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彩色填图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形态学科,是医学生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基础。其名词术语众多、内容繁杂枯燥并且难记,有不少学生反映解剖学难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彩色填图的方法,将教材中黑白的图片变成彩色,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在就来谈谈我的感受。
一、彩色填图的优势
1.利用图片培养兴趣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并对所学的知识也能牢固掌握。解剖学属于形态学科,描述性语言偏多,内容繁多,对中专一年级的护生来说,学习起来往往较为费劲,并且感到枯燥乏味的同时还常常会遗忘。因此,如何让学生能有较强的兴趣来学习解剖,是学好本门课课程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理解性地去记忆解剖结构名词,在此类学生中有一共同的特点,她们在记忆过程中是结合图片记的。这说明一点,学生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效果可以达到最佳。但是很多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只记文字不看图片,书本上的图片常常是忽略的,而教师在教学过程所运用的多媒体彩色图片与课本的黑白图片还是存在较大差别的。学生也会反映,上课时课件中的图片看得懂,但书本的图片无法辨认。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效率较高的学生能利用彩色铅笔,参考课件上的图片配色,将课本上的黑白图片涂成彩色,以便于自己在课后以图配文复习知识。这表明,学生对美丽的彩色教材还是比较偏爱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将课本中的黑白图涂成彩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还能让学生慢慢学会以图配文的方式来学习解剖结构,这样更利于记忆,记忆过程更具有较大的优势,将理论文字转变成彩色图片来记忆,更利于学生对名词的理解性掌握。培养她们学习解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提高学生的医学逻辑思维能力
熟练地掌握解剖学知识,并和美学有效结合,培养护生的识美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她们的医学逻辑思维能力。传统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将现成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很难有机会自己去通过图片理解解剖学理论文字。图文结合是要求学生根据图片,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将所看到的文字逐一在图片中通过色彩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巩固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增强知识点间的纵横联系,扩大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医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应该注意的问题
1.慎重选择图片
把彩色填图引入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的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黑白教材,而是一页页自己创作的彩色插图。此时的图片应当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来有选择性地选取课本相关插图,制作于多媒体课件中,并着色。这样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教材中图片哪些部位还需要涂色,颜色的选取也较为方便,而不会过多地将时间浪费在色彩的选择和重要结构部位的选取。这样一来,学生尝试着将黑白的图片着色成亮丽的彩色图片,不仅获取成就感,还不断地从彩色填图中获得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随着学生掌握的解剖学知识增多,可以选择较难的图片,比如,涵盖多个解剖学重要结构的图片,例如“眼球”,学生在上色时需要知晓眼球的组成,还需将眼球壁的三层结构逐一区分,这样的图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树立起学习解剖学的整体观。
2.合理控制病例教学的时间
解剖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授解剖学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满足学生学习其他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的要求。彩色填图虽然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往往会将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放在图色上,对教师的讲解一听而过,错失了重点知识的讲解,这样会造成解剖学知识不足,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将色彩先小部分标记,而在课后复习过程中将图片加以完善。这样不仅节约了填图的时间,还增加了学生复习解剖学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课后学习效率。
在解剖学教学中融入彩色填图,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解剖学知识,同时提高学生医学逻辑思维能力。但是解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授解剖学知识,教师在运用彩色填图时,应根据教学目的,不同的阶段选择各种简单复杂的图片,在教学过程中时注意学生填图的时间,提高学生的课堂及课后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张进,贺振泉.关于解剖学多媒体教学中图片的使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