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现代陶艺创作中“泥”和“泥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代陶艺创作中“泥”和“泥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现代陶艺创作中“泥”的概念

关于泥的概念,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大致包含两种:一是像泥状的东西。《洞冥记》卷三:“有明茎草,夜如金橙……亦名洞冥草。 二是和着水的土。《易.需》:“需于泥,致寇至。”。但时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最为普遍的含义是“和着水的土”。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将“泥土”看是构成日常生活的五种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和平,存在的意义。从定义上看,泥就是“土”,加入水后,具有柔软可塑的特性,同时,因为水土融合的缘故而呈现出“流动”“粘稠”等形态。古往今来,泥土与人类的关系最为亲近,“泥”承载了一种“孕育生命”的象征力量,古代神话中有女娲“传土造人”的故事,“传土造人”体现的是一种“创造今生”,“开启未来”的美好希望与精神寄托。泥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条件,中国是农业古国,土壤的肥沃程度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泥土对于中国人乃至世界人而言,隐含的是一种生命的力量和意志。除此之外,加上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内在的修行,即内在智慧和心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感应。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泥土代表的不只是一种自然矿物质,更是一种生命和精神的象征,它积蓄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与文化内涵。自古以来,人们对泥土都有着亲和的感情。

在陶瓷术语中,“泥”特指经过加工的黏土,分为陶泥和瓷泥,瓷泥细腻,含铁量低。陶泥粗糙,成型厚重。和传统型的陶工比较起来,现代陶艺家更注重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粘土的特性,并把熟练驾驭“泥性”看作是现代陶艺创作的基石。陶艺家必须借助泥料,来实现自身思想情感的表达,泥是陶艺创作的语言媒介,因此,陶艺家们在进行创作时都极其重视泥性,并在日常创作实践中去尽情展现粘土的自然特性。

二、陶艺创作中“泥性”的内涵

自从人类艺术诞生那天起,泥土就承载了一种语言,一种符号的功能,比如,拉斯科洞窟岩壁的那些野牛图案,也是一种语言,一种符号。不同的图案,形象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都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意义和内涵。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泥土则象征着“生命”,“母亲”等含义。在中国的传统陶瓷雕塑中,“泥”一直是不可替代的主要表现材料,最有力的表现便是贵族墓中大量的随葬陶俑。在墓葬文化中,泥制陶器是“脆弱的”和“易碎的”,“泥性”对应的就是“短暂的”“脆弱的”,隐含者人生的“在世”易逝之意。用“泥”塑“人”殉葬的风俗习俗延续几千年,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对“死”的尊重,对“生”的留恋,以及对来世长存的美好愿望。泥哺育生命,终结生命,是生命的开始,也是生命的终结。因而“泥”自身承载着太深的精神内涵,它包含着人类的情感愿望和对生死的思考与态度,是一种代表生命意义的文化象征,隐含着深沉的人性关怀。

虽然“泥”是脆弱不堪的,但是当我们面对着成千上万的陶俑时,直视它,我们的内心会被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浓厚文化氛围环绕。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泥土的文化价值渐渐不被人们重视。工业生产为人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人类的精神世界却渐渐缺失。陶艺家开始强烈呼唤个性的回归。现代陶艺创作的兴起,正迎合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泥性被重新提上了认知的日程,只有将泥性与人性统一起来,才会有崭新的艺术形式。泥是陶艺家艺术创作的物质媒介,熟悉“泥性”,驾驭“泥性”是每一个陶艺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前提。陶工眼中泥,通常有软、粗、细、湿、润、燥等特性,这显然不是科学的解释,而只是对人的生理感知“触觉”的形容罢了。对泥性的驾驭,通常会用到揉、拍、拉、推、印、摔、压等手法,可见陶工们是通过触觉动作来感悟泥性的。但是,泥性不仅仅是指泥的物理属性,更重要的是人与泥之间经过长时间接触磨合达成的默契程度。现代陶艺提出回归泥土,回归陶瓷语言本体,真正的用意就在于呼唤真实情感的回归。

三、现代陶艺创作中“泥性”的多样性

人类使用过的泥料多种多样,光是陶土的分类就有十几种,像白陶土,灰陶土,黑陶土,紫陶土等。粗质的陶土通常适合表现纯厚质朴的艺术作品。瓷土分类就更加广泛,象高百瓷泥,骨质瓷泥等,材质细腻,更适合手工拉坯。

在陶艺创作中,陶材还可以与其他材质相结合,创造一种特殊的肌理效果,共同构成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像类似“绞胎”的陶艺作品,将不同色彩的泥料有意或无意的搭配使用,再按照创作前的构思进行排列粘合成型,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泥料的使用情况有所不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由于泥土的产地不同,质地也会不同,这些差异会形成不同的色泽和肌理效果。像粗质的泥料比较适合陶塑,而细质瓷料则更适合印坯和拉坯成型。质粗有色泽的泥料更适合表达生命的纯真,细腻的高白泥则能表达一种轻透的美。陶艺家们将生活中的各种感悟通过泥的自然趣味尽情表达出来,或是大气磅礴,或是质朴浓厚,或是细腻动人,或是妙趣横生,作品细节转折处及边缘都留下了陶艺家们的手痕语言,这些语言,既是作者的心声。

泥的语汇丰富多彩,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悟泥性,阐述泥性。泥条盘筑,印坯,拉坯,等等,都能产生丰富多样的艺术形态,这些形态是自然的,有着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而正是这些独有的特性才成就一件作品独有的魅力。

泥经过精心施釉,再去烧制,经过窑火的洗礼,会产生质的变化,泥性才会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陶艺家对窑火的驾驭同样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中间更是包含着对泥性的理解和感悟。

四、结语

《毛诗序》中有这么一句话:“行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意思是说语言所不能表达到位的情感,可以采用歌唱,舞蹈等更为高级的语言形式, 而陶艺创作则以陶土的独特材质结合艺术形象来表现情感。

总之,对“泥性”的感受和支配,直接影响着个性,情感和理念的表达,泥是有生命的,有感知的,有呼吸的,它将你施加于它的动作,手痕,情绪,想法乃至内心世界轻微的心理变化一一真实的记录和呈现出来。“泥性”的活性因素,令每个陶艺爱好者都陶醉和心动,更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与泥交朋友,使物象与心象自由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