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霍尔顿的同一性危机与顿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霍尔顿的同一性危机与顿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运用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及同一性危机的研究方法,对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在青少年阶段表现出的同一性危机进行深入分析,详细阐述其危机产生的原因及霍尔顿如何在一个冷漠污秽、充满伪善、缺少沟通的异化的成人世界中追求纯真,实现顿悟,化解危机,重获新生的曲折过程。

关键词: 霍尔顿 同一性危机 顿悟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生突变的青春期。为了跨过充满困惑的青春期,他使出浑身解数,在追寻人与人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自我认同的过程中,经历了严重的同一性危机。幸运的是,主人公在妹妹菲苾的童真世界里找到了真爱,实现了顿悟,走出了危机。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定义为“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一种从信赖的人那里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在青春期,个体学会应付生活的各种策略,并承担正常的社会角色。如果同一性发展失败,个体就会产生角色混乱,即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生活环境的角色,或角色不稳定。

在小说中,导致主人公出现同一性危机的原因之一是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交流并不仅仅指普通的日常对话,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沟通和理解。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但人们却时常缺乏有效的交流和理解。

主人公生长于家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可是他的父母只关心孩子的物质需要,忽视了与孩子的真诚交流。他们从没和孩子平等地谈心,也没把孩子当成与自己有平等人格的人。由于长期缺少交流,他和父母产生了严重隔阂。即便如此,霍尔顿仍然极度渴望和别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理解。离开潘西中学前,他找历史老师斯宾塞先生告别。在交谈中,霍尔顿只是机械地回答了老先生的提问。他发现斯宾塞先生根本就没心思听自己的诉说,也无法理解自己的困惑,因此,他们之间的交流显得苍白无趣,这使霍尔顿失望至极。另一幕发生在去纽约的火车上,霍尔顿遇到了同学欧纳斯特的母亲。在与她的交流中,霍尔顿发现这位母亲非常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因为她的善解人意,霍尔顿一路上和她聊得非常投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交谈中,霍尔顿一直在撒谎、圆谎。这样的交流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在这个虚情假意的社会,因为没有人相信自己的话,霍尔顿总是在说谎骗人。他甚至公开承认自己是世界上最会撒谎的人。在霍尔顿心目中,好友琴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在纽约游荡的几天里,他总想着跟琴谈心,可是始终没有勇气拨通琴的电话。这便是霍尔顿长期缺少交流导致的沟通障碍。

埃里克森认为在社会丛林中的个体要是缺少同一性,就没有活着的感觉。①作为社会一分子,青少年必定要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子,扮演正常的社会角色。这是个体必须经历的成长过程。

霍尔顿的同一性危机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不能接受这个异化的社会和伪善的人性。他不但不赞同功利性极强的学校教育,而且强烈鄙视学校里的虚假伪善和知识分子式的矫饰。因此,心怀纯真和美好的他无法在学校里专心学习。选择离开学校意味着他否认了自己的学生角色。离开学校后,他发现了更多的社会丑陋面,感受到了成人世界的堕落和冷漠。同时,他又对纯真的童年有着无限的眷恋和不舍。于是,他萌发了一个念头。“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②霍尔顿想做一个麦田守望者,保护儿童的纯真,使其免受成人世界的玷污。这是他追寻自我同一性迈出的第一步。可是,他的这个愿望很快被强大的成人世界吞噬。他也因此遭遇了同一性混乱。此时的霍尔顿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惘地徘徊,不知何去何从。他曾表现得像个伪君子,可还是无法适应社会。困惑和无助使他变得更加焦虑,而对于自己的社会定位更是一片迷惘。所以,当霍尔顿在纽约城游荡时,他的自我已经渐渐迷失在这个浮华、空虚、冷漠的世界里。

在一片精神荒原里追寻纯真和自我同一性是一个相当艰难的历程。虽然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冷漠,甚至还有敌意,霍尔顿仍然坚信自己能够找到那片充满真爱的纯净之地和自我的身份认同。

最初,霍尔顿努力在成人世界里寻找纯真和自我同一性。在中央公园站的一家三明治店里吃早餐时,他遇到了两位修女。在霍尔顿的眼里,她们就像天使一般,如此纯洁、简单而又虔诚。她们没有被拜物主义的洪流淹没,一边过着简朴的生活,享受着内心的那份宁静,一边将自己的一生无偿地献给了慈善事业。她们很自然地赢得了霍尔顿的尊重,因为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纯真和博爱是霍尔顿最珍惜的东西。

然而,霍尔顿遭遇的大多数人和这两位修女截然不同。哥哥D.B.和琴师欧尼为了追求物质享受,牺牲了自己的才华。霍尔顿认为他们根本不懂艺术的本质,而他们对金钱的渴望已经代替了对艺术的热爱。在霍尔顿眼里,意义重大的圣诞节已经被无情地商业化了。在无线电城庆祝圣诞的人们期待仪式早早结束,那样他们就可以抽根烟了。处在绝望边缘的霍尔顿最后决定向他一贯尊重的安多里尼先生求助。不幸的是,安多里尼先生只是一味地向他灌输利己主义信条,对自己学生的情绪困境并不在意。当霍尔顿已经无法集中精神,开始厌倦犯困时,安多里尼先生仍然滔滔不绝,专注于说教,丝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更有甚者,当霍尔顿发现自己敬重的老师可能是个同性恋时,他断定自己无法在成人世界里找到纯真和自我同一性。

虽然霍尔顿与其他人的沟通屡屡碰壁,但他的不懈追寻在妹妹菲苾那里得到了回报。最终他在妹妹菲苾的童真世界里找到了真爱,获得了莫大的安慰。霍尔顿总想着和菲苾聊聊天,因为只有她能够真正理解自己。虽然菲苾年纪不大,可她能够理解哥哥的心情。在哥哥有困难的时候,时刻陪伴其左右。在霍尔顿的心目中,菲苾是个机灵、纯真、善解人意的小天使。她如同一盏在充满虚伪和肮脏的深海中的灯塔,时时刻刻为霍尔顿指明方向。菲苾了解霍尔顿面临的困境后,就像一剂药方成功地治愈了霍尔顿的精神创伤。当菲苾将自己过圣诞节的钱全部给霍尔顿时,霍尔顿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当菲苾得知霍尔顿要离家出走时,她拖着箱子决定和霍尔顿一起去西部。在菲苾的感化下,霍尔顿终于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念头,重新回到现实中来。因为他内心的隔离感被这一充满关爱的行为彻底打破了。

顿悟本是宗教术语,后来成为现代小说的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通常在故事结尾,主人公豁然开朗,看清自己的窘境或危机,并从中悟出人生的本质。这一人物觉醒的关键时刻就是现代主义大师詹姆斯·乔伊斯所称的精神顿悟。精神顿悟的实现需要外部客观对应物的刺激与配合,即通过某种情境或某些事件唤起人物的觉醒,认识到自己应该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霍尔顿·考菲尔德在经历了四次精神顿悟后,终于茅塞顿开,幡然醒悟,重获新生。

霍尔顿的第一次精神顿悟发生在他非常熟悉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他一直认为博物馆里最好的一点就是任何东西都待在原地不动;那些蜡像从来都不改变模样。可当他来到博物馆门口时,他再也不愿意进去,他突然认识到所有人,包括他和妹妹菲苾都在发生变化。他已不再是上次走进博物馆的那个霍尔顿了。世间万物无时无刻都在改变,而他发现自己永远都不可能再回到纯真的童年世界去了。主人公的第二次精神顿悟发生在安多里尼先生家。和安多里尼先生结束谈话后,霍尔顿躺在长榻上睡着了。但是,不久他突然惊醒了,发现安多里尼先生正坐在长榻旁边的地板上,在黑暗中抚摸着或者轻拍着自己的脑袋。惊慌失措的霍尔顿判定安多里尼先生是个同性恋。他意识到自己最敬重的老师并不完美,反而对成人世界的态度变得宽容起来。虽然霍尔顿一心想做一个纯真守望者,可是儿童世界的纯洁不断遭到污秽的成人世界的侵扰。在菲苾学校的墙上发现“×你”两个字后,霍尔顿在博物馆里再次遭遇同样的污秽语。此时,他认识到自己永远找不到一个舒服、宁静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地方并不存在。在这第三次精神顿悟中,霍尔顿不仅认识到没有人能够把世上所有污点都擦掉,还意识到自己再也没有能力担当守望者这个角色去守护那片纯净之地,拯救处于危险边缘的孩子。这是霍尔顿成长历程中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顿悟。虽然霍尔顿依然珍惜纯真和美好的事物,却再不能忽略污秽的普遍存在了。霍尔顿的最后一次精神顿悟发生在他看着菲苾骑旋转木马的时候。他虽然害怕妹妹从马上掉下来,但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他觉得孩子们的问题是,如果他们想伸手去攥金圈儿,你就得让他们攥去,最好什么也别说;他们要是摔下来,就让他们摔下来好了,不用拦阻他们。这次精神顿悟使霍尔顿意识到孩子们要真正长大成熟,必须经历许多考验,依靠自己解决各种困难。最终,深陷同一性危机的霍尔顿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社会现实。在看妹妹菲苾骑旋转木马时,霍尔顿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他不但接受了生活中的快乐与悲伤,美好与丑陋,而且接受了社会早已赋予他的角色,摆脱了一直困扰着他的同一性危机。

在苦苦追寻与外界的沟通,经历自身的同一性危机,并获得终极顿悟后,霍尔顿虽然病倒了,住进了精神医院,但事实上他已经获得新生,并且渐渐地成长、成熟。现在,他可以坦然面对社会,接受现实。

注释:

①Erikson,Erik H.,Identity:Youth and Crisis[M].New York:Norton, 1968:130.

②J.D.塞林格著.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5:229.

参考文献:

[1]Erikson,Erik H.,Identity:Youth and Crisis[M].New York:Norton,1968.

[2]JACK SALZMAN,ed.,New Essays on The Catcher in the Rye[C].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1.

[3]J.D.塞林格著.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5.

[4]保罗·亚历山大著.孙仲旭译.塞林格传[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9.

[5]李征戎.逃逸与反叛——评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J].外国文学研究,1997,3:120-121.

本论文为湖州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成果,项目名称:心理社会学角度下霍尔顿·考菲尔德的同一性危机研究,项目代码:KX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