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孟子的“三农”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孟子的“三农”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所谓“三农”,即是指农民、农业和农村,孟子对于三农问题的观点主要集中于《孟子》①一书中,在这本书中,孟子对三农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了比较好的治国方略。

【关键词】孟子;农民;农业;农村

一、农民

首先,孟子提出建立合理的赋税制度的建议,即“取于民有制”。他主张采用薄税的方式来减轻农民的负担,使百姓富足,主张尽快废除对不利于农民的赋税制度,“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章句下)他崇尚周文王实行的赋税制度,“昔者文王治岐也,耕者九一”(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孟子认为社会剥削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比例与形式之下,由此使劳动者有兴趣继续从事生产。所以他主张剥削率为十分之一,并且也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依据,他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夏、商、周三代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是十一之税。在形式上,他激烈反对定额制,“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他主张采取非定额的分成制,而且以“助”法剥削形式为最好。为了给其论点寻找依据,他指出,西周就是采取这种剥削形式,“《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

其二,孟子还提出应该对农民实施道德教育,虽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孟子所谓性善者,谓人人之性皆有善,非谓人人之性皆纯乎善。” [1]但是他认为环境也能影响人地性格,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教育,人的“善端”就得不到发展,孟子用水来作比,“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章句上)人性的善良就好像水性的向下流。人没有不善的,水也没有不向下流的。但是,拍水可以使它跳起来,可以高过额头。戽水使它倒流,可以引上高山。这并不是水的本性,而是形势使它如此的,也即环境改变它的流向。不论是对水,还是对人,环境的作用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孟子主张用仁义道德来教化百姓,使人们能够相亲相爱,互相尊重,以达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和谐状态。

二、农业

孟子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他说:“民事不可缓也。”“民事”就是指农业生产,统治者不能对发展农业有所懈怠。孟子认为只有搞好农业生产,才能治理好国家。而要搞好农业生产,就必须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这里的“产”,就是土地,“恒”者,不变也,也就是说,要使劳动力能够与定量的土地充分结合在一起,并且永远不变,从而能够创造社会财富,同时为国家提供赋税。怎样才能使劳动力与土地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呢?那就是要授予农民一定的土地,使其可以充分发挥出全部生产能力。孟子理想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井地”就是按方块形状来划分土地。要实现“井地”之“均”,先要实现“经界”之“正”,怎样实现“经界正”呢?孟子提出了一个具体方案,即每一方里的土地为一个井田,每一井田有九百亩,这样的一块土地由八家耕种,每家各耕种百亩,同时共同耕种提供剩余产品的百亩“公田”,最后实现“九一而助”,这也是孟子平均思想的反映。

除了确立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制度外,孟子还主张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要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否则生态环境就会被破坏,人类的生存也会受到威胁。他在《孟子・告子章句上》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牛羊山木尝美矣,以其郊于打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针对这一现象,孟子提出了“养”的观点,他说:“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主张对待生物不能揠苗助长,要使其自然成长,而不为人所侵害。他认为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取物以顺时”,以达到一种良性的生态循环,使各项资源的价值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实际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孟子的生态哲理思想对于现在人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很好地榜样。

三、农村

农村是不同于城市、城镇而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地。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由此可见,农村包含了农民和农业这两个因素,孟子对于农村的理想规划也正是建立在农民和农业这两个基础之上的。孟子所提出的减少农民的赋税,建立合理的赋税制度,实行“助”法和井田制,发展生态农业的举措,都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而对农民进行道德教化,是为了使人们都具有向善之心,心存仁义。只要解决好了农民和农业发展的问题,那么农村社会也自然会呈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局面。孟子理想中的农村社会便是这样的:“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孟子・尽心章句上)孟子所提出的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建立一个和谐安稳的农村社会,使人们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孟子理想中的农村社会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养老”,如:“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孟子・尽心章句上)“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实际上正是孟子的“孝道”观的体现。孟子希望他的政策实施之后达到这样的效果:“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孟子・告子章句下)

四、总结

始终贯穿孟子三农思想的一条主线便是“仁政”,这也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孟子推行仁政的出发点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道,他是在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来提出这一系列政策的,其目的是为了使君王能够保全自己的国家。孟子之所以多次强调农民以及农业的重要地位,是因为他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不管孟子的出发点是怎样的,但是就他所提出的这些关于农民、农业、农村的思想在客观上是有利于农村的发展的,也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的。“虽然他对‘民’的关心和爱护主观上是从地主阶级的利益根本利益出发的,有着阶级局限性和消极性,但应该看到,孟子在谋划这种‘仁政’的过程中,又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自己阶级立场的局限。” [2]并且他的关于农民、农业和农村的设想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和谐社会是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的。

注释:

①本文所引用《孟子》文献均依据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所引用文献均以文中夹注形式注出。

【参考文献】

[1]钱穆.孟子研究[M].上海:开明书店,1948.

[2]廖加林,赵立华.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及现代价值[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