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做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构建农村小学和谐校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做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构建农村小学和谐校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农村小学开始了新一轮学校布局的大调整,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几个问题。并从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园教育环境和校园发展环境三方面入手,讨论了如何做好农村小学布局的调整。

关键词: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和谐校园

面对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生源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农村小学开始了新一轮的撤并、调整。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一般采用就近合并的原则。即把几所学校的学生合并到条件比较好的学校里去。从总体上看,布局调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当前全社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构建农村小学和谐校园是每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

1 小学分布零散.学生上学不便。

在农村,由于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小学分布零散,服务半径太大,违背了就近入学的原则,给学生上下学带来了很多不便。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自己骑车上学,低年级的学生只能起早摸黑步行上学,有些学生上学单程就需要一小时。一旦遇到刮风下雨,学生上下学就只能由父母接送。乡村道路泥泞难走,这对父母和学生来说都很艰辛。

2 布局调整后.安全隐患增多。

在农村小学合并调整以后,教育规模扩大了,教师、学生人数增加了,但由于经费短缺,教学条件和后勤配套设施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

许多学校的校舍紧缺,每班人数都在70人以上,大大超过标准班人数,教室内人员拥挤,加上孩子活泼好动,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给孩子人身安全造成了隐患。

后勤配套设施跟不上,解决学生上学家远路遥的寄宿制就无从谈起。农村小学不具备寄宿条件,只能让离家太远不能走读的学生到附近的农家去寄宿,由此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学生分散居住,学校难以管理;农村治安条件的相对落后,学生人身安全缺乏基本保障;学校没有食堂,学生只能在学校附近简陋的饮食摊上就餐,营养、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地处偏僻,附近没有进餐的地方,一遇刮风下雨,走读的学生只能靠方便面充饥.生活十分艰苦。以上种种问题,给学校管理增加了很大压力。

3 教育成本上扬。农民负担加重。

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优质教育资源、减轻农民负担。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布局调整以后,农民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所加重。因为他们除交学杂费以外,还要为上学的子女解决交通和食宿问题,而交通和食宿两项费用加在一起,每月最低得100多元(车费每月30元、午餐每月70多元),如果孩子住宿的话,费用还要增加.尤其是对一些有两个孩子上学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因此,从宏观方面来说,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之后.原来村小改造、维修的费用没有了,村级和政府付出的教育经费减少了,但这种下降的成本不是消失了,而是转嫁到了农民的身上,使得农民子女的教育成本增加了。这种负面影响正在逐渐显露出来。

二、做好小学布局调整,构建农村小学和谐校园

在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面对上述种种问题,进一步做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构建农村小学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当地政府部门要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有相应的政策保证,妥善解决调整过程中的学校规划布局、土地、校产等具体问题,要结合实际、认真调研,制定合理的布局调整方案。

和谐的校园环境舒适优雅、安全卫生,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因此,在撤并调整时尽可能地保留建校历史较长、原有规模较大、教育水平较高、教学质量较好、有一定社会声誉、能为师生提供舒心惬意的工作学习环境的学校。在实际操作时,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条件适宜的地方,服务半径可以大一点,服务人口则可以多一点;条件不具备的地方,服务半径可以小一点,服务人口可以少一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寄宿,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以就近入学为宜。为解决教育效益规模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保留教学点,进行复式教学等。

2 做好思想工作.家庭学校社会互相配合,构建和谐的校园教育环境。

思想疏通是平稳调整的关键。家庭、学校、社会三环相扣,构成一条教育链,任何一环衔接不好,这条链子都会断裂。因此,在调整小学布局时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当地的干部、群众、家长、学生和学校管理者的思想工作,把道理讲清、讲透,让他们懂得调整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综合效益的要求,只有让全体人员形成以上共识,才能使其由排斥调整走向支持调整。

家长工作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办好家长学校,二是开好家长会,三是做好家访。政府和学校的领导需做好全体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帮助新调入的教师减少调整的失落感,安心工作,同时加强原学校教师的紧迫感,消除优越感,促使其更加努力工作。最重要的是应让两个集体融为一体,在相互理解、协作的基础上,共同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争取社会支持主要是争取社会团体、单位、个人对学校教育的支持,比如争取对学校的资金投人,结对帮助困难学生,请知名人士到学校讲学,以及争取相关单位协助学校的教育活动和对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进行整治,等等。

3.加强管理,超前规划,构建和谐的校园发展环境。

在布局调整进程中,如果学校暂时不具备寄宿条件的情况,为保证学生人身安全、饮食安全,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对于提供学生寄宿的农户.派出所要加强租屋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对提供饮食服务的人员,有关部门要加强卫生管理,让从业人员提供卫生证、健康证等相关证件,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

学校布局调整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应从教育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围绕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做到改造一所.达152标一所,保证10年乃至20年不落后。在撤并学校时,不仅要考虑选择交通便捷的校址,而且要考虑后勤设施和发展空间。要努力克服布局调整中基础建设的随意性、盲目性,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投资。

学校要紧密结合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合理设置班额(小学每班不超45人),减轻教师负担;合理制定教职工编制标准,优化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佳的效益,既要避免因学校规模小、数量多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叉要避免因学校合并规模变大带来的一些不必要的经济、安全或教师超编等负担。

学校布局的调整,不但是改造薄弱学校的需要.而且是优化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品位。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是一件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和好事,我们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积极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努力改造薄弱学校,构建和谐的农村小学校园,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