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巴曲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66-01
【摘要】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奥扎格雷+巴曲酶)40例,对照组(奥扎格雷)40例。观察2组疗效。结果:降纤酶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脂、血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P
【关键词】巴曲酶,奥扎格雷钠,进展性脑梗死
进展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经常面临的问题,是脑梗死治疗中的难点,是神经内科医生面临的最尴尬的临床情况之一,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于2008年9月~2011年9月,对巴曲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入选标准:
1) 发病在6-72小时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进展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头颅CT或MRI排除脑出血.3.发病年令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巴曲酶注射液10?U,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第2天查血凝,如FIB>1.0g/L,再应用巴曲酶注射液5?U,隔日复查血凝,如果FIB>1.0g/L,则再次应用巴曲酶注射液5?U。后用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0~14天。对照组则应用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4天。
1.3 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常规查头颅CT或MRI、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血流变、血脂。治疗后14天复查血脂及血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判定其临床疗效,分为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多18%以上。
1.5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数据用x±s表示,疗效对比用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2.1 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治疗后降纤酶组的各项实验室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80.00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有1例牙龈出血,均未停药而自行好转。
3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的一个常见临床类型,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导致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失,威胁患者的生存和康复。 在进展性脑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中,形成的血栓不断蔓延是导致脑梗死病情进展的主要原因。溶栓是国内外公认治疗脑梗死的最佳方法,但由于溶栓治疗时间窗小,适应证局限及出现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等因素,使许多患者在就诊时就已失去了治疗时机。 目前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高纤维蛋白血症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纤维蛋白原升高能引起血浆黏稠度升高,与血栓形成关系密切,在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过程中起桥梁作用。巴曲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单一成分、高纯度的类凝血酶制剂,为丝氨酸蛋白酶的一种,具有降纤、溶栓、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是强力降纤维酶制剂,通过降解血中FIB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以抑制血栓形成。巴曲酶能直接使FIB降解为纤维蛋白单体,使FIB降解产物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并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黏附性,降低血液黏度,使血管阻力下降,抵制血管痉挛,减轻白细胞黏附及血小板聚焦,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液循环〔2〕,减轻阻断脑组织的缺血、缺氧,起到有效的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保护作用。应用巴曲酶同时激活内源性 tPAt,促进血栓溶解,改善微循环使血流再通〔3〕。并且同时可增加侧支循环,挽救部分缺血半暗带,改变缺血周围组织血液供应,尽可能减少梗死面积,及时恢复脑代谢,使已经缺损的神经功能明显恢复。奥扎格雷钠是TXA2合成酶抑制剂,能抑制TXA2的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促进PGI2的产生,使PGI2/TXA2比值上升,从而使凝血过程受到有效抑制,使形成的血栓靠血液平衡关系的破坏而被自行溶解〔4〕。近年来,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疗效显著,但在基层医院还未开展的情况下,使用巴曲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临床应用时间窗宽,监测简单、方便,安全系数大,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廖维清. Frank wifgand wrnagl 脑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损伤级联反应.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1998,6(4):197~199.
[2] 黄燕华,王新民,匡培根,等.巴曲酶对海马脑缺氧的保护作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14(6):325.
[3] 匡培根.东陵精纯克栓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J〕.中国新药杂志,1994;3(6):36.
[4]戴德银.实用新药特药手册,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872.
作者单位:116400 庄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上接第364页)
注射痛是丙泊酚的一种局部不良反应,可通过合用利多卡因或通过使用前臂较粗的静脉的方法来减轻。本文B组注射痛发生率为54%。我们A组先静注氯胺酮,待氯胺酮起效后再推注丙泊酚,大大降低了注射痛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因氯胺酮用量小,恶心呕吐、嗜睡的不良反应并未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减少了丙泊酚用量,降低了呼吸循环抑制程度,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减少了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无痛人流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
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主编。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1-492。
[2] 沈通桃、钱燕宁。小剂量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2003,24:343-347。
[3] 尤新民、吴韬、金熊元。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乳腺活检手术的临床观察・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100-101。
[4] 林冬生,唐培佳,马媛,等。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应用・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29-230。
作者单位:262500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