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搭建两个平台 实施多种激励 全面推进教研组专业化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搭建两个平台 实施多种激励 全面推进教研组专业化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推进教研组专业化建设,之于学校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研组是学校最基层的教学与教研管理单位。在学校管理中,我们要面对许多不同层级的“管理单位”,如党支部、工会、团委、各处室等。在这些不同层级的管理单位中,教研组处在管理的最基层。但,这个最基层的单位却是最重要的管理单位。学校的很多核心工作,如集体备课、课题研究、课程改革、听课评课、学科教学的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等,都是通过教研组来实现管理目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教研组建设,推进教研组专业化建设,便是推动学校管理的专业化建设。

教研组还是教师最温馨的家园,是教师在学校生活中最值得信赖的集体。我们留意到,教师在学校内外自发开展活动时,多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学校生活中,教研组其实是教师比较重要的场所。因此,加强教研组建设,推进教研组的专业化,实际上,是要努力营造一个既温馨可靠又有学术氛围的气场。

教研组还是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重要的动车组。过去的说法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但“动车组”的出现改变了这一观念。“动车组”的原理是列车动力装置并非全部集中在机车上,而是将动力源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车厢和车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从而驱使列车高速行驶。其实,学校的每一个教研组都是一节车厢,如果将这个车厢进行专业化,将之变成“动车车厢”,那么,全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全校教师的教学与教研工作,就无需完全依赖学校车头的牵引,也能高速行驶。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推进教研组的专业化建设,实际上,是在武装教研组,将教研组变成一个可以自主运行的单位,从而提高教学与教研管理的效益。

推进教研组专业化建设是推进学校专业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教师营造一个值得信赖的有学术氛围的气场,是将学校最基层的管理单位建设成“动车组”的一个过程。那么,我们该怎样推进教研组的专业化建设呢?

一、搭建两个平台,促进教研组专业化发展

教研组作为一个基层单位,能否进行专业发展,怎样进行专业发展,它需要一个发展的空间和环境。如果环境缺乏积极向上的氛围,如果空间不利于发展,我们就谈不上教研组的专业化发展。如果环境良好,制度健全,人心向上,如果空间弥漫着一种发展的精神,那么,教研组的专业化发展就成为一种可能。因此,要促进教研组的专业化发展,首先要为教研组的专业化发展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营造适合发展的空间环境。

我们搭建的平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四定方案”下的活动平台,二是“模块化”的网络平台。

1.“四定方案”下的活动平台

我们这里所说的“活动平台”,是指现实环境中的各类教研组活动。为了促进教研组活动开展,我们首先提出了教研组活动的“四定”,即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形式和活动主题、定负责人”。⑴定地点:首先是常规地点,我们在学校综合楼专门开辟了三个教研组活动室,作为教研组常规活动的“固定地点”,教研组活动通常在这个地点开展;其次是临时地点,遇到大组活动,临时通知集中地点(我校语数英教研组均有30人以上,为便于管理,我们成立了语数英中心教研组和年级教研组,日常活动以学科年级教研组为单位,特殊活动以大组为单位,其他学科均成立一个学科教研组);第三是听课地点,一般提前一周通知听课班级;第四是校外活动地点,遇校际交流,临时通知交流地点。⑵定时间:为保证教研组活动正常开展,我们将教研组活动排进课表,作为正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予以考勤。⑶定活动形式和活动主题:我们倡导的教研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例如,以“课堂”为中心的“集体备课、研讨课、公开课、观课、说课、议课”,以“专题”为中心的“讲座、座谈、论文交流、课题研究”,以“考试”为中心的“试卷编写、试卷分析、考试指导”,以“文章”为中心的“论文、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分析、经典赏析”交流活动,以“现代技术手段”为中心的“课件制作、课程整合、在线会议、录像课观摩”,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类第二课堂活动,以“取经”为中心的“外出学习、参加培训、参与教学开放周”等研究形式。我们要求每次教研组活动要确定活动的形式,且每次活动要注意形式的变化,并在确定活动形式的基础上,确定活动的中心和主题,如某一次“研讨课”的观课、说课、议课要确定“研讨什么”,在确定主题之后,“上课、观课、说课和议课”,均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力争通过一次研讨课,实现解决某个问题的目的。⑷定负责人:教研组活动的负责人一般情况下是教研组长,在举行某次特殊活动,如在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时,教研组长可以指定负责人。

在做到“四定”的前提下,我们要求教研组材料建设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总结、有个性化发言、有记录。各教研组要及时收集和整理能反映本组教研活动过程和成果的材料,要鼓励大家在研讨活动中畅所欲言,表达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和认识,不一言堂,不人云亦云。

在“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形式和活动主题、定负责人”的“四定”平台和“四有”的要求下,教研组活动形式有效,要求明确,责任到人,逐步走向规范化,并促进了教研组的专业化发展。以下是我们教研组开展的部分活动实例。

一期一节课:每个教研组的每位老师每个学期上一节公开课或研讨课,本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说课、观课和议课。公开课安排,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定上课时间、上课班级(地点)、研讨主题和上课教师。观课后的说课、议课活动有“现场讨论”和“网络讨论”两种模式。

一期两活动:每个教研组,每个学期要开展两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每次活动要提供四项过程性材料:活动方案、活动过程性图文、活动结果和活动新闻稿件。在各教研组的创意下,开展的较有特色的活动有:“传承经典,书韵飘香―――经典诵读活动”、“生命之痛―――铭记5・12诗歌朗诵会”、“物理小制作”、“模拟法庭活动”等。

一期一个人:每个教研组每个学期,要选择一位本学科的教育教学专家,收集他们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介绍、论文、课件和视频录像等,组织本教研组的全体成员学习之。同时,学校还提供经费,要求每个教研组每个学期购买一本这位教育专家的著作,用“一期一本书”配合完成“一期一个人”的学习活动。

2.“模块化”的网络平台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网络为我们的教研组工作,尤其是专业化建设提供了便捷。我们可资利用的网络平台有多种形式,如博客、论坛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教研组工作的网络平台,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时空上的便捷和高效。我校为教研组搭建的网络平台是“模块化的校园内部网络平台”。我们首先架设了一个校园内部网络,在这个内部网络平台上,我们构建了以论坛为主体的网络环境,在这个环境下,我们进行教研组的模块化设计。我们首先以教研组为单位搭建了十七个一级模块(语文、数学、英语各三个教研组,政、史、地、理、化、生、体育、综合各一个,共17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下再设15个二级模块,分别是:温馨家园、计划总结、文件通知、会议记录、专题讨论、集体备课、课堂研讨、第二课堂、试卷分析、论文随笔、教师参赛、成果信息、教学检查、课题研究、目录汇总等。

温馨家园:在这个模块,各教研组按照“一组一年一帖”的模式,教研组合影和教研组整体介绍;按照“一人一帖”的模式,个人照片和简介,每个学期,用跟帖或编辑的方式更新个人资料。这个模块用于汇总教研组和教师的基本信息,一则为了营造一个其乐融融的网络环境,二则为学校各部门或教师之间相互查找资料、相互了解提供方便。

计划总结:用于学期学科教学和教研组计划、总结,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共享提供便利。

文件通知:教研组转发上级文件通知或本组工作通知的场所,是信息和交流之地。

会议记录:教研组会议记录的场所,每次会议记录要求有“时间、地点、会议主题、出席人、记录人和会议过程记录”等基本内容,并上传一张包含全体与会人员的会场照片,所有参会人员要用回帖的方式进行会议签到。可以是现场会议,也可以是网络会议。观课之后的议课活动可以采取网络议课的形式进行,但要上传观课时的观课照片。

专题讨论:每个学期,每个教研组确定两个专题,组织本组成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讨论,其中一个专题是“学习本学科一位教育教学专家”,另一个专题自行确定。以期通过专题讨论,集中群众智慧,解决我们日常教学中遇到的较为棘手的问题。

集体备课:每个学期,每个教研组要组织八次以“单元”或“章节”为主题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由“主备人”发主题帖,做主题发言,其余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并跟帖回复自己的讨论发言。最后,由主备人汇总整理集体备课意见。

课堂研讨:每个教师每个学期要上一节公开课,一个学期上组内公开课,一个学期上校级公开课,上公开课的教师,要在本模块发主题帖共享自己的上课教案、课件和说课稿,所有观课教师要在一周内回帖自己的议课稿。

第二课堂:每个教研组,每个学期要举行两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活动内容和形式由教研组自行创意。要在该模块按照“一次一帖”的方式活动材料,包括“活动方案、过程记录、活动结果和新闻报道”,要有文字有图片。

试卷分析:每个学期,每个教研组所有成员要合作完成两次试卷分析,阅卷组长发主题帖,每个“题长”要根据自己的阅卷记录完成该题的试卷分析,记录典型错误和优秀答案,对试题做出评价,对学生答题情况做出分析,最后由阅卷组长完成“试卷分析”的整合,为教师讲评试卷提供依据。

一个学期内,所有教研组的会议记录、专题讨论、集体备课、第二课堂和试卷分析总次数不得少于20次。

论文随笔:是教师教育教学作品的场所,我们要求每个学期,每个教研组的每个教师不得少于一篇。

教师参赛:汇总教师参加各类比赛的过程,包括优质课比赛、基本功比赛和论文评比等。

成果信息:各位教师在取得教学教研成果时,如发表文章、获得奖励、辅导学生取得成绩等,自行在该模块成果信息。或由教研组长成果信息。

教学检查:各教研组汇总月、期中、期末教学检查资料的场所。

课题研究:我们要求每个教研组三年完成一项课题研究,课题的级别不限,可以是校级立项,也可以是区级、市级或省级课题。课题研究的所有资料,均集中在该模块,以便学校对课题进行管理,便于同行间的交流和学习。

目录汇总:每个学期结束,每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成员,都要汇总本学期网络资料目录,并将目录在这个模块,以便今后查找各类资料。

以此构成的“模块化”的内网平台,有效加强了学校对教研组的管理,使教研组的各项活动得以阳光化,让教研组工作的过程和资料积累得以模块化,促进了教研组建设的规范化,促进了教研组间和教师间的交流和学习,对于促进教研组的专业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实施多种激励,推动教研组专业化发展

有了良好的“活动平台”和“网络平台”,教研组的专业化建设有了可能。但是,如果缺乏推手,搭建起来的良好平台也可能形同虚设,成为空空的舞台。那么,如何建立推手,进行管理激励,推动教研组的专业化发展呢?

我们通过建立多种评比机制和督查机制来激励和推动教研组的专业化自主发展。

1.实施达标式的“优秀教研组评选”

我们建立了可以量化的优秀教研组评选标准,得分达90分以上的教研组评为优秀教研组一等奖,80-90分的评为优秀教研组二等奖,75―80分的评为优秀教研组三等奖。我们的评选包含“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方面。过程评价满分80分,从“内网平台的15个模块”进行量化,以此通过强化模块管理推动教研组的专业化发展。“结果评价”满分20分,根据教研组学期内取得的教学、教研成绩进行量分。荣获一二三等奖的优秀教研组,奖励一定数量的教研组活动经费。通过该项评选,有力推动了教研组整体发展,推动了教研组的专业化建设。

2.进行优秀第二课堂活动评选

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既是教研组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补充,因此,为推动教研组创意性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而推进教研组第二课堂活动的专业化,我们组织开展了优秀第二课堂活动的评比工作。我们的评比设定了四个基本维度,包括“活动方案、活动结果通知、活动过程材料和图片、活动新闻宣传以及其他相关材料等”,评比设多个奖项,奖励一定数量的活动经费。

3.优秀评课评选

学校教研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上课、观课和议课活动,是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我校此项工作的过程和成果集中表现在“内网平台”的“课堂研讨”模块。每个学期,我们都对各教研组各教师的优秀评课进行评选,为优秀评课教师个人设一二三等奖。我们评选的基本方法是:⑴由教师制作本学期观课、评课反馈意见汇总目录,将目录跟帖在指定位置;⑵由教务处组织专家组进行评选,评选从“评课节次”“单节评课字数”和“评课质量”三个维度进行评价,评选由三位评委独立打分,结果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⑶计分办法:观课评课有效节次达15节计70分基础分(不足15节不予参评),每多观、评一节课加1分,评课搞全部为电子稿加2分,每节评课稿有效字数达200字以上加2分,评课稿质量分为10分;⑷评选设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50%。

4.开展优秀学科评比

教研组建设的终极目的是建设优秀学科,因此,我们在前三项“着眼过程”的评选基础上,开展了“着眼结果”的优秀学科评选。该项评选,只看该教研组的学科建设结果,即在各类素质检测、竞赛中该教研组的学科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对于在横向和纵向比较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科,学校授予“优秀学科”称号,并奖励一定数量的教研组活动经费。

5.建立“两周一统计”的督查机制

评选奖励所建立起来的激励机制,是正激励,对于教研组的专业化建设起到的是正面引导和推进作用。但是,在推进教研组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仅依靠正激励是不够的。正负结合的激励手段也必须采用。为此,我们建立了“两周一统计”的督查机制,每两周公布一次各教研组的工作状态,包括两周来举行的教研活动、召开的教研会议、举行的集体备课、取得的教研成绩以及两周来总计发帖数量等。我们按照教研组的顺序予以公布,对于未完成工作的教研组,予以“零公布”,将正负激励进行结合,以此推动教研组专业化建设向前发展。

6.建立“一月一个组”的调研机制

每个月,我们确定一个教研组进行专项调研。按照教研组的内网模块设置,逐一进行阅读调研,指出每个模块在建设上取得的成绩和优点、还存在那些问题,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等。通过对一个教研组的专项调研,激励该教研组加强专业化建设。

7.建立“一月一学科”的视导机制

每个月,我们选择一个学科、一个教研组进行教学视导。邀请省市区不同级别的专家来我校,视导教师备课上课、观课议课和学生作业等,与教师座谈、交流,与教师共进晚餐等。以此,为教师的教研交流搭建更广泛更专业的平台,表达我们对教研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爱,达到激励教研组自主进行专业化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