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稻曲病产量损失测定及经济损失阈值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稻曲病产量损失测定及经济损失阈值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由于稻曲病危害逐年加重,于2014年在怀宁县不同地区进行稻曲病危害损失率测定,研究稻曲病产量损失与经济阈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怀宁地区8个品种平均每穗病粒数为0.54粒时为经济允许水平,该结果为当地稻曲病调查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稻曲病;产量损失;经济阈值

中图分类号 S4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128-01

随着怀宁县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与布局的变化,加上高产品种的推广和施肥量的增加,稻曲病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为进一步了解稻曲病对产量损失的影响,2014年在怀宁县不同地区进行稻曲病危害损失率测定,通过田间调查取样、室内考种、统计分析,考查其与水稻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方法

怀宁县全县水稻的种植面积为3万hm2左右,以单季稻种植为主,超级稻如Y两优2号、深两优5814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4年针对当地主推品种Y两优2号、深两优5814、两优0293、Y两优900等品种稻曲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

水稻播种时间为5月上中旬,6月中下旬移栽,管理模式分为种粮大户和农民散户管理。大户移栽方式有机械插秧、人工抛秧、手插;散户为手插。机械插秧移栽密度为30 cm×14 cm、人工抛秧移栽密度为30丛/m2、手插移栽密度为21 cm×23 cm。9月下旬在水稻黄熟期时,于不同调查地点,随机选择稻曲病发病重而其他病虫发生轻的田块进行调查,同一田块按平行线跳跃法多点取样调查。分别取健穗和每穗病粒数1、2、3…14粒及15粒以上各20穗共16组。取样时每穗(总粒数)大小力求一致[1]。

1.2 测定方法

将取样回来的样本,分别脱粒调查每穗总粒数、病粒数、空瘪数;晒干称各组健粒重量,计算千粒重、空秕率、损失率;并以病粒数与产量损失率建立回归方程[2-3]。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损失率

根据各组健粒的千粒重、空秕率、产量损失率计算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稻曲病危害后导致产量损失,主要是千粒重的损失与结实率的损失共同作用的结果。稻曲病不仅对病粒本身造成损失还影响整个稻穗健粒的发育,从而影响千粒重与空秕率。不同品种随着每穗病粒数的增加,稻曲病对产量损失率增加。

2.2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经济允许水平分析

根据表1的结果,将每穗病粒数与水稻产量损失率的关系,经过DPS技术平台处理,得出各品种所对应的回归方程,具体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8个品种的回归系数在1.532 5~3.798 2,即单个病穗每增加1粒稻曲病粒,产量损失与健康穗数相比要增加1.532 5%~3.798 2%;截距在0.111 7~4.230 3,相关系数R在0.95以上,表明具有显著相关性。

经济允许水平通常使用L(经济允许损失)与水稻产量(Y)、水稻单价(P)、防治效果(E)、防治成本(C)、和经济系数(F)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L(%)=[C×F/(Y×P×E)]×100。怀宁当地Y=600 kg/666.67 m2,单价P=2.7元/kg,E=80%(按当前药剂的平均防治效果计算),C=52元/666.67 m2(用药费42元/666.67 m2,用工费10元/666.67 m2),经济系数F=2(收益高于成本1倍时进行防治),计算得出L=4.012。分别代入8个品种的回归方程,得出8个品种的经济允许水平值在0.075~2.133,经济允许水平平均值为1.07[4]。

3 结论与讨论

(1)随着每穗稻曲球数的增加,每穗千粒重降低,空秕率增加,从而导致减产增加。因此,稻曲病不仅影响稻粒本身,而且减少临近稻粒的营养输送,这是稻曲病造成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

(2)刘年喜等[3]认为稻曲病经济允许水平由水稻产量损失与对人畜的毒性等两因素共同作用,故而得出稻曲病经济允许水平应乘以双因子加权系数0.5,这与实际相符。因此,换算得出怀宁县8个品种平均每穗病粒数为0.54粒时为经济允许水平。这个结果为怀宁县稻曲病调查、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4 参考文献

[1] 杨丽敏,陈莉,许娟,等.稻曲病产量损失估计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3):474-477.

[2] 唐春生,高家樟,曹国平,等.稻曲病病情分级标准的研究和应用[J].植物保护,2001(1):18-21.

[3] 刘年喜,王金辉,刘二明,等.稻曲病产量损失测定及调查测报因子研究[J].植物保护,2010(4):145-147.

[4] 施辰子,郭玉人,陆保理,等.水稻稻曲病分级标准及导致产量损失的初步测定[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报,2003(2):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