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简说弗洛伊德的文艺批评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简说弗洛伊德的文艺批评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由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批评,是西方20世纪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文艺批评流派之一。本文主要简述伟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文艺批评方法,以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为基础,对该理论在作家、作品、读者各方面的应用作介绍,并在对西方文论的发展中阐释弗洛伊德文艺批评的贡献。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人格理论;批评实践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125-0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奥地利20世纪伟大的心理学家、文艺批评家,由他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拟以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为基础,对弗洛伊德的文艺批评方法进行剖析。

一、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基础

1.人格结构。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结构划分为“无意识”、“前意识”、“意识”三个层次,意识是可以觉察到的想法,无意识包括没有觉察到的人格的各个方面,前意识则介于两者之间,在集中注意时可以察觉。对无意识重要性的揭示,构成弗洛伊德理论的重要方面。192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对早期人格结构理论进行修正,把人格结构划分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本我由先天本能和欲望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由本我分化而来,在出生后开始发展,调和本能冲动与外部世界的张力,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从自我内部分化出来,由代表父母的价值和标准结合形成,压制本能冲动,是道德化的自我,遵循“至善原则”。一般情况下,三者处于平衡状态,若三者发生冲突失去平衡时,则导致人格异常和精神疾病。

2.人格动力。弗洛伊德认为,促使人格动力过程的所有能量来自本能,本能存在于本我。按其划分,各种本能归根结底可分为两类: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所有与生命保存有关的本能都成为生存本能,包括由饥饿、口渴及性驱力等能量组成的部分,概括起来称为“力比多”。这种本能促使人去寻求快乐,特别是性快乐。死亡本能是促使人返回无生命状态的能量,它可以以自杀的方式直接出现,当它转向外部时,可能导致攻击、仇恨、谋杀等行为的发生。弗洛伊德把人格看成一个能量系统,随时在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分配能量,而能量在人格中的分布情况决定一个人的行为状况。

3.人格发展。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腔期(出生第一年)、期(大约二到三岁)、生殖器期(大约三到五岁)、潜伏期(大约六到十二岁)、生殖期。前三阶段属于幼儿期,最重要的事件在生殖器期发生:男性称为俄狄浦斯情结,女性则称为厄勒克特拉情节。俄狄浦斯情节表现为男孩出现对母亲的性吸引并想占有她,消灭父亲;厄勒克特拉情节则表现为女孩希望消灭母亲占有父亲。在这期间,冲动部分被压抑,部分转换为可接受的感情,部分通过认同过程得到解决,儿童即进入潜伏期,最后进入生殖器。根据心理分析理论,对俄狄浦斯情结足够的、积极的解决是健康个性发展中的重要一步。

二、人格理论的具体批评实践

弗洛伊德将人格理论应用到文学批评领域,将人格理论与文学现象有机结合,围绕作家、文本、读者三方面,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精神分析批评。

1.作家创作论。弗洛伊德认为,文学作品就是作家被压抑欲望的升华。他指出,冲动是人的先天本能和后天驱力,它的唯一欲求就是不断地追寻宣泄、快乐和满足。但是在现实社会当中,各种道德律令和伦理要求使其不能找到很好的途径宣泄,因而被暂时压抑在无意识深处。由于人的本能欲望得不到排遣,使人格结构处于不平衡状态,将会引发痛苦、焦虑、冷漠等心理反应,必须采取措施取得新的平衡,而创作既能排遣焦虑,又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使本能欲望得到升华。

性本能对艺术家创作的具体影响表现为对俄狄浦斯情结主题的共同书写。由于童年时期的俄狄浦斯情结被压抑在无意识深处,因此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不自觉地将其表达出来。弗洛伊德指出:文学史上的三部杰作――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都表现了同一主题――弑父;而弑父的动机都是为了争夺女人。[1]弗洛伊德的大胆推理,使艺术家在创作上的共同倾向得到一定的认识。

将作家创作与梦相联系是弗洛伊德有关作家创作方面的又一重要论述。弗洛伊德认为,在人们进入睡眠状态时,各种欲望因前意识放松对其的稽查而进入意识层面就表现为梦;梦是被压抑欲望的迂回满足。作家就是白日梦者,作品就是白日梦。白日梦是人的幻想,源自儿童时代的游戏。儿童通过做游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获得快乐。人们长大后,用幻想取代游戏获得乐趣,以抛弃压在身上的过分沉重的负担,获得快乐。[1]

2.作品解读。弗洛伊德在作品解读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对俄狄浦斯情结主题的深入开掘。在弗洛伊德看来,《俄狄浦斯王》悲剧打动人们的真正原因是其中的俄狄浦斯情结主题,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命中注定要把我们的第一个性冲动指向母亲,而把我们第一个仇恨和屠杀的愿望指向父亲”[1],这一现象是解读悲剧的关键。在对《哈姆雷特》的分析中,弗洛伊德认为,哈姆雷特并不是一个没有任何行动的人,真正导致其复仇迟缓的原因是不能对杀死他父亲、篡夺王位掠去了他母亲的人进行报复,这个人向他展示了他自己童年时代被压抑的愿望的实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中,他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几种表现形式作了划分:一类是主人公自己犯罪,以《俄狄浦斯》为代表;一类为主人公自己并不犯罪,而是别人犯的罪,以《哈姆雷特》为代表;最后一类是犯杀人罪的是另外一个人,但是主人公仿佛还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参与弑父,《卡拉马佐夫兄弟》为代表。

3.读者鉴赏。弗洛伊德关于读者问题的看法无疑与其人格理论的论述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在他看来,阅读同样承载了作家无意识本能欲望的作品无疑是读者释放压抑欲望的途径。在分析《俄狄浦斯王》时,弗洛伊德指出,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普遍有效性,使现代读者获得的感动不亚于当时的希腊观众。弗洛伊德还对读者在阅读文艺作品时感受的心理机制作了相关分析。在他看来,观众是一个经历不多的人,渴望成为英雄,却又害怕经历英雄所经历的痛苦、灾难,甚至为此丢掉性命,但是文艺给了读者这样的机会,通过建立在虚构和幻觉之上的文艺,使读者可以享受伟大人物的快乐,释放压抑,却不会对去个人的安全构成什么危害。他认为,生活给人带来太多的痛苦、失望和难以完成的工作,而文艺能提供代替的满足以减轻人的苦楚。

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价值意义

由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批评,是西方20世纪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文艺批评流派之一。弗洛伊德作为此流派的开山祖师,其批评以人格理论为基础,对作家、作品、读者进行深入开掘,呈现别具一格的特点,对文艺批评理论的影响是深远、独特的。

在弗洛伊德之前,文学领域的精神分析批评是零星的、片段的,弗洛伊德将其提出的人格理论运用于文学批评,对文艺现象作出了独特的解释,极大地拓宽了批评的领域,为文艺学上的精神分析批评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唤民,陈伟奇,译.弗洛伊德论美文选[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邓甲文(1979-),男,广西玉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冯梅(1983-),女,四川广安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词汇语用学、语用翻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