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四川雅安芦山窑与南丝绸之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四川雅安芦山窑与南丝绸之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离成都约180公里的雅安市芦山县陆续出土了不少唐代古瓷及窑具,后经芦山县文管所收集、研究,认定芦山县城芦阳镇城边山坡处(图1)为一唐代瓷窑遗址。芦山县人民政府于1985年1月4日公布,该唐窑遗址为芦山县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了石碑(图2),命名为“唐窑遗址”。笔者认为:根据我国命名窑口的办法和惯例,应以地名为窑名,再考虑到尽量有较大的包容性,因此,本文称芦山县芦阳镇这个古瓷窑为“芦山窑”。图3为窑址一带看到的窑具与瓷片。较大的支钉形状有些独特,很像无底的齿口碗。所见到的碗碟瓷片,皆为饼足,未发现圈足的碗碟类器物或瓷片,这表明该窑可能在唐代就停烧了。图4为芦山县文管所收藏的部分出土器物与窑具,与窑址现场看到的情况相吻合。图4中左边那个环形竖耳小罐,与都江堰横山子窑隋代罐十分相似;右边那只罐则与邛窑核心窑场邛崃十方堂窑的同类器物非常相似。图5的两个四环形竖系罐为雅安博物馆藏品,由芦山县文管所提供。虽然标注为唐代,但从器形尤其是环形竖系来看,可能是隋代器物。也就是说,芦山窑的始烧年代可能不会晚于隋。

芦山窑器物火候较高,烧成温度大都在1200℃以上;器物有罐、壶、瓶、碗、盏、碟、盂、砚、省油灯等;胎色多为灰、褐、红色;釉层较薄,多为灰、淡黄、黄、月白、浅绿、绿、白、褐等色。从芦山窑器物的形、胎、釉、火候、窑具等方面来看,它跟邛崃十方堂窑、邛窑系的都江堰玉堂窑、横山子窑等十分相似。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芦山窑是邛窑系的一个重要成员。为什么一两百公里之外还有个邛窑系成员?其实原因很简单,雅安芦山正处在成都到南亚的南丝绸之路上。早在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出使西域之前,这条贸易与文化通道就存在许多年了。其实,芦山自秦时建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历史遗存,尤以汉代文物著称,被四川省名命为“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文物有:国家级重点文物王晖石棺、省级重点文物姜维墓、樊敏碑、北宋古建筑姜庆楼(原名“平襄楼”)等。姜庆楼始建于北宋,为纪念三国蜀汉大将军姜维而修造,楼内陈有出土文物和古碑碣。这些都是南丝绸之路带来的繁荣。从芦山窑跟邛窑系诸窑的相似性,可以看出隋唐时期这条通道所起的实实在在的作用,因此可以说,研究芦山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古陶瓷的范畴。

图6的白釉四横系罐1977年芦山县沫东出土,现藏于芦山县文管所。该罐橄榄状造型相当优美,四个横系有隋代风格。尤其,邛窑系各窑场中,隋唐白釉很少见,芦山窑白釉瓷值得特别关注。图7的唐代淡黄釉四横系罐,釉面乳浊,四系为山字形横系,这样的釉面与系形跟邛崃十方堂窑十分相似,只是修胎略粗。图8的唐代浅绿釉四竖系罐是芦山县出土的,现藏于雅安博物馆。该罐四个竖系的样式为双沟式,芦山窑用得最多,可作为判断芦山窑器物的重要参照之一。此外,该罐釉色浅绿,乳浊感较强,这是饱含芦山窑特色的一种釉面。它不同于南北朝及其以前常见的青釉,那种青釉是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的玻璃釉,而该罐这种浅绿乳浊釉成分中有氧化铜和五氧化二磷。图9是唐代浅绿釉双竖系无柄短流壶,虽然这件雅安博物馆藏品出土于雅安汉源县,但从釉、胎、形等各方面来看,它跟图8的芦山窑四系罐如出一辙,尤其是釉色与耳部形态,几乎一模一样,应出自同一窑口。另外,短流和无柄都是隋至唐早期瓷壶的特征。图10的唐代月白釉四竖系罐,现藏于芦山县文管所。它的釉面乳浊,跟邛崃十方堂窑十分相似。四个双沟竖耳,彰显出芦山窑特色。图11的唐代黄釉四复式系折腰罐属另一式样,它造型优美,釉面温蕴,四个复式竖系是典型的隋唐式样。图12的唐代灰釉四竖系罐,雅安石棉县出土,现藏于雅安博物馆。图13的灰釉四竖系罐现藏于成都巴蜀古陶瓷博物馆,它跟图12的罐颇为相似。从它们的胎、釉、拉坯痕、耳部形状等方面来看,跟芦山窑址标本很相似。所以,它们或是同一窑,或是同一窑系。从较为详细的地图上看,雅安市、芦山县及其他县份,还有许多地名跟窑有关,不排除还有其他类似窑场。但无论如何,这些出土古瓷,都可归到邛窑系,而芦山窑正是雅安邛窑系的代表。

图14的唐代芦山窑彩绘四系罐,高温釉下褐彩花草酣畅流利,显示出唐代芦山窑工匠高超的的艺术才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雅安芦山地区文化的兴盛。真正意义上的彩绘瓷是邛窑及邛窑系诸窑创烧出来的,开创出我国彩瓷的新时代。其中,芦山窑也是创造的参与者,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并且,芦山窑在邛窑彩绘瓷对外传播上,可能起过特别重要的作用。

图15的唐代圈足辟雍砚,1979年芦山县芦阳镇出土,现藏于芦山县文管所。“辟雍”一词起源于西周,后来成了砚的一种式样。晋代为三足砚,后为多足砚,南北朝末至隋代流行多足辟雍砚,有的砚的直径大至40厘米以上。唐代开始用一个环把砚的多足连起来,砚面中部下凹,中小砚则演变为圈足砚。图16的唐代箕形砚,1987年芦山县出土,现藏于雅安博物馆。箕形砚为典型唐砚的另一式样,该砚较浅,具有唐代早期特征。图17的水盂也是文房用具,芦山县出土,雅安博物馆藏。其中有一只褐釉水盂,体现出芦山窑釉色的多样性。芦山窑有这么多的文房用具,可以看出唐代雅安芦山一带文化之发达。同时反映出南丝绸之路在传播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效应。

图18的唐代月白釉灯盏,跟都江堰玉堂窑绿釉灯盏的造型式样完全相同,只是釉色不同,胎色也有些差异。这些瓷灯除用于日常生活照明外,更重要的是用于书灯,即读书人看书、抄书时的照明光源。我国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但印刷术尚不十分普及,大量文化传播媒体需要抄写,除了笔、墨、纸、砚外,照明工具也是十分重要的。瓷盏比铜盏省油,因此受宠。不过真正成为节能、环保宠儿的,正是邛窑唐代的重要发明――省油灯。省油灯是四川古代的重要发明,远在汉代就有了带水套的陶灯,可视为省油灯的雏形;到了唐代,十方堂窑、玉堂窑制作出许多精美的瓷器省油灯;唐至南宋,琉璃厂窑生产出式样繁多的省油灯;宋代乐山西坝窑也有黑釉省油灯。如今我们看到,唐代芦山窑也烧制跟十方堂窑、玉堂窑几乎一样的绿釉省油灯(图19)。这盏芦山窑绿釉省油灯于1971年芦阳镇出土,现存于雅安博物馆,芦山县文管所还有一盏。古代文献中谈到四川省油灯的有两个人,一是北宋初年的宋白(936年―1012年),他曾任玉津县令,历任左拾遗,拜中书舍人,作有《省油灯盏诗》(已佚);另一位就是大家熟知的南宋著名诗人陆游(1125年―1210年),他较长时间在成都周边及“汉嘉”一带活动,对四川省油灯很有研究,并说“汉嘉出此物几三百年矣。”实际上,从唐早期到南宋末年,川窑省油灯持续烧造了600多年。从而可看出,川窑省油灯这一饱含科技、文化与情趣的发明,对社会产生过多么深远的影响。

雅安芦山窑,正是四川邛窑多项重要发明的参与创造者和有力传播者,而芦山窑这种创造活力的产生和传播能力的延续,离不开南丝绸之路。

综上所述,跟南丝绸之路紧密相连的雅安芦山窑,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索。

感谢雅安博物馆、芦山县文管所及收藏界朋友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