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新课标下音乐课堂有机结合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新课标下音乐课堂有机结合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前奥尔夫教学法在深圳小学广泛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得到了相关教育机构的重视。深圳在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后已经在全区推广。但是在推广过程中我发现有些教师不能够把奥尔夫教学法和新课标新理念的音乐教学有机结合。这不禁让我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思考。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新课标新理念;音乐课堂;有机结合;思考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其特点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

奥尔夫教学法的创建者卡尔奥尔夫(1895-1982)是一位卓有成绩的德国作曲家,音乐作品在全世界经常上演。他同时也是位音乐教育改革先驱。他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教材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

(一)奥尔夫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其主要表现在:

1.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引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2.教学计划安排与单元设计有充分的弹性.即考虑学生接受消化的可能,又有一定的难度。3.教学中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习惯.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先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探索,尝试即兴敲打节奏。从而开始自己的音乐体验和学习。4. 教学活动不拘泥于成规,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触类旁通。

(二)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物质精神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创造性能力被视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主要标准。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课程中创造思维的培养体现在: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鼓励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采用发现法、研究法、解决问题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来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动机机,训练积极的思维习惯。2.重视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3.培养与发展直觉思维的能力。运用灵感与顿悟,快速解决思维问题。4.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个性品质。如:鼓励首创性、独创性、解除对错误的恐惧。鼓励幻想、猜想、假设等……

总之,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即“音乐是为孩子的,并且能唤起孩子的即兴和创造的潜在本能,并为孩子的自发需要而存在”。

二、对新课标新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的反思

新课标的性质主要有三个特征: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它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人文素养,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探究式学习,提倡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下面就列举几种现象:

(一)不合时宜的音画结合

合理的运用音乐美术学科的综合,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而且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审美能力,用它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二)创新的教学模式成了一种新的灌输式教学

有的音乐教学课件从头至尾排满了视听素材,甚至连教师的串讲词也已经事先录制,教师几乎不必讲解和示范,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就完成了授课任务。然而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恰恰不是教师所能预见到的。

(三)小组合作的形式是否有效

合作与协作,是二十一世纪现代人才基本素质要求之一,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在音乐学习中引入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是现代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四)失真的评价

“使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将学习的过程真正变成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特点。在这过程中,激励、赏识、尊重学生的教学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怎样与新课标下音乐课堂有机结合的思考

那么如何让奥尔夫教学法与新课标新理念的音乐课更好的结合呢?下面就列举三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训练节奏的直接方法――朗诵

音乐教育中节奏教学的目的,就是开发人的与生俱有的节奏感潜能,并且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将被动的本能变为更具有生动性和创造性的感知、反应和表现力,使之成为培养身心均衡发展、有较高素养与能力的适应现代生活的、有创造性的劳动者的重要教育手段。

(二)动作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般学校中的课程均以发展理性为主要目的,而发展体能的体育又无法弥补感性中感觉、感知、感悟和感情培养的需求,唯有音乐课可以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对其感性与理性,生理与心理进行综合平衡教育。

(三)图形谱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

有很多刚刚迈入讲堂的年轻教师可能都有一种感受,就是不知如何给小学生上欣赏课。有的教师把大学老师给我们讲课的方式直接套用到了学生身上,致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减弱并认为音乐和其他学科没有什么区别。

综上所诉,在新课改的春风吹拂下确实给音乐课堂带来了生机,然而请别忘记我们所做的一切的主体是学生。也就是说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一切为了学生”。

参考文献:

[1]杨举. 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认识[R]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部学员论文选登,

[2]芮琳娟. 反思新课程下的音乐课堂教学http:///images/uploadfiles/20070626105442.doc

[3]李妲娜,修海林,尹爱请.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