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56例临床效果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56例临床效果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骨转移癌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56例骨转移癌采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病灶,并行骨扫描(ECT)检查,设对照组46例,予单纯放疗或药物治疗。结果 56例观察组患者中,疼痛减轻者总有效率94.6% ,经ECT检查影像示有效58.9%,对照组止痛总有效73.9%,影像示有效32.6%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治疗联合唑来膦酸的止痛疗效显著,并可改善骨转移癌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唑来膦酸; 放射治疗; 骨转移癌

骨转移是晚期肿瘤的常见病症,包括骨疼痛、病理性骨折、骨髓压迫、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本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骨转移癌患者125例,其中经ECT(同位素骨扫描)检查或MRI(核磁共振)检查确诊,行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病例共有56例,现将该组病例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放疗组共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23~82岁,中位年龄56.3岁。所有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痛,经ECT骨扫描或MRI检查确诊,原发病灶均经病理证实。原发肿瘤分布:肺癌14例,乳腺癌19例,鼻咽癌11例,食道癌3例,前列腺癌5例,其他肿瘤4例,以上病例均在骨转移灶处设野放疗并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同时设对照组46例,为同期骨转移病例,按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及其他方法治疗(包括单纯放疗)。

1.2 治疗方法 该56例骨转移病例均直线加速器给予体外照射,照射方式为200~300 cGy/次,5次/周治疗,总剂量为30 Gy左右。唑来膦酸以放疗前1天计, 第1天、第31天、第61天各4 mg, 每次30 min内静滴完毕。对照组46例,骨转移癌局部放射治疗同观察组。两组在放疗结束时及完成放疗后3个月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1.3.1 经治疗后骨痛缓解的评定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目测模拟法(VAS),结合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治疗前及治疗中每日进行评定,“0”级为无痛,“1~3”级为轻度疼痛,“4~6”级为中度疼痛,“7~10”级为重度疼痛。

1.3.2 止痛疗效评价 疼痛减轻:显著≥2个级差,有效≥1个级差,无效为<1个级差。止痛效果评价由3位主治医师以上判断后,取两位以上结果确定。

1.3.3 病灶修复评价 对放疗前后的病例行ECT或MRI复查,对比病灶浓聚情况,如病灶好转显示浓聚面积缩小或变淡。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分析均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组间均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各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止痛效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2.9%(52/56),对照组为71.7%(33/46),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止痛起效时间最快为12 h。见表1。

2.2 病灶修复 观察组经放疗前后ECT或MRI检查结果对比,病灶浓聚变淡或缩小者为有效,有效率为58.9%(33/56),对照组有效率32.6%(15/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新转移灶 观察组放疗后3个月,3例(6.2%)发现新的骨转移灶。对照组中有13例(28.5%)发现新的骨转移病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转移出现较明显的骨痛,是癌症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细胞通过血行转移至骨内,骨内肿瘤增大,压迫周围骨质引起骨破坏,使骨膜伸展、释放多种致痛物质以及使周围肌肉紧张而导致临床表现以骨痛为主,并有功能障碍,甚至骨折、瘫痪[1]。放疗是治疗骨转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作用包括缓解骨痛,减少病理性骨折危险,促进病理性骨折愈合,控制或稳定骨转移病灶的进展恶化。放射治疗骨转移的机制在于其直接的抗肿瘤效应和抑制骨转移相关的破骨细胞活性[2],唑来膦酸为第3代双膦酸盐类药物,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诱导凋亡及阻断破骨细胞对矿化物的吸收,抑制肿瘤诱导的刺激因子对破骨细胞活性的刺激和骨钙的吸收[3]。临床研究发现联合放疗和双膦酸盐唑来膦酸在治疗骨转移性疼痛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比单独应用放疗或唑来膦酸更有效,唑来膦酸可能与放疗有协同效应,对放疗的直接抗肿瘤效应有增敏作用,从而提高了骨转移治疗效果[4]。本组资料表明,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总有效率92.9% ,而对照组为71.7% ,观察组止痛疗效优于对照组。本研究还从影像方面进一步证实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后病灶浓聚变淡或缩小,较客观地反映治疗效果。唑来膦酸通过抑制骨重吸收,对骨转移癌患者的骨代谢产生有利的效果,是至今抗骨吸收能力最强的双膦酸盐药物之一。骨转移癌还有一个最大的危害是病灶再转移扩散的问题,本研究观察组放疗后3个月,3例(5.8%)发现新的骨转移灶,对照组中有13例(28.5%)发现新的骨转移病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应有帮助,两者结合能有效控制骨痛发生和新的骨转移病灶的出现。

参 考 文 献

[1] 张洋,王巍.骨转移癌放射治疗1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5,12(7):1702.

[2] Michael Goblirsch,Christine Lynch,Wendy Mathews,et al.Radiation treatment decreases bone cancer pain through directeffect on tumor cells[J].Radiat Res,2005,164:400-408.

[3] 王凤桐.90例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1,4(12):227.

[4] Berenson JR,Rosen LS,Hcwell A,et al.The use of zoledronic acid reduces skeletal related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osteolytic metastases[J].Cancer,2001,91(7):1191-1200.

(收稿日期:201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