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服务式教育管理模式下加强学风建设的若干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良好的学风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高校要紧密结合学生全面发展和当前特点,创新工作机制,在服务式教育管理模式下积极探索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服务式教育管理 学风建设 学生工作
良好的学风状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证,是学校校风建设的核心和学校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创新工作机制,在服务式教育管理模式下积极探索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学风建设的定位及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1.对学风建设的认识与定位。
学风是高校学生精神面貌的集中表现,学风的状况,直接影响和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校园的学习氛围。加强学风建设不仅能建立井然的教学秩序,而且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的保证,从而促进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加强学风建设,事关学校发展大局,事关大学生健康成才和前途命运。学风不仅关乎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水平,更影响学生塑造完美人格、品格[1],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学风建设则是为形成优良学风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和工作。加强学风建设,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学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作[2],如何适应新形势,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实施至关重要,是一个需常抓不懈的责任工作、长效工程。
2.当前学风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当前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形势与问题有许多共通的地方,共性问题多[3-4]。学生学习的价值观念产生偏差,对大学课程学习过程的认识存在偏差,本位价值取向较为突出,部分学生认为将来从事非本专业的职业不需要那么多的专业知识,只要通过课程考试将来拿到毕业学位证就行;部分学生认为当前课堂学习内容滞后,课程学习仅仅为了考试,学习目的功利色彩浓厚;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目标,完全被动接受教师教学要求和考核。学生自身学习投入不够,平时学习不努力,尤其推崇考试方法,在考试前一到两周的时间内突击复习,过分依赖老师所谓的重点,复印平时认真学习同学的笔记,甚至准备作弊。教学管理不够严谨,教学内容、方法亟待更新,教学效果低下,很多教师仅仅限于照本宣科念,造成师生双向不满[5],一方面教师抱怨学生学习不够努力,另一方面学生也常常抱怨教师教学不够认真、教学水平不高。目前国内高校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够,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风气没有形成,直接反映就是一所学校学生认可的老师很少,大都没有能真正从思想感情上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需要学校在整体上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6]。
二、服务式教育管理的理念的提出
服务式教育管理模式是通过对中发16号文件颁布实施五年来学生工作的回顾总结,并结合当前学生工作面临的形势探索的新的学生工作的模式。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比较注重“管”,重在“说教”和“管教”,即根据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控制。“管理”(manage)的辞源解释就有控制(control)之意。但是,侧重约束与控制的管理理念,并不适用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不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变化和成长规律。提倡服务意识绝不是放弃教育管理,而是在教育和管理中加大服务的成分,使教育管理过程更加人性,不失去基本的约束与控制。
1.服务式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学生工作出发点就是以学生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从三个方面更新观念。其一,必须确立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理念,坚持一切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把学生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其二,必须确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基本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三,必须确立理解学生正当利益的理念,充分肯定学生的正当利益,而且要尽可能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需要。根据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工作重心移向学生最关心的领域,切实满足学生的根本需求。
2.服务式的教育管理工作要正确把握教育管理服务三者间的关系。
教育、管理、服务是当前学生工作的三个主题,新的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要转变观念,更新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内涵。其一,更新教育的内涵,高校要进行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全面成才教育,从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向启发式、引导式、激发创造式的教育转变,真正把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的需要。其二,更新管理的内涵。树立管理与育人并重的思想,将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从学生接受被动式、强迫式的管理变为主动式、民主式的管理,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做到懂管理、懂教育规律,树立服务意识,融思想政治教育于管理之中。其三,更新服务内涵。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更是教育投资者和教育消费者。我们要把学生正当合法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融入日常服务当中,优化校园软硬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合理要求。
3.服务式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做到个性化。
传统的教育和管理制度更多体现的是封闭性、强制性、灌输式,提高学生素质强调共性制约,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忽视对学生的服务性,忽视学生个体创造性,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教育管理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关心、引导好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这是高校学生工作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高校学生工作只是按照学校、教师的尺度“雕刻”学生,就偏离了高等教育的本来目标。
三、服务式教育管理模式下加强学风建设的若干举措
1.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学生思想观念转变。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风建设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帮助学生不断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转化学习角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两个部分,首先是学会做人,要做一个基本的社会道德情操和健全独立人格的人。其次是学会做事,即学会如何踏踏实实地在学校做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开展以“诚信教育”为龙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水准,不断强化学生遵纪守法、诚信做人的基本底线;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学生内心树立一种国家至上的理念,坚定学生立报国之志、学兴邦之才的信念,达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建设好心理委员队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关爱自我、接纳自我、热爱生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先导的系列教育活动,明确学生在学校内要做的事情和做事情的方式方法,通过针对性、个性化教育,帮助学生不断了解自己,根据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发展方向。
2.立足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夯实专业基础。
经过多年摸索,在专业创新意识教育培养上下足工夫、实现突破。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我院开展“唯(微)美・艺术”材料科学图片展活动,开拓具有品牌效应的专业教育平台,从而加强学生对专业内涵的认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图片展中采用的照片均是学生对材料研究中的显微照片进行相应的艺术处理而成的,附上诗情画意的艺术解说,充分展现了材料科学的微观艺术魅力及材料科学与艺术的零距离,体现了材料科学与艺术的和谐之美,开阔了学生专业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材料分析技能是研究、改进材料的重要前提,在材料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专业教师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开展“认知・发现”材料分析技能大赛,夯实了学生显微组织分析、差热分析等研究材料微观结构最基础的实验技术方面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3.充分发挥集体作用,集体服务学生个体发展。
我们历来重视宿舍、班级建设,以集体的力量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在星级宿舍评比、“三”工程优秀班集体创建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宿舍,也带动了大批学生成长成才。从基础抓起,注重养成教育,形成舍风带动班风、班风促进级风、级风提高系风的良好格局。我们积极以党员“百时奉献”为活动抓手,充分发挥党员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骨干对后进生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开展好后进生帮扶、帮教工作,真正做到“不放弃也不抛弃”。
4.落实各项制度建设,规范化管理服务于学风建设。
制度是管理的载体,是提高学风建设水平的重要保障,要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服务于学风建设。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规范了学生评奖评优细则、综合积分计算办法、日常作息制度、请销假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学习后进生帮扶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学风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依据。坚持每周召开学生骨干工作例会,集中统筹安排整体学生工作;严格抓好日常学生作息管理制度的落实与完善,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作风;通过规范的评奖评优程序,在学生中树立先进的典型,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抓好两个阵地,全过程服务于学风建设。
学生学风建设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个阵地,抓好这两个阵地,全过程覆盖学风建设工作。通过骨干例会、寝室例会、查看班务日志、与学生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定期进行阶段学风分析总结,掌握学生学习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联系,综合学生平时的上课情况、作业上交等其他情况并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协助任课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第二课堂我们注重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我们注重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对于学业后进生,我们注重开展鞭策教育,端正其学习态度。
随着创建优良学风的良好氛围的形成,学生对个人的前途充满信心,发愤学习、努力进取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一直以来我院基础课学科竞赛成绩一直位列全校前列,每学期的补考率在全校理工科中最低,学业警示率全校最低,杜绝因学业问题退学的现象。但是学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必须与学院发展始终紧密相连,始终如一地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改革创新工作思路,致力建立并保持特色鲜明的优良学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黄乃文.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57.
[2]高佩馨.再论学风建设[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11):88-90.
[3]赵聘,赵云焕.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153-154.
[4]吴正浩,朱文文.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文教资料,2008,(10):154-156.
[5]孙马.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07):35-38.
[6]陈庆林.加强高校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40-142.
[7]张彦.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致化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9,(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