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作物种子生产现状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对瓜州县农作物种子生产现状的介绍,分析了农作物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严格落实技术规程,提高生产水平;合理规划布局,打造规模化生产基地;强化诚信意识,提高诚信水平;提升科技创新,确保农民增收;提高思想认识,严格落实基地认定;严格依法治种,维护市场秩序等对策。
关键词:瓜州县;农作物;种子生产;现状;对策
1现状
瓜州县位于河西走廊西端,东临玉门市,西接新疆,全县管辖10乡5镇,其中农业乡镇13个,全县可播面积已达到4.67万hm2。就种子生产而言,瓜州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较长,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降水稀少,农作物病虫害较轻,种子成熟早,脱水快,所产各类农作物种子色泽鲜艳,子粒饱满,生活力强,种子生产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优势。纵观瓜州县种子生产经历了发展、繁荣、衰退、复苏四个历程。20世纪80年代,瓜州县就以县种子公司为主渠道,自繁小麦、棉花等常规种子。随着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种子生产经营主体的逐步放开,外省市县的种子生产企业也陆续来到了瓜州,种子作物种类由单一的小麦、棉花常规种子的繁育,逐步拓宽到了杂交玉米、杂交西瓜、杂交胡萝卜等十几种作物,面积也由最初的上百亩发展到了2003年的0.2万hm2,达到了高峰期,其中玉米面积达到了0.15万hm2。但由于在种子的授粉期受甘热风、授粉技术等的影响,产量低,农民收入少,同时因棉花、玉米、甘草等大田农作物种植管理粗放、效益好,种子生产面积逐步减少,2010年全县基本无种子生产面积,进入了历史低谷。随着近几年棉花、玉米、甘草等农产品价格的持续走低,农民收入大幅度减少,个别农户种植甚至零效益。于是,一些农户和外市县的种子生产企业,在瓜州县引进试种了常规茼蒿、花卉、杂交西葫芦、杂交西瓜及杂交向日葵,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纯收入达到了22500~45000元/hm2左右,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制种的积极性,2016年面积已超过了333.33hm2。同时,由于棉花面积大幅度的压缩,棉种需求大幅度减少,种子销量剧减,瓜州县种子生产经营企业也及时调整策略,由单一的种子经营向种子生产、经营模式转变。因此,随着瓜州县优越的自然条件、广袤的土地资源、较好的种植效益以及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理念的转变,种子生产必将有一个新的突破性的发展。
2存在的问题
2.1人均耕地面积多,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
由于瓜州县可耕种面积已达到4.67万hm2,人均面积达到0.4hm2左右,而且部分农户一家就种百亩以上,田间管理大都比较粗放。而种子的生产则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因此,农户对种子生产精细化的管理不习惯,种植作物杂,难免有顾此失彼的现象,种子生产技术规程落实不到位,管理粗放,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2.2种子生产田零散,规模化生产程度低
由于瓜州县土地经营方式主要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生产企业落实面积困难,同一区域作物种类多,田间隔离条件不达标,地块分散不连片,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不适应现代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要求,集成配套的种子生产技术不易推广,农业新技术应用程度比较低,影响种子生产基地的巩固和发展。
2.3诚信意识淡薄,合同履行不到位
少数种子企业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对种子生产基地进行恶性无序竞争,相互抢撬种子生产基地;个别企业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强,拖欠农户制种款,引发群众集体上访,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个别农户质量意识、诚实意识较差,不履行合同条约。市场行情好时,就高价卖给套收种子的;行情不好时,也不管种子质量,全部推给合同生产方,出现质量问题全部由制种企业承担,成为制约种子产业发展的一大隐患。
2.4高端精品种子生产少,种植效益不高
目前在瓜州县生产种子的11家单位和个人都以生产常规大路蔬菜品种和为外地企业代为繁育为主,都没有自有品种,科技含量低,只有少数的杂交西葫芦、西瓜及向日葵,也都是国内制种。既没有科技含量高、技术性强、效益高的杂交高端蔬菜,也没有国外的种子生产。农户的种植效益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2.5乡村组干部对种子生产不重视,种子生产基地认定制度执行不力
由于瓜州县种子生产面积小,大部分乡村干部对种子生产基地申报认定工作重视不够,认为认定不认定都没有关系,只要有企业来签制种合同就行了,也不管生产企业有证无证,对具体情况不清楚,数据不准确,把关不严格,放任自流。一些企业急于获得制种生产基地,不管基地是否经过认定,各方面条件是否具备,就与村委会、个别种植大户签订制种合同,造成干群之间、企业之间、企业与村组之间矛盾频发,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2.6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无证生产现象还存在
有的企业技术力量不强、管理服务不到位、执行技术规程不严,导致种子产量低、质量得不到保证。有的企业合同订立存在条款不清,责任不明,权利义务不对等,使农民的正当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更有个别种子生产企业为逃避种子管理部门的检查管理,找一些当地的种植大户或中介人,不通过乡村两级组织,私自与农户签订生产种植合同,无证生产或不到种子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出现种子质量、种子款无法兑付等纠纷调处难度大。
2.7种子生产经营行为不规范,自律意识不强
部分企业种子生产经营行为不规范,种子生产档案未记载或者记载不全,哄抬或压低价格、套购、变卖、倒卖种子现象屡禁不止,使制种企业的品种产权和种子生产基地、农户的经济利益均受到严重侵害。
3对策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精神,以国家农业部制定“把甘肃建设成为世界级种子生产基地”的发展规划为契机,紧紧围绕酒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做精一产”农业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快瓜州县现代高效制种产业的发展,切实提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严格落实技术规程,提高生产水平
各乡村组干部要加大对种子生产农户的宣传教育,克服懒散等思想,使农户树立精细化管理的思想。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强对种植农户技术规程的培训指导,确保技术规程落实到位,使农户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合同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和风险意识,真正做到用法律法规及技术规程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生产行为,为种子生产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合理规划布局,打造规模化生产基地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支持种子企业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等方式,建立由企业直接管理的较为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各制种基地所在乡镇、村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按照“集中连片、安全隔离”和坚持“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原则科学规划制种基地,积极与具备生产资质和雄厚实力的种子生产企业联手共建,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本地品牌优势的种子生产基地。
3.3强化诚信意识,提高诚信水平
加强对种子生产农户的引导及教育,使农户严格按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做好种子田的去杂授粉及田间管理,在种子收购中不掺假使假,不倒卖倒买,以诚实守信做人的美德,配合做好种子的生产收购。强化企业业主及从事种子生产人员教育,依法生产种子,自觉主动履行义务,信守合同,以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取信于民。种子管理部门也要建立种子生产经营企业信誉档案,对历年有拖欠农民款、基地纠纷频发、抢收套收种子等行为的,通过电视、农村集中教育等形式,广为宣传,使之无立身之地,种子管理部门也不予备案,确保种植农户的利益和农村的稳定。
3.4提升科技创新,确保农民增收
充分利用瓜州县种子生产优势的自然资源,鼓励和支持瓜州县种子企业积极与国外及省内外的优势高科技种子生产企业联系,在常规制种扩量、提质、增效的基础上,不断研发、引进符合市场需求的国外及高端精品杂交蔬菜制种新品种,逐步扩大蔬菜杂交制种面积,实现制种品种的梯次换代,提高产出效益,确保农户与企业共赢。
3.5提高思想认识,严格落实基地认定
各乡村组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严格按照《甘肃省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酒泉市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十项措施》的规定,做好种子生产基地申报认定工作。对在本乡村组落实的种子生产面积,村委会或农民制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主动向县种子管理部门提出认定申请,经审核合格后颁发种子生产基地证书;种子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考察基地,严把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准入关,对不符合规定的基地实行退出制度,对管理不善,制种条件恶化、不达标的种子生产基地,撤销其种子生产基地证书,禁止生产企业落实面积。
3.6严格依法治种,维护市场秩序
种子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程序,严格审查从事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资质,依法考察认定基地,严把农作物种子生产准入关,强化种子生产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无证生产、撬抢种子基地、倒卖亲本、抢购、套购、掺杂使假、制售假劣、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植保植检部门加强病虫危害的监测预报和田间检疫,严格开展亲本种子复检和种子产地检疫。并有针对性地指导病虫害综合防治,有效地遏制危险性病虫害侵入和蔓延,减少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确保瓜州县种业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张建军 李枫 单位:甘肃省瓜州县种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