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限产压库的经济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限产压库的经济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首先对限产压库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针对限产相关问题做了分析,包括销售额对限产的重要影响及销售量对利润的影响,从而分析到它们对税收的影响;最后针对压库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定额与保本期的计算内容。

关键词:限产;压库;分析;途径

限产压库最先是由煤炭系统因产品销售困难而提出的限制生产量和压缩库存量的一项调整措施。之后,其他企业也因此而采取了这项措施。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限产压库的提法和做法值得商榷。为了切实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并增加利税,应进行深入的经济分析。现谈几点浅见,共同商讨。

一、有关限产问题的分析

限产是限制产品生产量的意思。在什么情况下限产,应该有个数量界限,现作一些研究。

实际生产的产品数量=实现的销售数量(1)

式(1)是产销平衡的理想情况。

实际生产的产品数量

式(2)说明产小于销,企业应积极配置资源,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量,适应市场的需要。

实际生产的产品数量>实现的销售数量 (3)

式(3)说明产大于销,有两种情况:一是企业有生产能力,产品已生产出来,但销不出去,积压在库里,所以叫限产;二是企业有生产能力,产品找不到客户或者只能找到少量客户,即没有订单或订单不多,就是人们常说的“吃不饱”。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因供小于求,是短缺经济,是卖方市场,以生产者为导向,所以企业产什么就销什么,所以那时是生产决定销售。

现在是市场经济,是买方市场,以消费者为导向,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均由市场决定。所以,限产的提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不妥的,应改为市场上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能销多少就产多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限产的提法是消极的,应积极地进行市场调查,研究消费者的需要,不断调整资源配置,改进技术,争取市场份额,扩大产品销量。

产品销售额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指标,它的大小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兴衰,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促进产品销售可以加快资金周转,实现产品价值。产品销售在企业资金的循环周转过程中,是一个重要阶段。如果产出的商品卖不出去,其价值就得不到实现,也就不能补偿企业预付的资金。第二,销售额是反映企业经营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又是计算企业经营成果(盈亏)的一个主要指标。美国《财富》杂志500强排行榜的第一个指标就是“销售收入”。第三,销售量的大小决定利润的多少。用公式说明为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从公式看,产品单价由市场竞争决定,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在一定的生产能力范围内固定不变。可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基本属于常数性质,而变量只有销售量。所以,利润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销售量的大小。第四,根据产品销售量和边际利润,进行经营决策。上列计算利润的公式中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等于“边际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正值,说明有边际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零值,说明无边际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负值,说明有边际亏损。

当然,(3)式不可取。(1)式可取,因为有边际利润,可以弥补部分或全部固定成本。若为(2)式是否可以选择呢?这要具体的分析。

假设有一客户A来本企业协商订购甲产品1万件。本企业测得的甲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是200元(包括原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而客户A再三表明能给单价也是200万,多一分钱也不行。这就是说,单价等于单位变动成本,没有边际利润。但是,考虑到企业能够找到订货的商机不易,而且单位变动成本中尚包括生产工人工资,如能接受这项订货,可以保证一部分生产工人不下岗,对社会、企业、职工(家庭和个人)都有好处。所以,在特殊情况下,应接受这项订货。

销售量增加,可以降低营业杠杆系数,增加利润。计算营业杠杆系数的公式为:

营业杠杆系数=(销售量*单位边际利润)/(销货量*单位边际利润―固定成本总额)

设某企业生产乙产品的固定成本是6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8元,单位售价20元,分别计算15000件、10000件、5000件的营业杠杆系数。

营业杠杆系数=15000*(20-8)/[15000*(20-8)-60000]=1.5

营业杠杆系数=10000*(20-8)/[10000*(20-8)-60000]=2

营业杠杆系数=5000*(20-8)/[5000*(20-8)-60000]=0

可见,销售量减少,营业杠杆系数上升;销售量增加,营业杠杆系数下降。当销售量为盈亏分界点时,营业杠杆系数趋于无穷大。所以说,增加销售量可以增加利润。

扩大销售量不仅可以为国家增加增值税,而且会增加企业所得税。

产品销售量的增加就意味着销售额的增加,而销售额的增加就能增大“销项税额”,从而向国家多交增值税。同时,销售额的增加,在其他项目不变的情况下,就能增加“利润总额”,由此计算的企业所得税也相应增加。

二、有关压库问题的分析

压库是压缩库存产品量的意思。产品存放在仓库里,多为积压,应该有个数量界限,现作一些分析。

(一)根据定额计算

1. 产品实际库存量=0,这是理想的库存量,实际上达不到。因为每个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总要经过一个过程才能销售出去,所以不可能没有库存量。

2. 实际库存量=定额库存量,这是合理的库存量。定额库存量=(验收日数+整理日数+等待运输工具日数+… …)×每日平均产量。每日平均产量=全年生产量/日历日数(360天)。

3. 实际库存量>定额库存量,其差量(实际库存量―定额库存量)是积压。

4. 实际库存量

(二)根据保本期计算

产品存放在仓库里,还要继续发生储存成本。储存成本是指产品从完工交库到售出之前,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费用,其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银行利息,即根据库存产品占用的资金而计算的利息。

2. 保管费用,包括成品库保管人员的工资、材料及工具费、电费以及固定资产的折旧和修理费等。

3. 产品损耗,有些产品(如煤炭、砂子、石灰等)受风吹、雨淋等的自然损耗。

储存成本是随着产品储存时间的延长而递增的。这些不断增加的费用,如果企业用销售利润还不足以抵偿储存成本时,就会造成亏损。因此,尚需计算产品储存时间上的保本期,其计算公式是

保本期(天)=-销售利润/每天储存成本

保本期就是产品在储存阶段能够保本不亏的时间界限。超过保本期的产品应视为不合理的储存,属于积压的范畴。

以上两种衡量产品积压的标准,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产品结存在仓库里,多积压一天,就增加一天的储存成本,相应就要减少利润,少交企业所得税。如果超过保本点就变为亏损,那就更没有企业所得税,从而减少财政收入。

产品的积压不仅要增加储存成本,减少利润,少交税金,而且要多占资金,甚至会发生无形损耗。多占资金,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循环和周转,加剧资金紧缺。并且,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使储存的产品价值相对降低,遭受无形损耗。所以,应增强预见性和主动性,尽快把产品销售出去,减少储存时间。

参考文献:

[1]李敏.管理会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刘永泽,陈文铭.会计学(第三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

(作者单位:杨洪,山西太原西山矿务局官地矿财务科;刘佳新,山西太原煤气化公司财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