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深挖教材,做好“解题”反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深挖教材,做好“解题”反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反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它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学习的深度。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因素。教材在三个基本因素中发挥着纽带和桥梁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优化教材内容,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做好“解题反馈,多角度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弄清它的形成过程。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下面我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实例,谈谈如何做好数学课堂中的反馈环节。

一、分层理解,重视建构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总是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操作活动等,去建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为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创设条件,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意义建构不同的数学,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统一化”和“最佳化”。

【案例透视】 《百分数的意义》教学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国安队获得了一次罚点球的机会,他们准备派下列三名队员中的一名去罚点球。你认为应该派哪位队员?为什么?

2.收集信息:为了方便比较,请把你获得的信息填在表格上。

3.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4.小组反馈,全班交流

在本课的“解题”反馈中,我主要关注到以下三个方面:

三个问题:

①你认为选派队员的标准是什么?――命中率:命中的次数是总次数的几分之几。

②如何比较 、 、 三个分数的大小――通分(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化小数,两两比较――渗透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关系。

③ 、 、 三个分数的分母都是100,我们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写出90%、70%、84%――引出百分数。

三次认识:①用分数表示。②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③用百分数比较。

三点关注:① 表示的意义②

表示的意义③90%表示的意义。

在整个反馈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不仅体会到了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而且完成了从分数到百分数认识的过渡,有效建构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二、深挖方法,重视优化

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之一。由于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客观存在着差异,在思考问题的角度上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出现多样的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是必然的。实现算法多样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透视】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学环节设计。

1.呈现情境:淘气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形状如图)。请你计算他家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整理方法。

在本课的“解题”反馈中,我主要关注到算法的多样化及具体问题中的优化:

①呈现各种方法。

②反馈计算过程。

③观察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把组合图形转化成我们

学过的基本图形。――解题关键)

(不同点:分割法、添补法、割补法――

解题方法)

在整个反馈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察各种计算方法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有效地归纳了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解题关键是把组合图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是分割法(S=S1+S2)、添补法(S=S大-S小)和割补法(S原=S新),从而为学生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依据。但是对于不同的问题和条件,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又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此,我又采用一组练习来让学生关注方法的选择和优化。

1.计算下列组合图形的面积

在反馈中关注: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①要根据题中的条件来选择方法。

②尽可能分割成大块的基本图形。

③方法的选择要尽可能利于计算。

三、关注本质,重视延伸

新课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让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也要关注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更好地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案例透视】 《平均数的认识》教学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投影校趣味运动会投篮比赛的精彩画面:下面分别是男生队和女生队每个人在相同时间内投中情况统计图。(表示投中1个)

2.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3.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4.汇报交流。

在本课的“解题”反馈中,我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认识:

认识一:引出平均数,体会平均数产

生的必要性。

(比哪个队的实力更强应该比什么?)

认识二:明确方法

(1)移多补少

(2)先算总数再平均分:板书

第一组:(4+7+5+4+5)÷5= 5(个)

第二组:(7+3+5+9)÷4= 6(个)

小结:平均数=总数÷份数

认识三: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了解平均数的特点。

问:刚才计算的结果表示什么?――说意义

与其它的几个数比较,平均数有什么特点?――了解特点:平均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平均数不一定是这一组数据中的数。

总之,我们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才能在反馈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在学生“解题”后豁然开朗,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