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闻杂志人物报道的视觉叙事结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闻杂志人物报道的视觉叙事结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闻杂志人物报道运用视觉叙事结构的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景观社会和社会场域构建的日趋成熟,新闻业的竞争也进入以符号为实质的感官媒体竞争时代。

对以视觉竞争为主的新闻杂志而言,人物报道作为传统视觉媒体新闻报道中的一种常见体裁,是最适合运用叙事技巧进行意义传播和话语构建的深度报道类型。将视觉叙事结构引入人物报道的研究与应用视野,具有以下三方面的背景:

1.新的新闻传播理论和技术革新给人物报道带来全新挑战。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体在吸引受众注意力和进行议程设置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大的便利和可操作空间,抓住受众的眼球就在某种意义上抓住了受众的心。然而,这对不同种类的媒体而言并不是均等的。对于新闻杂志而言,传统的视觉竞争优势正在被综合感官媒体的多重优势取代,这些优势包括感官种类的增加、传播技术的革新、内容生产制作和媒体管理的革新、受众心理和注意力掌控等。在以视听结合为主的新时代符号竞争中,视觉媒体单纯的文字和图像无法实现视听合一的有效感官传播,因而从受众选择心理和符号竞争的角度来看也处于天然弱势。与此同时,随着媒体融合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视觉媒体也面临着融合发展的巨大契机,如何把握理论创新和技术革新带来的机遇,是摆在视觉媒体人物报道面前的一大难题。

2.人物报道在新闻报道的话语建构和意义消解过程中面临挑战。新闻报道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其实质和目的是意义传达和话语建构。传者和受众之问的信息传递不是简单的一次编码和解码过程,而是伴随着不断编码和不断解码的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受者的编解码能力、信道的畅通程度与特点、噪声和杂质的数量与影响力,都会对传播效果造成影响,甚至没有被编码的信息可能被解码,被编码的信息也可能无法被解码。因此,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意义面临着被消解的风险。意义的消解和不完整性影响着话语建构的完整性与稳定性。无法建构话语的新闻报道是无法进行传播、说服和议程设置的,至少不能成功地进行。对于以视觉传播为主的人物报道而言,单一传播介质所能承载的信息类型和内容比综合感官媒体有更强的限制性,信息编解码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模糊和消解也更加严重,从受众角度来看,解码的难度与误读的可能性也更大。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意义传播和话语建构,是新闻杂志人物报道必须解决的问题。

3.人物报道在新闻叙事、公共领域与内向传播中面临挑战。新闻媒体是拟态环境中的公共领域。拟态环境由新闻媒体构建,新闻媒体也处于自身和其他媒体构筑的拟态环境之中。在这个公共领域中,新闻叙事即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信息传播给特定的受众。每一个受众都“依故事而生,并且生活在故事所形成的世界中”。新闻叙事的效果如何,既取决于传受者之间的信道情况和故事本身,也取决于受众自身的解码能力。从刻板印象的角度出发,传受者之间的编码和解码是多头并举的,并不是一个回合的简单较量。在传者进行信息加工和编码的过程中,内向传播决定了其对信息的选取和加工方式与内容,即便在信息全部真实的前提下,被编码进行传输的信息也只是被内向传播选择的真实部分。到达受众的故事并不是立刻被解码的,它在经过传者的编码之后,可能还经过了噪声的编码和媒介的编码,在到达受众后,受众也可以先进行编码,再进行解码(或者同时进行),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用“有色眼镜”进行观察。基于新闻叙事和内向传播的特殊关系,以及内向传播在新闻报道效果中极易被忽视的影响,在感官媒体竞争过程中,作为视觉媒体的新闻杂志面临着新闻叙事、公共领域和内向传播的严峻挑战。人物报道能不能把故事讲好,如何在公共领域中传播故事,故事怎样顺应和利用传受者各自的内向传播系统发挥效果,成为制约新闻杂志人物报道传播效果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新闻杂志人物报道视觉叙事结构的主要构成要素

运用视觉传播构建叙事逻辑和结构,是新闻杂志进行人物报道最常用也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视觉叙事结构的构建包括视觉元素、视觉力学、视觉美学和视觉逻辑与修辞。

1.视觉元素。视觉元素是人物报道进行叙事的基础和主要构成,也是视觉传播的主要作用对象。视觉元素由视觉媒体所呈现的一切直观可见的元素构成,包括文字、图像(图画、漫画、图示、照片、图表)、图文组合、图像性文字、文字性图像、图标、色彩、留白等。

文字是人物报道进行叙事的主要载体,通过印刷文字将新闻人物和传者想要编码的意义注入其中,传达给受者。受者通过纸面上的文字与传者和新闻人物进行沟通,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信息重构传者的话语和意义并反馈给自己的内向传播系统进行选择,做出注意、阅读、记忆和反馈。图像是对文字意义和视觉效果的必要补允,通过色彩的视觉吸引力和图像叙事修辞表达文字不能表达或不便表达的意义,增强说服效果。图文组合构成相对完整的视觉叙事逻辑,从结构、语义、隐喻等方面建构叙事的内容和意义。图像性文字和文字性图像是图文组合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各自不同的侧重表达不同的意义。图标是视觉媒体人物报道的标识符号,包括媒体图标、栏目图标、页码图标、标题图标等。色彩通过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心理进行叙事,影响人的感官和思维判断。留白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版面整体的视觉美感,适度留白和控制问距呵以缓解读者的紧张与不适感,增加想象空间,缓解阅读疲劳。印刷效果的精美与清晰程度关系到受众注意力被吸引的程度和意义表达是否清晰。

2.视觉力学。视觉力学是视觉传播中图文的力学表达方式。文字力学的实质是文字的意义指示性,或者称为语义。属于语言修辞的研究范畴。纯粹意义上的视觉力学,是图像的力学表达方式,包括作用方向、画框磁力与质量吸引、屏幕重力分布、矢量四个方面。

图像的作用方向指的是图像吸引受众注意力的走向,一般来说横画面往仆带来安静平和的感觉,竖画面则是高贵典雅的象征。画框磁力指的是图像的边界线条所构成的封闭空间对图像表达张力的约束。当图像主体在画框中占据中心的、大篇幅的比重时,画框磁力较强,图像主体质量大,对受众注意的吸引力强;当图像主体在画框中处于边缘的、较小篇幅的比重时,画框磁力较弱,图像主体边界小清晰,质量小,对受众注意的吸引力弱。屏幕重力分布是指在图像中,表现主体的重力(或称为重要性、吸引力)大于其他表现对象,当主于屏幕的重力中心点时,重力最平衡,视觉最稳定,表现主体最容易得到突出;当丁屏幕的其他位置时,由于主体的重力大于其他表现对象,就会出现画而重力失衡,往往通过设置其他道具进行画面重力平衡,如添加次要表现对象、文字、图标等。矢量是通过眼神、光线、动作、手势、物体排列组合等方式在画面中形成的特定方向性线条,矢量的方向往往即是叙事主体所在的方向。

3.视觉美学。视觉美学是视觉传播元素之间相互配合所构成意义的美学表达,由画幅容量、景别与景深、形象完型构成。

画幅容量表现为视觉形象的整体篇幅大小、视觉传播主体形象的篇幅大小以及主题形象和其他形象、无用形象的比例关系。画幅容量决定传播内容的形象、位置并具有对传播内容重要性的隐喻和暗示。景别分为前景(近景)、中景和背景(远景),叙事主体所处的不同景别和景深往往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形象完型是格式塔心理学在视觉叙事中的延伸应用。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倾向于从整体上感知事物,而且他们不仅有这种把握整体的能力,同时更有着对事物进行“格式塔化”处理的天然倾向。这种倾向就是:补足未完成的图样,在杂乱的环境中找出想要的图样。格式塔心理学对人物报道叙事结构的启发在于,人物报道是不可能穷尽报道对象的一生和全部细节的,对典型特征的抓取和再现,可以使受众自行补足其他场景,也即形象完型。

4.视觉逻辑与修辞。视觉逻辑与修辞是视觉叙事结构的诸要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特定语义、意义和隐喻的表达模式。视觉逻辑包括判断、指令、陈述和象征。视觉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夸张、对比、排比等。

视觉判断是指视觉叙事所传递给受众的信息能够被受众进行快速解码和意义重构并进行价值判断。视觉指令指视觉叙事所传递的信息并非直接提供给受众是非对错的判断,而是引导受众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寻求检验、得出结论。视觉陈述是指视觉叙事所传递的信息并不包含价值和是非判断,只是单纯传递信息、陈述现象。视觉象征是指视觉叙事运用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表达符号进行叙事和信息传递,给受众提供特定的象征性的表达。

比喻是视觉叙事中的常用修辞,指通过视觉元素的组合将某一表现主体比喻为受众所熟知的某一形象,通过相似性联想表达隐含的意义。比拟是通过视觉元素对人与物或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融合。夸张即运用夸大的令人震惊或令人难以置信的元素表现充满戏剧冲突和矛盾的叙事内容,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比即通过表现主体与其他表现对象之间的对比,突出表现主体,深化和强调意义。排比是通过一系列具有相关性的叙事片段同时呈现,增加视觉说服的气势和可信度。

综上,在新闻杂志的人物报道中,完整的视觉叙事结构是由视觉叙事元素、视觉力学、视觉美学和视觉逻辑与修辞共同构成的视觉叙事系统。这个系统的各个部分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才能确保视觉叙事结构有效运转,确保人物报道叙事的吸引力与控制力。

总之,面对传播技术和内容革命的到来,作为以视觉传播为主要优势和活动点的传统新闻杂志,运用适合读图时代受众心理需求和阅渎兴趣的创新编辑理论和实践操作技巧进行人物报道的采编加工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