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谈中国高等教育要走民族化道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谈中国高等教育要走民族化道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民族化

论文摘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理论研究上对西方的过分依附、学术标准的西方化等现象,高等教育自身的民族特色逐渐消失。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要走民族化道路,以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民族特色,也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及在大学内开设关于本土知识课程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高等教育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境遇下各国高等教育采取的一种应对行动,它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特点是“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视野上突破国界与着眼于世界的开放性;在高等教育发展内容上注重各国经验和趋势的同一性或共同性;在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和水平上追求现代性和先进性”[1]。以国际化、全球化为背景,中国的高等教育不断向西方学习,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但在其中,有些地方我们没有把握好度,出现了问题,诸如学术理论研究上存在着对西方的过分依附、盲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外语热及出国热等等。这些现象表面看来很简单,但其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文化原因,正是这些现象可能构成危机,潜在地危害着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同时也正是这些现象,向我们真切地呈现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全球化、国际化进程中一步一步地“去民族化”的图景。

1.学术理论研究上的依附现象

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具有很强的依附性特点,表现为对西方尤其是对美国的依附。第一,在教育学的教学中,中国学者处于弱势地位。课程教学中规定的必读专著,大部分都是国外教育家的作品。实际上,中国有自己的教育家,他们关于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思考也是颇有见地的,但他们的教育学著作在我们的教学中却被忽视了。第二,在研究内容上,存在着明显的西方取向。近期我在上网查资料时,发现大多数学术论文都在研究别国的教育、向别国学习,而针对中国本土的研究很少。向别国学习是对的,但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导我们自己的教育实践,而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则更少。第三,在学术标准上,存在“标准美国化”的现象。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一个学术评价标准便是所发论文的刊物级别,级别越高;文章的层次就越高,刊物越权威,文章也就越有水平。那么,何为所谓的“权威”呢?在国人心理,那当然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刊物了,那才是真正的权威。中国的学者们为了能在“权威”刊物上发表文章,以显示自己的水平,便想方设法地迎合西方。这样,盲目追求西方的学术热点,采用西方盛行的研究方法,使自己与西方“零距离”,因为那就是标准。而中国自己的学术哪去了?中国学术的民族化特色哪去了?

2.“世界一流大学”现象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界,吵得最热的莫过于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了。“我们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中国的大学似乎都在喊这个口号。这种提法当然不错,但目前学术界对关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标准是什么、谁制定的标准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尚没有明确的结论,对它们的理解仍处于模糊含混的状态。这种理论上的不清导致了实践中的盲目。目前,有一些高校在建设过程中,一味地模仿美国的大学,以他们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美国大学里有什么,他们就要有什么;甚至还照搬美国大学的管理模式。现在国内已有几所大学在硬件设施及环境装备上超过了美国,那它就成了世界一流大学了吗?

3.考级热、出国热

在当前的中国大学里,有一个突出的现象,那就是考级热。考什么?考英语四、六级,而且现在不少学校将英语四、六级与学生的毕业或学位挂钩。在国内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对英语也严格把关。这样做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在学校里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英语的学习上,而对于专业课的投入则很少。另外,就是目前流行的出国热,大部分学生喜欢出国,以出国为荣,认为国外的花比中国的香、国外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大学也比中国强好几倍,校园里随处都可以听到同学们在讨论关于报考托福、GRE的事情。社会上英语培训班办得异常火爆,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英语的重要性。我们的母语呢,有谁还会关注我们母语的学习?在当前大学的课程里,除了中文系还能看到我们的国语,在其他的院系根本找不到她的影子,有些大学生外语说得比国语都好。

4.大学课程缺乏人文性

现今大学生群体中,还普遍存在着人文素养严重缺失这样一个问题,他们中有些人对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几乎是一无所知,仅知道自己的一点专业知识,我们的祖先早已被他们忘得一干二净。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外已经开始有很多学者、专家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予以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国际上建立了一批孔子学院(或教学点),而国内呢?作为知识研究中心的大学,有几个专门研究我们老祖宗的呢?我们的大学,有几个专门开设了“孔子学院”、专门研究儒学等文化传统的呢?

以上这些现象,在中国存在已经不是一二天的时间了。笔者认为,中国当前的强大背后有着深深的隐患或者说危机,这种隐患是根源性的,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必然就会爆发。

二、中国呼唤高等教育的民族化

针对上面的诸种现象,我们呼吁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化,找回自己,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这一方面是由民族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一个民族需要民族文化,需要高等教育为本民族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建设做贡献;另一方面则是由教育的本质及教育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高等教育本身自带有民族特色。

1.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存在的重要性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己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民族就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主要是同这个民族的人文文化有关,即同民族文化有关,而非同‘基因’有关。生物界靠‘基因’遗传而存在,并靠‘基因’变异而演化。人类社会靠‘文化’传承而存在,并靠‘文化’创新而发展。”[2]民族靠民族文化而存在,靠民族文化发展而进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3]“一个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的民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4]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就是得益于传统民族文化所给予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中全体成员的精神家园,“丢失民族文化,就是丢失民族精神,就会异化,就会虚空,就是丧失灵魂,就是丢失这个民族,就是自我埋葬。”[5]

过去中国落后,沦为别人的殖民地,被人压迫,自身文化被剥夺其存在的权利,现今,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已经强大了,已不再受人压迫,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民族,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我们应抛开文化自卑感,好好地珍惜这历史的积淀,尽可能防止自我殖民现象的出现。

2.高等教育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传播、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系统,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高等教育自身的民族文化特性决定的。

教育塑造文化,文化也影响着教育,影响着受教育的人。我们知道,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甚为密切,可以说“教育的本质是人与文化的双向建构机制。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其文化功能,是通过选择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等而促进文化和人的发展”[6]。因此从根本上说,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活动。通过高等教育,文化不仅仅是被传承、传播,更是被突破和创新。当然,文化发展的普遍性趋势也必定会在教育中得以反映。当代文化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各国、各民族愈来愈重视彼此间文化的相互交流,且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相应地,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域,便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高等教育根植于各自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带有民族文化特性,这是由教育的本质和特点所决定的。首先,教育的本质决定了高等教育本身自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性。“以人为本”乃教育之本,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并以人文精神为其价值取向,而人文精神的培养则需以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为其核心内容。其次,教育的多重性(政治性、经济性、阶级性、文化性等)也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自觉地与社会制度、民族利益、基本国情和民族精神的要求相一致。

“每一种形式的发展都必须从文化出发并找到它的最终意义。”[7]对于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我们自然也可以从文化出发并找到它的最终意义。高等教育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在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必定会带有所在民族文化的烙印,带有民族性、传统文化的特征。因此,高等教育自身受着民族文化的制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课程观、师生关系模式、研究风格和演变历程等。另外,在高校的建筑物、校训、校风、教师及学生的穿戴服饰等方面,民族特色也都会有所体现。可以说,不同文化传统下的高等教育活动具有整体上的独特性。如美国和中国就具有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高等教育的这种民族文化特性决定了我们在学习西方经验的时候,不能盲目地机械搬用,而应该考虑到各国不同的民族特点。美国高等教育学者马丁·特罗就曾经警告说:“我们有必要充分知道美国高等教育系统里有着特定历史的、结构性的特征。如果无视这种差异,就可能会犯把美国的特殊制度原封不动地移植到其他国家的系统这样的重大错误。美国的经验值得学习,但是很有限。同时,存在着从美国经验中的不适当结论中学到错误经验的危险性。”[8]

三、中国高等教育民族化进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等教育民族化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出现的另一种国际性趋势。所谓高等教育民族化指的是高等教育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时,在与外来文化碰撞、渗透、对接乃至调适交融的过程中,维护和弘扬本国、本民族、本校长期积淀的教育思想、理论、制度和规范等优良民族文化传统的过程[9]。“主旨是强调保持、保护并发扬本民族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即保持、保护并发扬本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延续下来的、构成现实高等教育成分的优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制度。它是一国一民族所特有的,构成该国该民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现实条件及发展前提。”[10]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要走民族化的道路,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可以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维度,也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它们从横、纵两方面交织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国际化要依赖于民族化而存在,民族化又借助于国际化而发展。加斯东·米亚拉雷等学者对此给出了精辟的分析:“一个教育系统只有当它牢牢地扎根于本地的、地区的和民族的环境中,才能以它的经验、思考能力尤其是以它的判断来丰富别国的遗产。然而,具体地确定各国教育系统的特性又得仰仗国际合作。因为可以明显地看到,各种教育活动方式和各种人员培训方式的进展,以及教育设施与课程计划对不断复杂的现代生活条件的适应,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地区、国家之间的交流。”[11]

国际化是潮流,我们不能违背它,但也不能在国际化中迷失了自我,丢了自己的东西。在我们努力向西方学习并试图融入他们的时候,也不妨看看他们都在干些什么,他们也在学习,也在国际化,但他们所理解的学习与我们所理解的学习之间的涵义却有所不同。发达国家的国际化,是主动地吸收其他国家高等教育、文化与科技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有效运行模式,并在这一过程中将自己的文化与教育模式推广到其他国家与地区。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则表现出为了改变落后而被动向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学习,造成高等教育的依附发展与文化接受式的自我殖民倾向。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美国的大学为什么会是“世界一流”的?那是因为美国独有的特质决定的,他们从来就不想亦步亦趋地跟在“世界”后面,而是始终努力寻找适合自己教育理想和国家情况的教育体制[12]。

办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大学不是让外国人来欣赏来品评的,而是为我们国家的建设服务的,是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服务的。鲁迅先生曾说过: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中国的高等教育不仅要把国外有用的东西拿来,而且还应成为高等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输出国,做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双向互动,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只要我们的高等教育能够有效推动国家的各项建设,促进社会各方面的更快发展,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是一流的。我们的高等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办出特色来,在学术研究上也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保持自己在理论研究上的独立性。

2.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我们先来谈一谈什么是质量。质量的概念来源于管理理论,其含义在各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生产领域中更为常见。198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Standardization—ISO)将质量定义为:“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13]实体包括产品、服务、活动、工程、组织和个人等有形实体与无形实体,其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周到性等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特性构成了质量的本质属性,有形实体与无形实体能够适应和满足顾客的需要就是具备了质量。这一生产领域的质量观同样也适合于高等教育领域。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个体成员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个体成员来说,它可以满足个体成长发展的需要,对于社会来说,它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求。个体与整个社会都需要教育,反过来,教育也必须满足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在现代社会里,高等教育与国家繁荣、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系日益密切,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受到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

根据质量概念的内涵与高等教育的特性,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可以将高等教育的质量理解为:高等教育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其质量衡量标准主要体现在其所提供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技术创新等方面,适应和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程度,满足的程度越高则表明其质量越高[14]。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不要总把精力放在如何模仿西方的高等教育上,不要总跟着别人跑,而应放在自身质量的提高上来,即努力搞好自己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基本任务,使高等教育真正成为社会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作为一种摆设、一个“象牙塔”。

3.大学中应加强本土知识课程的开设

所谓“本土知识”,是“由本土人民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可持续发展的治理基础和力量源泉”[15]。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就是一种民族性的知识。“知识是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本土知识传统构成了本土社会文化传统的核心,在本土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中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担任着使本土社会生活合法化的重要任务,也担任着本土人民的广泛意义的教化作用。本土知识的不断丧失或边缘化必然导致本土社会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的崩溃和传统生活方式的解体,从而为西方文化产品的趁势而入和本土人民‘心灵的殖民化’准备了空间。这就从根本上破坏了综合性发展的条件,使得本土社会的发展成为一种最终不可能实现的单纯经济或政治过程。”[16]

大学作为知识的中心,起着传播、传承和创新知识的作用,并且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对于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大学的课程对于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的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加强有关本土知识的课程开设,如民俗、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课程。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国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中国的千年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后继有人,不至于落下后继无人的凄惨局面。

参考文献:

[11][10]刘振天,杨雅文.现代化视野中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J].教育发展研究,2003,(2):48—51.

[2][3Ⅱ4][5]杨叔子.精辟的见解深刻的教诲——庆祝涂又光先生八十寿辰[J].高等教育研究,2006,(9):10—15.

[6]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32.

[7]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为国家教育局写的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8.

[8][日]天野郁夫.日本的大学改革——在美国化与市场化的中间[J].陈武元译.现代大学教育,2000,(9).

[9]余瑾.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在博弈中融合[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8).

[11]加斯东·米亚拉雷.世界教育史[M].张人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138.

[12]李猛.如何改革大学——对北京大学人事改革草案逻辑的几点研究[J].书城,2003,(8).

[13]刘广第.质量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

[14]杜娟,曾冬梅.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闭环系统初探[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1).

[15][16]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27.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