出回答的。童心,你总是把我们导引到一个新的视域、一个新的高度;教育,如果轻慢了、忽略了、挤压了童心,那绝对是无用的,而且是有害的。

作者单位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