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零死亡”警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零死亡”警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立地震灾情速报网以及速报机制,广泛应用信息通信技术,中国地震应急救援正在走向科学救援。

早上8点30分,北京的一个会议中心内,2010Esri中国区域用户大会自然减灾应用分论坛准时开始。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总工程师曲国胜不仅作为嘉宾发表了演讲,还作为论坛主持人串联全场。

10点50分,曲国胜演讲结束,奔赴另一个高峰论坛;11点28分,从会场出来稍作休息的曲国胜又被我们拉住问个不停;采访结束时,他又接了一个和地震救援有关的电话。

作为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员、中国城市地震灾害防御和地震应急救援的推动者之一,曲国胜身上的科学气质与平等意识,使他所参与的科学救援事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今年9月4日,新西兰基督城发生7.1级地震,零死亡,仅两人受伤,这样的奇迹让我们自省:中国的防震救灾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小,在灾难面前,我们应如何实施科学救援?我们的地震救援在信息化应用方面还存有哪些突破点?

农村不设防?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你参加过多次国内外的地震救援,你觉得地震救援难在什么地方?

曲国胜:救援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如何快速获取灾情,准确判断灾区的空间分布、位置和灾害等级,判断哪些地方需要紧急救援是地震救援的第一难点。地震救援现场的救援规划与指挥也很关键,然后是具体实施,准确搜索并定位幸存者,有效、快捷地打通通往幸存者埋压位置的通道。每次救援都很艰难,且每次救援都有它的特殊性。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如何实现对地震的快速响应?

曲国胜:根据预案,地震发生后将用不同的方法快速判断灾害的规模、灾区的范围,要看地震参数,看地震是发生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国城市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等基础设施有设防,如北京,多数地区按8度设防,部分地区按9度设防。如果某个城市严格按8度设防,理论上地震发生后在8度以上将会出现设施破坏和人员伤亡,8度以下则不会出现设施破坏和人员伤亡。根据地震参数,以及地震所在的位置、人口、经济、设防状况,结合部分实时灾情数据,我们基本上就能快速对地震灾区范围和程度作出判断。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像汶川、玉树、舟曲这些地方都设防了吗?

曲国胜:我们国家是城市有设防,农村没设防。玉树地震灾区有一些紧靠老建筑物、土木结构建筑物的新建楼房几乎没有破坏,按照设防烈度新建的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被破坏的非常少。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你觉得中国的救援应该向防灾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学习些什么呢?

曲国胜:一个是要严格地执行设防标准,还有就是推进农村区域的抗震设防进程。因为中国的农村区域还是很大的,很多地区都在搞新农村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就应该把抗震设防体系建设起来,这是比较重要的。从救灾的角度看,应该说我们国家的整个救援体系建设比国际上晚了10年。我们目前除了教官的培训,还有一些特殊课程,比如第一响应人的培训。假如这个地区发生灾害了,怎么能快速有效地把灾民组织起来展开救援,是我们第一响应人的培训内容。我们平时不仅应该进行防震知识的宣传,还应该让更多人学会用简单的工具、简单的方法进行科学救援。从我们对汶川地震的救援经验来看,当地救援体系救出来的人比专业救援队伍救出来的多得多,自救互救的人数达90%以上。专业救援队救的是一般人救不出来的,而大量表层、浅埋的是在专业救援队抵达之前由当地救援队或者灾民自身救出来的。

速报机制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你曾经提到过一个地震灾情速报网,这个网站是怎样的机制?

曲国胜:我们正在筹建地震灾情速报网络体系。当地震巨灾发生后,灾区会形成一个信息孤岛。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由于极震区地带大量通讯设施、道路桥梁被毁坏,通讯中断,一直到5月14日还处于信息空白区域,外界了解不到里面的信息,导致其中十多个乡镇被严重破坏。如果地震当天就能知道里面的情况,派入救援队伍,可能会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尤其是灾害分布比较大的区域,速报更为关键,虽然这其中也会出现盲区,但要是能把盲区周围的情况速报上来,就能很好地掌握灾情并及时救援。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速报网建成后,是否会对提高地震发生后救援成功率有很大帮助?

曲国胜: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是地震灾情速报工作的业务牵头单位,负责建立地震灾情速报体系,快速收集、分析、处置灾情信息,及时上报中国地震局。地震灾情获取得越快越准确,对极震区、严重破坏区域和重要救援目标的确定就会越快越准确,救援队抵达重要救援区域的时间就越短,救援目标就越准确,这样将大大提高救援效率。实践表明,震后第一天是救援的高效期,第二天到第三天是中效期,第四天到第十天是低效期,其后一般救援行动将停止,由此可见地震速报灾情网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这个速报网规划在几年之内建成?建网存在哪些困难?

曲国胜:目前计划分阶段实施,希望能在5年内将地震灾情速报网初步建立起来。我们可能会先选择一些高地震危险的强震带地区作为试点。建网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技术上的困难。灾害发生后很多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哪些是直接破坏,哪些是连带性破坏,需要我们根据地震和行业网络体系的特点来进行识别与判断,这个识别与判断的过程就是技术上的难点;二是机制的建设。部委、行业、企业一些保密的信息如何在灾难来临时拿给我们共享,这个机制需要建立起来;三是社会各个方面都应该加强对地震的认识,提高全民防灾救灾意识,尤其是参与灾情速报的意识。灾后,灾民可以快速将自身感知的信息报送到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网站上,或直接拨打12322地震灾情速报电话。

推动GIS应用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你以前也做过项目,你对地理信息系统也就是GIS怎么看?

曲国胜:在中国地震局里,我是比较早地推动GIS应用的人之一,在1995年就开始推动GIS体系在灾害中应用。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完成了四五十个与GIS应用相关的研究与工程项目。1996年以来,中国地震局一直在推动“城市地震灾害预测与防震减灾对策制定”示范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对城市进行大量的建筑物、生命线工程以及地震次生灾害、场地环境的调查与评估,通过把地震参数输入到模拟环境中,来实现震后对城市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的快速盲估,从而提出一套针对城市建设规划、备灾和应急辅助决策的应对方案。“九五”到“十五”期间,中国地震局已经在30多个城市完成了相关项目,并在项目中采用了GIS平台构建快速的地震灾害盲估预测系统。

在若干次国内外地震救援行动中,在快速确定灾区位置、为救援提供区域和目标等方面,GIS、RS和GPS系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也就是说,先进的GIS技术起了重要作用,是这样吗?

曲国胜:是,GIS技术在地震应急救援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我们使用的很多模型都是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之上的。以我们正在完成的城市震害预测项目为例,其中包括了约100个小模型,主要涉及到建筑物、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预测等。另外,在两个重要的全球地震带上,近年来我们也在一些关键区域建设可能的发震构造数据库,用以判断主破裂的位置和方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