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汇率\利率变动对资金业务损益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汇率\利率变动对资金业务损益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预测汇率利率变化对调期交易损益的影响,必须全面深入了解交易背景、交易实质,选择反映交易实质的估值参数,以正确反映其公允价值;要持续跟踪重大交易定价条件的变化,适时对公允价值计量参数进行重检;应密切关注市场,特别是汇率、利率的走势,对重大交易的损益变化趋势及时做出判断。

关键词:公允价值;调期交易;汇率;利率;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3-0033-03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随着金融危机以来围绕“公允价值”的一系列争论告一段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使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国际准则最新发展动向亦肯定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但必须注意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 客观上确实加剧了损益的波动性。对于银行业而言,相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存贷款业务,汇率、利率变动资金产品特别是对重大资金交易损益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与之相对应,无论是在集团利润预算还是财务分析领域,较之传统意义上的存贷款业务,资金领域损益预测及分析的准确性都更具挑战性, 有时往往因为资金业务损益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利润预测难度,削弱了利润预算及预测的准确性及效力。本文以调期交易为例, 阐述如何从复杂的估值参数中抽象出其本质,从而当汇率、利率变化时能够对调期交易损益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为利润预测及经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一、调期交易实例

以某行叙做的调期交易为例。出于经营需要,某行与交易对手叙做调期交易,即期换入美元、换出人民币,远期(交易到期日)换回人民币、换出外币;自交易日至到期日定期(每个付息日)向交易对手支付美元利息(以LIBOR为基础计息)、收取人民币利息(以SHIBOR为基础计息。实际操作中,利息折算后以人民币轧差结算)。

该交易之合同本金、利率在交易之初即已确定,除利息结算日汇率不确定外, 交易成本在交易之初就已基本锁定,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其公允价值发生改变,形成估值损益,且该损益在各会计期间呈波动态势。

二、估值本质探究

(一)估值方法

1. 对即期头寸的估值方法为:即期价值=∑即期已交割头寸×估值日即期牌价。

2. 对远期头寸的估值方法为:远期价值=∑(远期未交割本金/(1+本金适用贴现率)本金剩余期限)×估值日即期牌价+∑(远期未交割利息/(1+各期利息适用贴现率)利息剩余期限)×估值日即期牌价。本金(或利息)适用的贴现率为估值日该币种本金(或利息)剩余期限的机会成本率,即美元LIBOR及人民币央票利率。

3. 损益影响=当期即期价值变动+当期远期价值变动+当期利息收付。

(二)估值本质

总体看,该交易既受外币与人民币利率影响,也受外币汇率影响,而且,即使利率、汇率都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 时间因素本身也会对该交易损益产生作用。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且不同时间内各因素发挥作用的力量对比亦不相同,因此,调期交易损益变化原因是较为复杂的。

为了在上述错综复杂的因素中抽象出最本质的要素,从而对该交易损益进行趋势判断和预测,首先必须深刻理解估值本质,即,公允价值计量本质。估值“估”的是什么?通俗的说,估值衡量的是与现在做同样一笔交易需要的定价条件相比, 原交易是亏了还是赚了。其本质是在估“重置成本”,即,用目前的市场状况去重新衡量既有交易在现在时点下的市场价值。

对于央行调期特定交易:(1)从汇率看,当远期头寸贴现至即期,即远期外币头寸轧差后为净空头,外币升值,对该交易损益不利;如果轧差后为多头,外币贬值,对交易损益产生有利影响。(2)从本外币利差(外币-人民币)看,利差扩大,意味着现在做同一笔交易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该交易重置成本变大,因此从这一角度看,原交易是“划算”的,所以估值盈利,反之,利差缩小, 意味着该交易机会成本变小,因此估值亏损。

三、 把握损益趋势分析及预测准确性的核心

根据前几年市场变化的实际情况, 若某银行调期交易规模平均400亿美元, 在2006~2008年汇率、利率波动大的市场环境下,两年损益波动能相差几十亿元人民币。此种情况下,要准确合理地计量公允价值, 并且能够对重大交易的损益趋势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 能够为利润预测及资产负债摆布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持, 以下三点缺一不可:

(一)必须要全面深入了解交易背景、交易实质,选择反映交易实质的估值参数, 才能正确反映其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尽管离不开主观判断,但绝非“简单估计”、“随意判断”, 不同的估值参数对损益的影响可能相去甚远,甚至大相径庭,必须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则来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国际市场叙做的标准资金交易而言, 该点的重要性尚不突出, 但对于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或流动性管理目的叙做的重大金融衍生品交易而言, 此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此类交易往往规模较大,而又政策性强,市场上很难找到同质同类的相近交易。在这种情况下,资金产品公允价值计量绝不能“就交易论交易”,必须要关注全行资产负债状况、 流动性状况的大背景,从而对交易实质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

以某行叙做的调期交易为例,早期该交易“形式上”人民币端以SHIBOR定价,美元端以LIBOR加10~30bp定价,经充分了解合同谈判背景,实质上该合同是分别以央票和LIBOR作为人民币及美元端利率定价为基准, 之所以在合同定价形式上选择SHIBOR,是监管机构希望借此推广SHIBOR成为人民币短期利率的定价基准, 而LIBOR基础上加10~30bp正是因为考虑到SHIBOR与央票的差异。 基于这一背景,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该交易应该以LIBOR和央票作为公允价值计量时的折现率。

(二)必须要持续跟踪重大交易定价条件的变化,了解背后的原因,适时对公允价值计量参数进行重检

需要说明的是, 在实践中容易在认识上产生误区,即:公允价值计量参数一经选用不能变更,如果变更,即被视为会计差错。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即使对同一交易,公允价值计量参数的选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要跟踪交易定价的变化,定期对计量参数进行重检, 才能更准确更合理地反映其公允价值。

仍以该行叙做的调期交易为例,2009年以前,上述调期合同实质上以LIBOR和央票收益率分别作为美元和人民币利率定价基准, 因此对未来美元和人民币现金流贴现时, 分别按LIBOR和央票收益率贴现, 再按照即期汇率折合人民币轧差确认损益。而2009年末, 央行关注到境内外汇贷款快速增长以及贷款收益水平,开始收紧商业银行调期、互存业务的有关政策,提高商业银行获取美元资金的成本,调期交易定价升至“LIBOR加若干bp”(加点水平较之前明显提高),并要求商业银行申请叙做调期交易须以贷款项目为依托。 上述定价条件上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央行外币信贷调控的倾向。

考虑到境内调期市场及拆借市场均难以筹措到同等规模长期、稳定的资金,调期交易成为重要的外币资金来源,尽管定价基准提高,但这种调整反映了当前美元市场流动性及资金拆借水平, 该交易仍属“公允”、“有序”交易。在此种情况下,应以最新报价水平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基准,即,人民币端折现率保持央票收益率不变, 美元端折现率由LIBOR调整为“LIBOR加若干bp”。

(三)必须要密切关注市场,特别是汇率、利率走势,对重大交易的损益变化趋势及时做出判断,才能更好地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仍以上述交易为例,在汇率、利率波动幅度比较大的市场环境下, 及时准确地预测其损益变化趋势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跳出”复杂的估值技术本身,从估值本质上去考量,将复杂的估值处理简单化,抽象出最本质的要素。

如前所述的估值方法,该交易受到汇率、利率、时间等多因素作用, 且不同时间内各因素发挥作用的“力量对比”亦不相同,因此,调期交易损益趋势预测较之存贷款更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抽象出其本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究其本质,央行调期交易是一种融资交易,当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趋于平稳时, 本外币利差就成为其融资成本中最核心的部分,当本外币利差扩大,意味着现在去做同样一笔交易,将付出更多的成本,因此从重置成本角度衡量原交易,估值盈利;反之,当本外币利差缩小,将出现估值亏损。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准确把握, 及时监控市场汇率、利率的变化,就可以对此类交易损益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发挥“预警”作用,使管理层对损益趋势“心中有数”,可以提前在资产负债摆布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有助于集团盈利目标的实现。

总之,资金业务特别是重大金融衍生品交易,在公允价值计量领域及损益预测领域都更具复杂性, 在可预见的未来, 伴随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速,汇率、利率变动造成的损益波动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需要在这一领域深入研究并给予持续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