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世博会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世博会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历时184天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落下帷幕,创下了7308万人次入园参观者的新纪录,在带给人们新奇与惊喜的同时,留下的却是无穷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通过本届世博会,全世界的人们更充分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把中国的东方明珠—上海推向世界,也打开了一扇向其他国家和城市学习的窗口,为把上海建设成国际化的世界大都市奠定了基础。上海世博会的创办及进行过程中,最为受益的便是旅游业,形成了以上海世博园为核心,组合周边华东游产品,一度受游客们推崇而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产品。据预测,上海世博会将带来直接旅游收入800亿元,由此带来的综合收入将超过3000亿元。世博会结束后,上海的旅游业将如何发展呢?据悉,上海市已开始着手后世博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旅游业发展重点、推进思路和具体措施,重点发展会展旅游和购物、美食旅游,继续开展以世博旅游产品为核心的专项促销活动,巩固世博品牌效应,促进上海后世博旅游市场的稳步增长。

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提升了上海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给这个魅力无限,前景辉煌的东方明珠注以新的活力。在世博会期间,世界各地的游客汇集上海,大大提高了上海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无疑为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客源。历史经验证明,世博会对于主办城市的积极影响会持续很长时间,它是主办城市的一张长期名片,能够促进商务旅行和文化旅游。会展活动中形成游客的主体来源就是会展代表及因会展活动而流动的观众,前者是会展旅游的核心,后者则转化为观光游客。在7000多万世博游客中,有30%-35%的人继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游览观光,也就是说可以为长三角其他地区提供2000万人次的旅游者。这一巨大的客源将为上海旅行社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为其创造巨大的利润空间。

交通更为便利,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为方便上海世博会期间人们出行,我国修建了多条高铁线路,使得高铁成“后世博游”新元素。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给普通人的出游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组合方式,也为旅行社带来了新的机遇。高铁开通更有可能彻底颠覆目前上海周边短线游市场产品的格局,旅行社可以根据高铁设计出某一区域内的深度长线游。此外,世博会成为上海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器。世博会的举办引发巨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推动城市交通、住宿、网络信息、社区服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世博会开幕前,上海共改建新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45个,尤其在人流密集的火车站、码头、机场等处均设立了服务中心,依托多媒体和数字化技术进行城市宣传,为游客提供公益性援助和旅游法律法规咨询,并受理投诉。从5月1日至9月底,共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60万人次,发放各类资料150余万份。同时,上海世博会还带来了各国先进的旅游管理经验,催化相关旅游人才培训,提高了人才素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旅游服务系统全面升级,成为城市旅游功能施展的基础支撑。

整个上海旅游业的服务标准和质量有了质的提高

世博会期间创造的巨大服务需求,涵盖了金融、保险、通讯、安全、海关、边检、交通、旅馆、餐饮、娱乐、购物、休闲等诸多内容,不同内容的服务项目、不同需求的服务对象,必然锤炼不同的服务技能,诸如接待能力、管理素质、服务品种、语种水平等。这极大地促进了上海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此外,世博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也在不断完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入境游、国内游和入园世博团体客源信息动态监管系统全面建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世博会前已经覆盖至机场、车站、码头、主要景区景点等人流密集场所。值得一提的是,旅游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一套入境游、国内游和世博团体客源信息动态监管系统逐步完善,操作人员的培训将全线铺开。旅游全行业群呼系统也在升级,短信群发平台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了行业管理、灾害预警、通知通报、信息服务资源向旅游企业延伸。

有利于上海旅游业的多业态化发展

传统旅游业与现代旅游业的不同在于,前者是资源导向型而后者为需求导向型,以提供游山玩水观光产品为主,是“游、行、住、食、购、娱”六大要素企业的集合,后者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单一性的产业,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和嫁接,为适应现代旅游消费多样化、萌生出各种新业态。借助世博平台,旅游业与商、文、教、体、航运、金融等产业的融合,培育修学旅游、保健旅游、养老旅游、旅游保险、旅游金融等新兴旅游产品,打造具有浓郁海派文化特点和代表国际旅游中心品质的旅游精品。众多海洋旅游目的地正在深层次挖掘海洋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面向不同层次的游客,开发出多元化、系列化的海洋旅游产品。包括海洋休闲度假游、海洋历史文化游、海洋民俗风情游、海洋休闲渔业游、海洋节庆旅游、游艇旅游、海钓和海洋休闲体育旅游、海洋科普旅游等新型产品的开发。

后世博时期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利用世博效应将世博场馆开发成为上海特色的旅游资源

世博会的历史表明,每一届世博会,总能给举办城市带来无法计算的后续效应,会后遗产将在较长时间内成为旅游热点,推动举办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上海世博会的临时性展馆将依照惯例拆除,但极具特色的中国馆将作为中国与国际展览局合作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标志被永久保留。此外,一轴四馆和世博公园也将被改建成会议中心、旅游、休闲或演出场所,这些无疑将成为上海新一轮都市旅游的重要景点。例如世博会场馆中展示有许多当今世界前沿的科技成果和技术,可以建设科技博物馆,展示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历史脉搏,提升上海这个历史悠久的工业大城市的国际形象和文化底蕴。有经济学家认为,上海世博会的后续影响将会保持10至15年,对上海区域旅游及相关行业起到巨大拉动作用。

学习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开展会展旅游

会展旅游,作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都市旅游不可或缺的旅游产品。因此,要使上海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会展之都,需要有一批著名的会展来作为奠定会展旅游事业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基石。上海人均GDP已经达到了4500美元,进入了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而且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0%,符合国际博览会的开展会展业的标准。上海会展旅游品牌意识的确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规模化,扩大会展旅游的规模对降低成本、吸引更多展商和观众有着积极作用。二是专业化、国际化。即会展旅游应越来越专业化地来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办展的质量上更精、在规模上更大,特别是展商、观众国际化比例要提高。

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做好文化旅游

世博会对上海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表现出了不同的旅游消费兴趣和需求,因此为迎合不同消费者,应丰富旅游产品,主要有都市休闲旅游产品,海洋旅游产品,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和生态旅游产品等。其中文化旅游应是上海旅游经济重点发展的旅游产品,国际游客一般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很有兴趣,如名人故居、古代建筑等都可以吸引很多外国游客。此外,需要合理配置和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加快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优化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使得上海的都市文化旅游产品能够满足国内外旅游者的需要。同时注重对都市旅游形象的推广和宣传,实施旅游品牌经营战略,推动上海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经营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延续世博低碳理念倡导绿色旅游

绿色、环保、可持续是本届世博会的关键词,也代表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低碳世博”也是中国举办世博会的目标之一。旅游业是低碳产业,其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202,仅为工业的1/11,对全球温室气候排放负有5%的责任,因此,旅游业自身有很大的减排空间,是降碳、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旅游业又是窗口行业,对展示我国在低碳行动方面的努力、扩大影响以及在推动低碳教育、传播低碳理念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世博会的举行,已经将低碳生活、绿色旅游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的低碳生活和环保意识会不断地提高,因此在旅游发展和产品开发上,绿色、低碳是上海在后世博时代在整个旅游规划中必须注入的元素。

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全方位旅游人才

后世博时代,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世博会肯定暴露出大量的上海旅游教育方面的问题,好的有,差的也有。因此,在世博后的人才培养方面,应有针对性地做出改变。应通过对现有旅游人才结构的梳理和分析,针对县域旅游发展的人才供给计划,探讨未来旅游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来满足新的旅游发展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将国外旅游教育的先进经验与我国旅游人才需求的实际相结合,根据对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有针对性地解决旅游人才的培养与行业需要脱节的问题。应重点加强的是人才的英语语言能力,上海要发展成为国际化的旅游城市,尤其需要既具有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或其他外语能够与游客流利交流的全面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