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杉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践行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杉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践行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8项医改试点工作”――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医疗资源精细化管理,进行临床路径电子化管理示范项目、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建设,这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展的积极推动公立医院的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

“170多项流程优化改造”――这是该院去年经过170多项流程优化改造,已实现的“一次就诊一次缴费”,甚至“多次就诊一次缴费”。

“3000人次国内外专家咨询”――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筹建过程中,仅仅在整体规划阶段,医院建设团队就前后咨询了国内外专家达3000人次。

一连串数字背后的践行人是谁?是参与过北大人民医院改建,开展多项医改试点工作,并筹建北大国际医院8年的院长王杉。

信息化建设是医院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建设管理的基础”

王杉进行了多项医院管理改革,其中的医院资源计划项目建设,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得以成为国内首家全面实现医院资源计划的综合医院。

他介绍说:“我们的信息化项目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针对医院外部的信息系统,比如被大家熟知的医疗共同体等,进行区域医疗资源的整合,实现小病去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能够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另一个部分,也是现在最能体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是医院资源计划系统。这其实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在医院内的个性化应用,因为医院参数很多,而且参数不稳定性很高,所以在引进企业资源计划时,我们做了很多适合医院特点的个性化完善。”

简单说,医院资源计划其实是企业资源计划在医院的个性化应用,对财务和业务进行一体化管理,实时反映医院的整体运营状况。“财务流、数据流、业务流一体化之后最直观的好处就是能时时了解实际的运营状况,获得第一手材料。比如某种耗材处于什么状况?是入库,还是已经使用?系统能一目了然。”

王杉说:“一个管理者,如果实际数据都不清楚,那怎么做决策呢?所以,信息化建设是医院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信息化建设应预留空间,但没有可参考依据”

王杉告诉记者,现代化医院建设过程中,从病例共享、远程会诊,到未来更高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涉及到空间的布点、布线。这就涉及到一个空间预留问题。

“如果一开始没有预留好,以后的发展就会面临很大的困境。这部分的难点,严格地讲是一个顶层设计问题,是规划设计问题。医院关于信息化建设部分的国家标准或者可操作性的国家标准特别少,几乎没有可参照性。”

他希望能出台一部国家标准,在诸如怎样建成较完整的医院信息体系?现代化医院应该建设成什么样?最低标准是什么?有怎样的合理预留?等方面有所规定。有了国家标准,就为医院的现代化建设,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信息技术的引进,缓解了门诊大厅人流”

目前,很多医院的门诊大厅越建越大,但还是无法缓解人流拥挤的问题。北大人民医院也是如此。

王杉向记者介绍,医院1991年启用时,设计的日门诊量为2000~3000人次。5年前日均门诊量是4000人次,现在是8000人次了。尽管两年前医院对门诊大厅做了调整,但它仍有6个职能科室、17项功能在里面。一个大厅要扮演这么多角色,即使再增加建筑面积也无法解决门诊拥挤的问题。

“怎么办?从长远来看,医疗卫生模式的改变,信息技术的引进,才能最终解决门诊拥挤的问题。”

王杉认为,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还是需要大医院“走出去”,根据地理和人口的分布,设立大医院的诊所,而技术支持部分可通过大医院来帮助实现。一些诊室可以分散到社区,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可以集中设置;建立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医务室、健康查体机构,完整的服务共同体,整合型医疗卫生模式。

他还认为,门诊大厅的设计也跟分诊、候诊有关,也就是和流程再造相关。

“比如,医院目前做的医疗健康服务共同体项目,它已经能够不通过医院门诊大厅挂号,而是在大社区医疗站里、在企事业单位医务室里就能够将医院的号码牌打出来。如果患者愿意把手机号留下,来医院就诊的前一天还会收到短信提醒,告知挂号的科室、科室位置、就诊时间等,这样无疑可以减少门诊大厅的人流量。”

王杉说,2010年人民医院190多万的门急诊量,大约有1/3发生缴费行为,而这当中又有50%是一次就诊需要多次缴费。他曾了解到,有一位患者最多缴费有7次。

为减轻患者负担,王杉在医院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的方式,目前已经实现一次就诊一次缴费,甚至多次就诊一次缴费,节省了患者就诊时间并让就诊流程变得简单。然而,支撑这个模式的技术基础就是专业的信息系统,即对患者所看病先做一个预估,患者看病前先预交一部分定金,来医院就诊时直接即可就诊。而这样的模式,对一些作孕期保健的人来说,更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专业的事,让专业团队来做”

王杉践行医院信息化建设,强调“专业的事,让专业团队来做,让有资质、有经验的人来做”。

他在筹建北大国际医院时,之所以在筹划阶段就咨询了几千位专家,就是为了“有效地利用专业团队,让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发挥作用,这无疑是最重要的。”

例如,他聘请美国医院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咨询师以美国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标准(第2版)对医院项目从感染控制、消防安全、患者隐私和药品储存等方面对各科室进行了评估和建议;聘请新加坡健康服务的专家团队对医院护理管理模块进行了全面地梳理,正是这个团队,协助北大国际医院开发了一套符合开业要求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可操作的护理管理制度与流程。

这些专业团队的运做让王杉体会到了“术业有专攻”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