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迷宫 第10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迷宫 第10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商业性眩晕与大建筑之困

城市越来越像一座迷宫。商场迷宫的目的是让你购物,迷宫航站楼展示的是大建筑的眩晕,但不是每个人都欣赏城市里的迷路美学。

“让我们想象这样的一个城市;所有的建筑都在移动,地表有些地方像是回转舞台,有些则像是轨道,我们要去邮局办事,我们得先在内建雷达的笔记本电脑上,我到邮局目前的所在位置以及移动方向,像是在预测台风路径,算好自己与邮局的互动速度,如此才能在下一个路口,拦截到邮局的大门,顺利寄出一封包裹。”

这是让广告人李欣频得意的句子,流动、城市、阅读狂想曲作为她描述城市感官文章的标题。中国剧烈的城市化进程,让每个从机场回来的人不知所措――我们错觉,如果离开城市一个星期,你所熟悉的一切都会被刷新一次,城市成为一个迷宫。

这种感觉甚至在机场时就不能幸免:在北京机场T3航站楼启用的第一天,1000名乘客迷路了。此后近1个月内,每日都有300个人以上找不到该前往的方向。庞大的建筑刺激着城市的虚荣心,迷宫般的道路削弱了我们对城市亲切的与感官,这让飘一代毫无安全感――总有人突然发现,庞大的城市迷宫根本无处不在,用现代的路线制造着城市的冷漠、卑微与疏离,培养出更多冷漠、无根草般的城际浮游生物。

商业性眩晕

“这里独特的布局让你感觉自己只是只实验室里的小白鼠。那些店铺就像改变人心智的、会动的玩具拼版一样令人困惑。”在一篇叫《新摩登时代的时髦滥词》的文章中如是写道,“凡到宜家的人,十有八九会买上几个灯泡。人们买灯泡无非是因为:它们是如此便宜;人们无法忍受在四通八达的迷宫里待了三小时,最后空手而归。”

据说有4.1亿人在全球220多家宜家大型家具店中的一家购买过东西。由瑞典农场主的儿子、17岁的中学生英格瓦・坎普拉德创立的宜家实在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它的地板上总是画着箭头,每一个转弯路口都设有方向标记,分别采用悬挂、落地等各种方式,保证你的视线无法逃离。但内部迷宫的布置加上这些布置,在IKEA堆满奉行简约的商品的层层货架下,在那些“被叫做戴夫、菲利普或者克莱尔”等莫名其妙名字的床或厨柜包围中央,你依旧感觉到一种商业性眩晕。这种眩晕并未为你带来方便,因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显得孤立无助:“假设是一张椅子――被精心地摆放在80英尺高的架子的最顶层。他们会告诉你,待会儿有人过来帮你把它取下来。但是这个人从来没露面。”

这是一个定义:人在室内室外移动的点,连台起来就成为动线。优良的动线设计在博物馆中是有必要的,它能让不感兴趣的旅行团游客更快地找到出口;在超级市场和商业场所,动线的设计师总貌似与米洛斯迷宫的设计者有某种神秘的师徒关系――济南有突发奇想的记者到超市暗访,用40分钟才找到要购买的两样商品,“超市成为超级迷宫’变成了让市民愤怒的新闻标题。

“新鲜蔬菜明明就在一楼,可是我们却必须上二楼后才能下来买菜,为什么非要让我们绕这么大的圈子呢?”师奶们的抱怨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往往在3层以上、面积常达几千平方米、货架层叠延伸向天花板的大型超市,顾客如果不转遍所有柜台,别想找到出口――海南的一家超市老板辩解,他们的超市面积有3000多平方米,如果不设单向通道吸引他们往里走,摆在里面的很多货柜就会没有生意做。

迷宫般的商场真是一个阴谋。不过,依然有人当成某种科学:北京一个商业顾问曾经批评某种商场设计,认为电梯和走道的连接方式如果不科学,很可能让消费者逛不了商场的整层。所以,电梯数量不够会让很多牌子放弃进驻的想法。也许国际艺术指导协会中国代表任宝华的观念可以拯救这些牺牲市民便利的无良商人:“设计的终极目的是服务于生活。一位设计师应该利用有限的空间和物质去创造更方便、更务实的产品。”

迷路的非美学

中国人喜欢建大学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学生从宿舍到教室上课,自行车是必须的工具。大学校区里面往往配套银行、餐厅、超级市等设施,仿佛一个小型城市。不过,有人却认为大学城这样的庞大建筑其实毫无必要,调查公司老总袁岳到上海位于松江大学城的上海外国语学院做职业演讲,在博客里就将大学城评价为一个让学生与世隔绝的养猪场。

城市的管理者为什么总是热衷于大建筑而忽略它的功能?《建筑评论》评论北京的国家大剧院时说:“奢侈的建筑不仅有剧院的功能,它本身就再现了一个剧院,在演一出戏。”这出大戏属于城市:庞大的建筑有时超离了功能的意义,纯粹是一种炫耀――尼采说过,没有人带着自己的最佳艺术感觉去剧院,不论艺术家或观众。他们带什么呢?珠宝首饰、名牌时装、漂亮女友,以及对新生活和社会地位的确认,这是建筑对人的暗示甚至规定,

不过,哲学教授赵鑫珊的《建筑面前人人平等》告诉人们,实验性、先锋派作品,大多是首长工程、形象工程、献礼工程。一篇《城市:生活的艺术与艺术地生活》的文章表达了对大建筑的不满:“这个巨蛋的体积庞大、轮廓醒目,与北京的空间尺度、传统肌理、城市形态格格不入。”

《航站奇缘》中,汤姆・汉克斯扮演的角色因国家护照变成一张废纸,无限期地滞留在肯尼迪机场,在机场滞留的日子里,他如生活在一个小城市一样,吃住行通畅。这样的场景在现实中的确存在,在世界第九大客运机场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甚至拥有全世界第一个设在机场内的博物馆――“国立博物馆史基浦分馆,这里展出了许多荷兰17世纪大师级的作品,包括享誉世界的荷兰绘画大师伦勃朗1633年为妻子画的一幅肖像。这些名画的总价值高达数亿美元,它们被挂在一面玻璃墙后面,是为了防止画作受到飞机引擎的巨大震动而损坏。”这是一个中国游客的描述。

一切都视乎你的态度:大建筑带来的迷宫般的眩晕,有人视为一种美学。有旅行作家这样描述抵达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的印象:“下飞机之后,进入航站才几步,我就被一块天花板下悬者的指示牌吸引住了。这是一个指明通往迎宾厅、出口和签转柜台的方向指示牌,鲜亮的黄色,长2米,高1米……让我感觉到自己正置身于另一种历史和另一类民族心态之中。”旅行家认为在这个可以买到郁金香种子的机场迷路是一种享受,因为迷路的过程领略的是一种文化。起码,本雅明就视迷路为一种艺术:“在一座城市中不辨方向,这说明不了什么。但在一座城市中使自己迷失,就像迷失在森林中,却需要训练。标牌和街名、路人、房顶、亭子或酒吧一定会同游逛者说话,就像森林里脚下踩得吱吱响的树枝,像麻雀的惊叫,像一块空地突然而至的宁静。巴黎教会了我这种迷路的艺术:它圆了我一个梦,这个梦在学校作业本污迹斑斑的纸页上的迷宫里早就露端倪了。”

但有时候,迷宫般的城市带来的不是美学,而是疲倦感和压抑:“地铁上的人几乎都不说话,西装领带,拎着公文包,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站在车厢里,拉着吊环,神色木然,或者干脆站着睡觉。放眼望去,整车厢都是从衣着到神情都类同的人,气氛沉默到压抑,连报站的语音系统都有气无力,一瞬间,错觉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是一段关于东京地铁的描写。

复杂的地铁线是一个现代化的迷宫。据说在纽约出行必备的是一张最新的纽约地铁图:纽约虽然是个老城市,每天都有新变化,如果手中没有一张地图,恐怕有时候会连地铁站都找不到。事实上,很多第一次到英国伦敦或美国纽约的人而言,地铁站的复杂网络简直如同一道数学题,如果你要在这些物价高企的城市生存,每天从郊区住所通往市中心的城市巨网会增加你得忧郁病的可能性。

正如不是每个人都适应大城市,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迷路的美学。有人说城市化进程与其说是在倡导理想生活环境,不如说是在破坏一种最本真的诗意的秩序。当城市快速扩张的时候,城市的迷宫便无处不在,但是否能带来本雅明的体验却没有人知道――一座又一座缺乏充分的环保和安全考虑的工厂、繁杂如同蛛网的立交桥、地铁和公交组合而成的巨大网络,渐渐占据了我们的城市。上班族在迷宫中不断转车,在庞大城市的交通网络昏昏欲睡,在城市的跋涉中变得厌倦工作起来,当“疏离、隔膜、烦躁不安又无路可去,越来越成为当代城市精神病的表征”成为上班族的领悟,这又如何谈及迷路的美感?

商业性眩晕与大建筑之困

城市越来越像一座迷宫。商场迷宫的目的是让你购物,迷宫航站楼展示的是大建筑的眩晕,但不是每个人都欣赏城市里的迷路美学。

“让我们想象这样的一个城市;所有的建筑都在移动,地表有些地方像是回转舞台,有些则像是轨道,我们要去邮局办事,我们得先在内建雷达的笔记本电脑上,我到邮局目前的所在位置以及移动方向,像是在预测台风路径,算好自己与邮局的互动速度,如此才能在下一个路口,拦截到邮局的大门,顺利寄出一封包裹。”

这是让广告人李欣频得意的句子,流动、城市、阅读狂想曲作为她描述城市感官文章的标题。中国剧烈的城市化进程,让每个从机场回来的人不知所措――我们错觉,如果离开城市一个星期,你所熟悉的一切都会被刷新一次,城市成为一个迷宫。

这种感觉甚至在机场时就不能幸免:在北京机场T3航站楼启用的第一天,1000名乘客迷路了。此后近1个月内,每日都有300个人以上找不到该前往的方向。庞大的建筑刺激着城市的虚荣心,迷宫般的道路削弱了我们对城市亲切的与感官,这让飘一代毫无安全感――总有人突然发现,庞大的城市迷宫根本无处不在,用现代的路线制造着城市的冷漠、卑微与疏离,培养出更多冷漠、无根草般的城际浮游生物。

商业性眩晕

“这里独特的布局让你感觉自己只是只实验室里的小白鼠。那些店铺就像改变人心智的、会动的玩具拼版一样令人困惑。”在一篇叫《新摩登时代的时髦滥词》的文章中如是写道,“凡到宜家的人,十有八九会买上几个灯泡。人们买灯泡无非是因为:它们是如此便宜;人们无法忍受在四通八达的迷宫里待了三小时,最后空手而归。”

据说有4.1亿人在全球220多家宜家大型家具店中的一家购买过东西。由瑞典农场主的儿子、17岁的中学生英格瓦・坎普拉德创立的宜家实在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它的地板上总是画着箭头,每一个转弯路口都设有方向标记,分别采用悬挂、落地等各种方式,保证你的视线无法逃离。但内部迷宫的布置加上这些布置,在IKEA堆满奉行简约的商品的层层货架下,在那些“被叫做戴夫、菲利普或者克莱尔”等莫名其妙名字的床或厨柜包围中央,你依旧感觉到一种商业性眩晕。这种眩晕并未为你带来方便,因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显得孤立无助:“假设是一张椅子――被精心地摆放在80英尺高的架子的最顶层。他们会告诉你,待会儿有人过来帮你把它取下来。但是这个人从来没露面。”

这是一个定义:人在室内室外移动的点,连台起来就成为动线。优良的动线设计在博物馆中是有必要的,它能让不感兴趣的旅行团游客更快地找到出口;在超级市场和商业场所,动线的设计师总貌似与米洛斯迷宫的设计者有某种神秘的师徒关系――济南有突发奇想的记者到超市暗访,用40分钟才找到要购买的两样商品,“超市成为超级迷宫”变成了让市民愤怒的新闻标题。

“新鲜蔬菜明明就在一楼,可是我们却必须上二楼后才能下来买菜,为什么非要让我们绕这么大的圈子呢?”师奶们的抱怨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往往在3层以上、面积常达几千平方米、货架层叠延伸向天花板的大型超市,顾客如果不转遍所有柜台,别想找到出口――海南的一家超市老板辩解,他们的超市面积有3000多平方米,如果不设单向通道吸引他们往里走,摆在里面的很多货柜就会没有生意做。

迷宫般的商场真是一个阴谋。不过,依然有人当成某种科学:北京一个商业顾问曾经批评某种商场设计,认为电梯和走道的连接方式如果不科学,很可能让消费者逛不了商场的整层。所以,电梯数量不够会让很多牌子放弃进驻的想法。也许国际艺术指导协会中国代表任宝华的观念可以拯救这些牺牲市民便利的无良商人:“设计的终极目的是服务于生活。一位设计师应该利用有限的空间和物质去创造更方便、更务实的产品。”

迷路的非美学

中国人喜欢建大学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学生从宿舍到教室上课,自行车是必须的工具。大学校区里面往往配套银行、餐厅、超级市等设施,仿佛一个小型城市。不过,有人却认为大学城这样的庞大建筑其实毫无必要,调查公司老总袁岳到上海位于松江大学城的上海外国语学院做职业演讲,在博客里就将大学城评价为一个让学生与世隔绝的养猪场。

城市的管理者为什么总是热衷于大建筑而忽略它的功能?《建筑评论》评论北京的国家大剧院时说:“奢侈的建筑不仅有剧院的功能,它本身就再现了一个剧院,在演一出戏。”这出大戏属于城市:庞大的建筑有时超离了功能的意义,纯粹是一种炫耀――尼采说过,没有人带着自己的最佳艺术感觉去剧院,不论艺术家或观众。他们带什么呢?珠宝首饰、名牌时装、漂亮女友,以及对新生活和社会地位的确认,这是建筑对人的暗示甚至规定,

不过,哲学教授赵鑫珊的《建筑面前人人平等》告诉人们,实验性、先锋派作品,大多是首长工程、形象工程、献礼工程。一篇《城市:生活的艺术与艺术地生活》的文章表达了对大建筑的不满:“这个巨蛋的体积庞大、轮廓醒目,与北京的空间尺度、传统肌理、城市形态格格不入。”

《航站奇缘》中,汤姆・汉克斯扮演的角色因国家护照变成一张废纸,无限期地滞留在肯尼迪机场,在机场滞留的日子里,他如生活在一个小城市一样,吃住行通畅。这样的场景在现实中的确存在,在世界第九大客运机场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甚至拥有全世界第一个设在机场内的博物馆――“国立博物馆史基浦分馆,这里展出了许多荷兰17世纪大师级的作品,包括享誉世界的荷兰绘画大师伦勃朗1633年为妻子画的一幅肖像。这些名画的总价值高达数亿美元,它们被挂在一面玻璃墙后面,是为了防止画作受到飞机引擎的巨大震动而损坏。’'这是一个中国游客的描述。

一切都视乎你的态度:大建筑带来的迷宫般的眩晕,有人视为一种美学。有旅行作家这样描述抵达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的印象:“下飞机之后,进入航站才几步,我就被一块天花板下悬者的指示牌吸引住了。这是一个指明通往迎宾厅、出口和签转柜台的方向指示牌,鲜亮的黄色,长2米,高1米……让我感觉到自己正置身于另一种历史和另一类民族心态之中。”旅行家认为在这个可以买到郁金香种子的机场迷路是一种享受,因为迷路的过程领略的是一种文化。起码,本雅明就视迷路为一种艺术:“在一座城市中不辨方向,这说明不了什么。但在一座城市中使自己迷失,就像迷失在森林中,却需要训练。标牌和街名、路人、房顶、亭子或酒吧一定会同游逛者说话,就像森林里脚下踩得吱吱响的树枝,像麻雀的惊叫,像一块空地突然而至的宁静。巴黎教会了我这种迷路的艺术:它圆了我一个梦,这个梦在学校作业本污迹斑斑的纸页上的迷宫里早就露端倪了。”

但有时候,迷宫般的城市带来的不是美学,而是疲倦感和压抑:“地铁上的人几乎都不说话,西装领带,拎着公文包,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站在车厢里,拉着吊环,神色木然,或者干脆站着睡觉。放眼望去,整车厢都是从衣着到神情都类同的人,气氛沉默到压抑,连报站的语音系统都有气无力,一瞬间,错觉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是一段关于东京地铁的描写。

复杂的地铁线是一个现代化的迷宫。据说在纽约出行必备的是一张最新的纽约地铁图:纽约虽然是个老城市,每天都有新变化,如果手中没有一张地图,恐怕有时候会连地铁站都找不到。事实上,很多第一次到英国伦敦或美国纽约的人而言,地铁站的复杂网络简直如同一道数学题,如果你要在这些物价高企的城市生存,每天从郊区住所通往市中心的城市巨网会增加你得忧郁病的可能性。

正如不是每个人都适应大城市,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迷路的美学。有人说城市化进程与其说是在倡导理想生活环境,不如说是在破坏一种最本真的诗意的秩序。当城市快速扩张的时候,城市的迷宫便无处不在,但是否能带来本雅明的体验却没有人知道――一座又一座缺乏充分的环保和安全考虑的工厂、繁杂如同蛛网的立交桥、地铁和公交组合而成的巨大网络,渐渐占据了我们的城市。上班族在迷宫中不断转车,在庞大城市的交通网络昏昏欲睡,在城市的跋涉中变得厌倦工作起来,当“疏离、隔膜、烦躁不安又无路可去,越来越成为当代城市精神病的表征”成为上班族的领悟,这又如何谈及迷路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