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局部肠壁供血减少或缺如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肠道病变,是消化道缺血性损伤最常见的形式。IC多发生于老年人并伴有其他疾病,早期易漏诊或误诊。一旦出现肠梗阻、穿孔、坏死及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达80%~100%1。因其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与溃疡性结肠炎(UC)有易混淆之处,两者治疗方法不同,早期鉴别诊断尤为重要。1997~2010年收治19例IC患者与31例UC患者,现对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1997~2010年收治IC患者19例和UC患者31例。IC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69~83岁,平均72±6岁;UC组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龄22~72岁,平均45±10岁。

观察方法:除2例麻痹性肠梗阻高度腹胀而未行结肠镜检查外其余患者均于入院1周内行肠镜及取活检作病理检查。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入院前发病时间、基础疾病史、临床症状、肠镜下表现及病理特点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结果

年龄及发病情况:IC组平均年龄72±6岁较UC组45±10岁,IC组发病时间短3~7天,UC组发病时间长90~120天,二者发病时间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基础疾病情况:IC组中有14例(74%)患者伴有以下基础疾病中的一项或几项:高血压10例(53%)、脑梗死3例(16%)糖尿病1例(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例(26%)、心房纤顫1例(5%)、心功能不全1例(5%)、腹部手术史2例(11%);UC组有3例(9%)患者伴有以上基础疾病,高血压2例(6%)、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3%)。IC组中患有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比例明显比UC组大,差异有统计学(X2=11.34,P=0.001)。

临床症状:IC组单纯血便的比例较UC组大(X2=10.55,P=0.001),而UC组黏液浓血便(X2=16.12,P=0.001)及里急后重(X2=5.45,P=0.023)的比例较IC组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IC组腹痛以下腹或脐周绞痛多见,UC组以下腹或左侧腹痛多见,且便后多缓解,两组在腹泻、恶心、呕吐及发热方面无明显差异,见表1。

肠镜下表现:病变范围分布情况:IC组病变位于乙状结肠12例(63%),降结肠6例(32%),乙、直交界处1例,IC组中病变与邻近正常黏膜分界清楚13例(70%)。较UC组4例(13%)多,X2=13.921,P=0.001,IC组病变连续者(35%)较UC组(86%)少,X2=10.045,P=0.002。IC组病变多仅累及肠腔1/4~1/2(79%)较少累及全周,而UC病变多累及肠腔全周(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582,P=0.000)。在糜烂或溃疡形状方面,IC组以纵形为主(65%),并多沿肠系膜侧分布(42%),UC组则以弥漫性地图状为主(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23,P=0.000)。UC组炎症息肉的比例(35%)明显多于IC组(5%),X2=10.012,P=0.002。两者在黏膜充血水肿、黏膜出血点或瘀斑以及肠管狭窄等表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组织病理学特点:IC组多见黏膜血管明显扩张充血16例(84%),间质严重水肿18例(95%)及血管壁增厚10例(53%)。而UC组则多见隐窝脓肿15例(4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89,P=0.000)。IC组中发现血管内纤维素血栓2例,含铁血黄素沉着2例,而在UC组中均未发现,两组在溃疡、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形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IC多发生于60岁以上人群,由于肠系膜动静脉硬化及栓塞、全身微循环障碍、结肠内压升高等造成的结肠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综合征2,很多诱因可诱发本病,如动脉硬化、血栓等。本研究显示IC患者常合并动脉硬化相关疾病(74%)与文献报告一致3。而UC具体病因未明确,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常见于中青年人、基础疾病少。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对老年人伴有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应考虑到IC的可能。

两组疾病的临床表现:IC早期特异性不强,急性发生的持续加重的腹痛是本病最早、最突出的表现,随后可出现血便及腹泻,大便呈鲜红色血便,部分患者伴腹胀,病程短。本研究显示,入院前发病时间平均3~7天,因剧烈腹痛、腹胀、血便而就诊,所以IC病程短、起病急的特点与UC鉴别,而UC患者多因症状相对迁延反复未及时就诊,入院前发病时间90~120天。IC以下腹或脐周绞痛多见,鲜血便及腹泻,而UC多以左下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脓血便为主,里急后重者较多,且持续时间长,具有重复发作等特点。因此,起病急缓、血便性状、持续时间以腹痛程度和性质均有助于两种疾病的鉴别。

内镜下特点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对IC和UC的鉴别诊断可提供更多和较为可靠的依据。IC病变部位主要在左半结肠,因为此段肠管的血供为肠系膜上、下动脉的移行部位,与小肠吻合支少之故,容易缺血,直肠不会受累,因为直肠有肠系膜下及直肠动脉双重血供4,UC病变部位以左半结肠多见,部分患者为全结肠,直肠往往受累与文献报道一致5。IC肠镜下病变呈节性分布,与邻近正常肠黏膜界限清楚,多以沿肠系膜侧分布的纵行溃疡为主,且病变多仅累及肠腔全周的1/4~1/2。UC以弥漫性地图状溃疡为主,病变常累及肠腔全周,炎肉明显多于IC,另外IC病情变化快,早期24~48小时内黏膜病变最典型,且经过对症治疗后病情缓解较快,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IC组织病理学表现随缺血程度不同而异,早期为黏膜及黏膜下水肿、出血、黏膜继续缺血,即出现溃疡,严重者黏膜及黏膜下肉芽组织形成及纤维组织增生。其中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着。血管内血栓、黏膜出血及水肿是其典型组织学表现。UC较具特征的组织学改变表现为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而广泛的腺体结构异常,隐窝脓肿形成。本研究显示IC组血管扩张充血、间质水肿严重,特别是血管增厚现象比UC明显,而隐窝脓肿则在UC中较为多见。表明IC是以黏膜缺血及血管损伤表现为主,而UC是以黏膜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主。

综上所述,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肠镜下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特点,为IC及UC的鉴别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对指导诊断与治疗有较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宝明,张书信.大肠病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465.

2Chang Li,kahler KH.Sarawate cetal,Assessment of.Potential.risk.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schaemic colitis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08,12:36-42.

3张泰昌,曹涛,李雅君,等.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268-270.

4陆玮,陈景珠,等.实用内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9-38.

5孙刚,译.临床胃肠病学图谱[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7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