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秒的认识”教学片段与评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秒的认识”教学片段与评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发展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片段一:

1.播放发射“神舟七号”的录像。

师:同学们,听到雄壮的国歌声,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你认识这几位让所有航天人都感到无比荣耀的太空英雄吗?

生(齐):认识。

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即将发射升空。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共同分享火箭腾空而起时令我们无比骄傲和激动的一刻!(课件出示)倒计时:10、9、8、7、6、5、4、3、2、1。

2.提示课题。

师:刚才发射指挥中心倒计时时,每两个数字之间经历的时间有多长?(生:1秒。)对,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3.质疑。

师:对于“秒”这个时间单位,你知道多少?还想知道什么?

生1:我知道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

生2:我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生3:我想知道除了“秒”以外,还有其他的时间单位吗?

评析:借助播放“神舟七号”发射前倒计时的录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体现了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人人学习必要的、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片段二:

(出示电子钟,引导孩子们看表示秒的数,并跟着数的变化轻轻地拍打。)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显示屏上的数在不停地变化。

生:我看见数从05开始……现在是15,经过10秒钟。

师:屏上的数从一个数跳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就是一秒,我们跟着它数数。(孩子们很认真地看着数,跟着数了起来。)

师:电子钟可以看出秒,老师手上的这个钟可以看出秒吗?(教师边说边出示实物钟。学生认可。)你知道哪一根针是计量秒的吗?

生:那根细细长长,跑得很快的针是秒针。

师:你的钟面上有秒针吗?

(孩子们拿起小闹钟,找着,说着。)

师:秒针走得很快。请听听秒针的声音吧!(教师把钟放在耳边,孩子们也学着把钟放在耳边仔细听。)

生:老师,我听到了“扑扑”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嘀嗒”的声音。

生:当钟发出“嗒”的一声,时间就是一秒。

师:现在请大家观察大屏幕上秒针的走动。

(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小格的运行轨迹和发出的“嗒”声。师生跟着秒针的走动拍手,一秒钟拍一下,5秒时,教师停了下来。)

师:你们拍的速度与秒针比怎么样?

生:太快了。

师:再拍一次力争做到与秒针的节奏一样。

评析: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电子钟和数字钟,通过看电子钟上数字的变化,听(实物)钟秒针走动的声音,观察课件演示秒针的走动,跟着秒针走动的节奏拍手等,把比较抽象的、不容易具体表现出来的时间单位“秒”转化成可以“看到”的、收到了“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的效果,学生通过体验、反思、再体验,逐步建立起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片段三:

师:如果我们不看钟面,但又想知道一件事情大约经过了几秒,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生: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测量”。

师:用什么“节奏”才不快不慢呢?

生:秒针走动的节奏。

师:下面我们一起伴随钟面秒针的走动数一数……(师生活动。)

师:感受到节奏了吗?

体验活动一:请一位学生写“时间”两字,教师用秒钟计时,学生估计大约几秒(8~12秒)。

体验活动二:估计深呼吸一次大约要多长时间。(教师先示范,学生学做;指定一生做深呼吸,其余学生估计(5~8秒)。

体验活动三:学生闭眼默默感觉(时间)15秒,体验15秒的长短。

师:我们点一下头,拍拍肩,伸伸手,1秒就过去了,1秒可真短呀!1秒虽然是很短的时间,但1秒的作用却不小!(多媒体演示:“和谐号”高速列车1秒能行驶100米,“神舟七号”飞船1秒能飞行7900米,田径运动员1秒能跑10米,火车1秒能行30米,飞机1秒能飞行250米,亚太纸业1秒生产的纸能装订成500多个本子。)

生1:没想到1秒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作用还挺大呢!

生2:1秒的时间造纸厂竟然能生产这么多纸!

生3:1秒太有价值了,我们不能浪费每一秒的时间。

师:是呀,1秒的时间虽然很短,只要将一秒一秒累积起来就能创造很大的价值。俗话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小朋友要珍惜一分一秒。

评析:学生建立秒的概念的重要目的,是对于时间的准确感知。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估计时间的方法,很好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创性;接着再次激发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准确估计时间。通过层次分明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估计秒,在冥想中感知秒,在活动中体验秒,渐渐学会用秒作单位估测学习和生活中的实例,加深了对秒的认识。

教学片段四:

师:小朋友,下面我们听一段音乐,听的时候可以在心里数数,也可以用其他方式估计放这段音乐大约用了多少秒。

(播放1分钟音乐。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估算时间,或点头估算,或拍手估算,或不出声在心里数数等。音乐结束,学生汇报。)

师:在刚才的活动中,小朋友们的表现真不错,这一段音乐播放的时间就是1分钟。1分钟是多少秒呢?我们一起看演示!〔画面演示以刚才的1分钟音乐作背景,伴随“嘀嗒”声,钟面上秒针走了60小格(学生同步数到60)分针同时走了一小格。〕

师生一起得出:1分=60秒。

评析: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先让学生进行估算,进而猜测验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片段五:

1.展示收集含有时间单位秒的句子(或词)。如,争分夺秒、分秒必争……

2.1秒钟即兴表演。

3.模特表演(每组1人,6秒钟完成)。

4.1分钟即兴表演(1分钟能做什么)。

评析: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借助“即兴表演”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抽象时间概念的感受。

总评:学生的经验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将“秒的认识”置于生活情境中,学生倍感亲切。如利用“神舟七号”发射的场景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呈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再创造”提供了很好的观察、操作、实践和交流的平台,教师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的过程。比如,引导学生用“一种声音”、“一个动作”来表示“1秒”的时间,用自己的方式估测一个活动经历几秒等。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和充分体验中,认识了1秒有多长,1分和60秒的关系。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如,1秒能做什么,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要“珍惜每一秒钟”。

作者单位

普洱市宁洱县宁洱镇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