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命的面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命的面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她的生命是个罕见的存在,出生仅半年就被发现只有一个心房、一个心室,被医学界称为“半心女孩儿”,也被判定生命的长度不可能超过1年。但她偏不听从命运的摆布。“生命的长度已经确定,我就拉长生命的宽度,扩展生命的面积。”这是她留给世界的宣言。

有限生命的无限选择

2007年,张荥鑫18岁,心的“疼痛”已伴随她18年了。在知道自己的生命随时可能戛然而止后,她向泰安市爱心联盟申请做了一名爱心志愿者,奔走在帮助他人的道路上。

是,在泰山盲校,经常会看到张荥鑫与盲童们一起过周末的情景。这些孩子虽然眼前漆黑一片,分不清东南西北,但朝阳下,眼窝深陷的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向东而立,接受阳光的抚摸。那陶醉的神态,经常让张荥鑫难过,这个时刻,她会摸着自己隐隐作痛的胸口对他们说:“不管如何,我们都要好好活着……”

2008年 5月 14日,在给汶川地震灾区汇出自己仅有的 500元积蓄后,张荥鑫继续写以“萤火虫”命名的博客。取名叫“萤火虫”,她希望自己能给人间留下一点儿微弱的光。

2009年 1月,泰安市郊 18岁的姑娘李芸被发现患了白血病。得知这一消息后,张荥鑫立即组织爱心志愿者走上街头为其筹集善款。“身边的志愿者催我早点儿回家:‘鑫鑫,你的嘴唇已经发紫了,别让心脏出问题啊。’我笑笑说:‘再站一会儿,哪怕多筹 1块钱。她做骨髓移植需要 50万元,但一个农民家庭哪儿能弄到这么多钱?能多尽一份力就多尽一份力吧。”这次活动,张荥鑫和同伴共募得善款 20余万元。

2009年 4月下旬的一天,张荥鑫看到中央电视台一档叫《春暖》的节目,讲述贫困地区凉山普格县孩子们求学的故事。山路弯弯,一地泥泞,整所学校只有两名老师,有的孩子的鞋底和鞋面分了家,只好用绳子绑着。还有几个孩子根本没穿鞋,伸在课桌下的是脏兮兮的小脚丫。其中一个学生的“书包”就是化肥袋子,那袋子的长度和他的身高几乎一样……

那一幕,深深刺痛了张荥鑫的心。当晚,她对母亲王玉萍说:“妈妈,这个‘五一’,我想去凉山看看他们。”“你行吗,孩子?泰山与凉山一个来回几千公里,这长途颠簸,你受得了吗?”“我必须去。”王玉萍太了解女儿了,如果不同意,她会整日牵挂那些孩子,所以只好答应了。

“五一”长假的第一天,张荥鑫买上车票,又买了20套文具直奔凉山普格县。对于这个从天而降的姐姐,凉山的孩子们兴奋不已,寸步不离地听她说话、跟她聊天。但他们有一个疑问:这么漂亮的姐姐,为什么跳一跳、跑一跑就气喘吁吁呢?他们还指着张荥鑫暗紫色的嘴唇,好奇地问:“姐姐,你是咋了?是不是不舒服呀?”张荥鑫便笑着说没事。

其实,张荥鑫是个“半心女孩儿”,也就是说,她只有一个心房、一个心室,而健全人都拥有两个心房、两个心室。

1989年农历九月廿六,张荥鑫出生于山东泰安市。父亲是山东泰龙集团的一名中层干部,母亲王玉萍在山东泰山棉纺织厂工作。张荥鑫出生时啼声嘹亮,和普通孩子没有分毫差别。看着天使般的女儿,王玉萍和丈夫感到很欣慰。可是,随着张荥鑫渐渐长大,他们发现这孩子有点儿不对劲:她的嘴唇并不像初生儿那般红润,总是发紫;喘气总是很急促,一旦哭起来,更是.不过气来,小小的胸部像开了风箱一样,脸也跟着涨得发黑。

夫妇俩不放心,便带着孩子到泰山区妇幼医院检查。诊断结果让他们仿佛遭到晴天霹雳:张荥鑫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而且只有一个心室、一个心房。医生说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他们不相信这样的检查结果,又抱着孩子去了山东省妇幼医院、人民医院以及北京 301医院检查,但是,所有的诊断结果都如出一辙。301医院的心脏病权威专家还坦率地告知他们:这种病,纵使全世界最先进的医院也无法实施手术;如果没有奇迹发生,孩子的存活时间不会超过 1年。1年,365天,就是这孩子的生命长度。这个数字再减去已经过去的半年,那么小荥鑫还有多少时间来感知这个世界?茫然无措中,王玉萍夫妇在医院开了最昂贵的药物,抱着孩子回到家中。

此后,王玉萍再也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怀抱。白天,她把荥鑫抱在怀里,有时孩子几分钟不哭不动,她就会神经质地一阵惊慌。晚上睡觉,她也把孩子贴在自己的胸口,让孩子的心与自己的心一同搏动。奇妙的是,母女连心共振,竟成为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良方妙药。在母亲心跳的牵引下,张荥鑫过了 1岁生日,2岁生日,3岁生日……

做一个长在善良上的女孩儿

刚开始,张荥鑫每过一个生日,王玉萍就紧张好多天,她害怕盼不来女儿明年的今天。但在女儿过完第六个生日后,她的心开始放宽,甚至想当年专家的话都是唬人的:你看,他说小家伙挺不过 1岁,现在不是平平安安长到 6岁了吗?张荥鑫更是不知道自己生活在危险中,只知道自己与别的孩子有些不同,比如,上幼儿园时,老师在与妈妈签订生死协议后才敢收她;比如,和别的小朋友玩时,妈妈总是再三叮嘱她不要跑……

2001年,张荥鑫 12岁,进入岱岳区大河学校读初中。这一年,她开始频繁地出现胸闷状况,快走几步就会喘不过气来,还时不时就感冒。感冒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对张荥鑫而言,每一次感冒都是一场劫难,一次高烧都能让她在生死线上徘徊一圈。

偏偏这时,妈妈下了岗,不堪重负的爸爸也在女儿最需要父爱的时候选择了逃离——他与妈妈离了婚。

妈妈一个人对这个家的艰难支撑,让张荥鑫在一夜之间长大。她知道,自己残缺的心脏从此要圆满起来,为了自己,更为了妈妈。

张荥鑫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我要将一个心室、一个心房,长在善良之上,长在爱之上。“妈妈,

长在坚强之上,”您仿佛一直在怨恨自己,怨自己给了我一个残缺的身躯,您觉得是自己造成了我的苦难。是不是如果我没有来到这个人间,您也会像很多母亲那样,牵着一个健康孩子的手,迈着轻快的步子,一路洒下的都是幸福呢?如果不是我,是不是爸爸也不会离开呢?所以,妈妈,请不要这样,女儿其实一直在感恩,因为生命从来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贵礼物。女儿想对您说,女儿已经长大,没有了爸爸的生命路口,女儿同您一同走过……”

从那时起,张荥鑫早晨再也不让妈妈叫自己起床。甚至还会煮上稀饭,给妈妈准备好早餐再去上学。学习上,她更加勤奋。放学回到家,她就帮妈妈做一些家务。

一天,因为测验放学晚了 1个小时,她回到家时已近黄昏。经过家旁边的菜市场时,她看到暮色中有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捡别人扔掉的菜叶子,仔细一看,竟是妈妈——为了省钱给自己治病,妈妈就这样想方设法节省每一分钱。有时候,家里包饺子,王玉萍总是包两种,大的自己吃,没有丁点儿油;小的给张荥鑫,是馅儿又香又大的。

从那天起,张荥鑫悄悄将自己每天服用的药减了量,她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轻妈妈的负担。3个月后,王玉萍发现了女儿的“伎俩”。她没有责骂,没有吼叫,只是满含泪水告诉女儿:“鑫鑫,你好好的,妈才能好好的,妈才能放心。”

2004年,15岁的张荥鑫进入青春期,而她的心脏却变得更加脆弱。她在博客上写道:“我无法去参加一切课外活动,孱弱的心脏动不动就不堪重负,那么多女生都有红润的双唇,而我的总是讨厌地乌紫着……”虽偶有抱怨,但她相信阳光与春风不是别人的专利。她用省下的伙食费买来胭脂和唇彩,再仔细地涂在脸上和唇上,马上变得和其他同龄女孩儿一样青春无敌……

2006年 10月,灾难与张荥鑫再度不期而遇。莫名其妙地,她下肢出现水肿。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张荥鑫的胸腔积水严重,她的肾出了问题。后来,在北京阜外医院,她被确诊患上了“肾脏综合征”。当时,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两难选择:治肾病,就少不了用激素类药物,这会给她早已不堪重负的心脏增加负担;不治,一样会让她的生命游走在危险的边缘。

一时间,张荥鑫觉得自己真的只能向命运服输了。那次,她给妈妈写了一封信:“妈妈,曾以为我可以笑迎死神,但当我真切地闻到了它的气息、看到了它的身影时,我又想活下去了;我想活下去,是因为舍不得这个世界,舍不得妈妈!”这个发誓要将“一个心室、一个心房长在善良之上”的女孩儿,很快就意识到,不能就此颓废与沉沦。她乐观起来,“生命的长度已经确定,我就拉长生命的宽度,扩展自己生命的面积。”

她找到爸爸,预支了两年的抚养费,然后住进阜外医院,排出多达 6公斤的胸腔积水。出院回家后,她几乎没有停留,就加入了泰山爱心联盟,成为一名爱心志愿者。她去盲校看孩子,为白血病女孩儿募捐,为地震灾区献爱心,并继续读高中。当然,她也没有忘记在博客“萤火虫”上继续“生命面积”的记录……

“今天,坐在草地上,我告诉那些处于黑暗中的孩子:上帝宠幸于你,必会让你先不幸。我说,姐姐身体很差,但仍然热爱生活,你们也要一样……”“输血车停在那儿,我知道医生说过我不适合输血,但还是走了过去。 ”“2007年 4月 8日,晨。噩梦醒来,我发现全新的生命又一次从我的身上盛开。是的,在早晨,我总能明白更多,总在不断重生。”

我只是到了一个看不见忧伤的地方

“真希望灾难能远离我们,但既然你毫不留情地来到了面前,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去和你交锋。无论怎样,我们不会认输,会坚持下来。坚持虽然很累、很疼,但也很幸福、很温暖。有一句话说得多好啊,如果人生是一场戏,那就做好戏里的演员,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

这是张荥鑫和母亲共勉的话,一直以来,她们也是这样坚持的。但从 2007年 7月开始,张荥鑫身体频繁出现异常。她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开始安排“后事”。她奔走在泰山区社会保障部门,给母亲申办了特困户,然后坦然地与母亲谈起了生死的问题。

8月 21日,张荥鑫去泰安市红十字会,在山东省遗体捐献登记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是我能留给这个社会唯一的东西了,让自己的生命在别人身上延续吧。”她说。

从 2008年开始,“萤火虫”里开始充满离别的意味:“鑫鑫,你与别人不一样,你只能提早抵达终点。”

2009年6月,一场重感冒后,张荥鑫写下这样的话:“好多时候,我以为自己在海上,好像一只漂流瓶,身体上装着生命的密信,漂洋而去……有一天,我会到达一个彼岸。那里,有没有传说中的满树繁花?妈妈,有没有您,在向我挥手微笑?”

但倔犟的张荥鑫挺过了 2009年的秋天,又挺过了2009年寒冷的冬天。那个冬天,已不能走出家门的她织了20多条围巾,送给普格地区的小学老师们当礼物。再熬一熬,2010年的几枝新柳也伸展到了她小屋的窗前……

1岁的生命在顽强地拉长 20余年之后,她已经非常满足。

此时,“萤火虫”虽变得有些悲情,但依然能找到坚强和洒脱的影子。

2010年 4月 12日:“吐。咳。全身浮肿。肉体的痛苦,是在将我的灵魂度化吗?”

2010年 4月 18日:“不哭,每个人都殊途同归。我这样告诉自己。我还对妈妈说,‘妈妈,当某一天来临,您只能悲伤一次。您要相信,我并不是真的离去,只是到了一个再也看不到忧伤和眼泪的地方。’”

2010年 4月 22日晚 12时,张荥鑫写下了博客的最后几个文字:“痛,混沌。计算生命面积结果的时候到了。”

24日下午 3点 40分,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张荥鑫笑着将手伸给妈妈:“妈,我要睡了……”然后,便天使般地离开了。

当晚 7时,泰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现场一双双泪眼的见证下,接受了张荥鑫的遗体。她的心脏与肾脏被运往北京 301医院,用于科学研究;她的眼角膜,纳入了山东省红十字会眼库。25日,张荥鑫的眼角膜被移植给一位盲童,黑暗中的孩子,生平第一次看到了这个世界,看到世界上最美好的春天。

后来,王玉萍清理女儿的遗物时,看到了女儿以“萤火虫”命名的博客。她吃惊地发现,几年来,女儿竟然写下了 20多万字。里面,有她的美好回忆,有她对疾病与苦难的痛苦记载,更有对生的渴求、对死的淡定……(衍军摘自《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