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落实任务设计“五突出” 提高任务驱动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落实任务设计“五突出” 提高任务驱动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关键是任务设计方面必须突出其目标性、可操作性、趣味性、层次性和情境性。

【关键词】任务驱动;任务设计

“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多年来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效果显著的教育教学模式,其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要做到科学、合适,有的放矢,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驱动”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那么,如何设计科学、合适的“任务”呢?我认为“任务”设计必须要重点突出以下五个方面:

一、突出目标性

信息技术课总要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以任务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以这个目标为任务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设计的任务才能有的放矢。如讲《在网页中插入图片》一课时,设计“插入图片―调整图片”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需要,而设计一个“编辑图片”的任务在本课中显然不是很恰当。

任务设计时还要把这个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根据每一个小目标设计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并完成总的教学目标。比如:学习文字输入,总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文汉字的输入方法,再细分下来就有掌握汉字单字的输入方法、掌握汉字双字词组的输入方法、掌握汉字多字词组的输入方法。

同时也不能片面理解“任务驱动”,将任务等同于传统讲授课中的练习或作业,强调软件操作技能的训练,忽略综合素养的提升,认为“任务驱动”就是让学生完成某项具体的工作或制作某件作品,而忽略了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只是简单地下达一个命令就叫学生去完成。

二、突出可操作性

这是任务设计时要遵循的最主要原则。可操作性是指“任务”适合在课程的一个周期内完成,小的任务可以在一节课(包括连堂课)内完成,大的任务可能通过一个教学单元完成(应分解为若干个可以在一节课中完成的子任务)。例如让学生在在一堂课上画一幅桂林山水的画就很不现实,学生也很难完成。而让学生画一个太阳,画一只小鸡就比较现实。而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等就不适宜使用任务驱动教学,如计算机硬件的组成、病毒防范、操作系统、鼠标操作、资源管理器窗口组成、文件的有关操作、文字输入等有关知识。起始年级的教学也不适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因为起始年级的学生对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尚没有任何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要完成给定的任务会比较困难。只有当学生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使用任务驱动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三、突出趣味性

趣味性是任务设计的首要前提。同生活紧密联系的、具有趣味性的任务往往能强烈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利完成“任务”。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般都是来源于生活,如何用电脑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

四、突出层次性

由于学生的兴趣差异、接受能力以及家庭经济条件因素,同一个班的学生对电脑的掌握情况差别很大。同一个任务,一些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还只是开个头。当你正在指点那些学习慢的学生时,那些已经完成的学生就在举手问“老师来检查我的作业”;“老师,我做完了,我是不是可以玩游戏了?”“老师,我继续干什么?”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上能力的差异一目了然。没做完的同学着急得很,而那些先完成任务的学生再干什么呢?让他们玩游戏或自由操作吧,会使他们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的效果靠的只能是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对于自觉性差的学生只追求完成任务后就可以玩其它的,而不追求任务完成的效果怎样。显而易见是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就要想办法设计出有层次的任务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我们可以将任务分成三大块:基本任务、提高性任务和开放性任务。基本任务立足于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难度较小,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完成;提高性任务是在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拓展和加深,它提出部分具体要求,但无具体样例,主要是面向有余力的学生,促进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开放性任务在前两者基础上只要给出要求、内容、形式,完成由学生自由去组织安排,能完成的怎样就怎样,不束缚他们的思维发展。如:学习制作本班课程表,这里“会制作本班课程表”是基本任务,一般同学都是可以完成的;“美化表格”(可以从边框、字体、底纹等方面考虑)是提高性任务,让能力强的同学完成;“帮英语老师制作课程表”是开放性任务,因为英语老师的课程是跨年级、跨班的,帮他制作课程表就必须得开动脑筋了。

五、突出情景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于最和谐状态的时刻。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能够让学生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调动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实现积极主动的建构。如有位老师在执教《剪贴图形》时,将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复制、粘贴与翻转/旋转的技巧”。巧妙隐藏在学生喜爱的故事中,通过编故事这一事件展开。课件出示了故事背景:一天,太阳暖洋洋地照着,大灰狼在远远的地方休息,一只山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这个时候又从其它地方跑来了一只山羊。这另外一只山羊,该怎么去画?引出本课的第一个任务:复制与粘贴。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尝试操作、交流反馈、演示总结,掌握操作方法。由于山羊性情好斗,不知什么原因,两只山羊吵着吵着, 就打到一起去了,画面上就羊角与羊角碰在一起,如何实现? 引出本课的第二个任务:翻转与旋转。学生通过自学、同组交流、演示总结掌握了操作的方法。一直在旁边休息的大灰狼发现了两只正在争斗的山羊,调过头来,向两只山羊慢慢地靠近,结局是……引出本课的第三个任务:将故事画完。学生在故事的情境中,获取了知识,训练了能力,丰富了情感。可见,只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才能满足学生探究的主观欲望,以达到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胜败在于“任务”的设计,只有落实任务设计的“五个突出”,在课堂中才能够让“任务”有效地“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形成“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形成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的良性循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侯艳峰.《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2]董自明.《小学信息技术“任务”设计的“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