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稻曲病的发生及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稻曲病的发生及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介绍了稻曲病的发生危害症状,并对寄主抗性、环境因素、栽培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工作措施(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和抓好宣传培训、搞好技术储备)和技术措施(农业防治、种子处理、化学防治)2个方面提出了稻曲病的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稻曲病;危害症状;发生因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1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165-02

Occurrence and Prevention of Ustilaginoidea virens

LIU Yin-fa 1 YIN Jing-geng 2 GAO Chun-hua 1 TANG Jin-ping 2

(1 Yongxin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Yongxin Jiangxi 343400; 2 Yongxin Agriculture

Technology and Popularization Center)

Abstract Occurrence and hazard symptoms of Ustilaginoidea virens were introduced.The host resistance,environmental factors,cultural factors were analyzed.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f Ustilaginoidea virens were put forward from two aspects including the work measures(high attention,strengthening the leadership,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propaganda and training,improving the technical reserves)and technical measures(agriculture control,seed treatment,chemical control),so 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 words Ustilaginoidea virens;hazard symptoms;occurrence factors;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稻曲病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各地稻区均有发生。近年来,随着水稻大面积种植、施肥不合理、随意施用药剂防治病虫害等,使得稻曲病的发病率急剧增加。稻曲病的发生不仅对水稻的产量有严重影响,而且其病原菌附着在稻米的表面污染米粒,降低了稻米的品质,人畜在食用被稻曲病病原菌附着的稻米后可能会出现腹泻、流产等中毒现象。

稻曲病的病原为稻绿核菌,在低温、多雨、光照少等天气恶劣条件下对该病原菌的生长非常有利。稻绿核菌的寄主较多,如水稻、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稻曲病的危害很大,一般可造成水稻减产30%以上。

稻曲病在永新县的发生情况:早稻零星发生,一季稻及晚稻发生危害较重。例如,永新县在中乡、龙源口镇等乡镇2014年种植的一季粳稻,其稻曲病发病程度就达到重发生,株发病率一般达到35%以上,严重的田块达80%以上。

1 危害症状

水稻主要在抽穗扬花期感病,病菌危害水稻谷粒。开始受侵害谷粒颖壳稍张开,以后逐渐膨大,最后将全部颖壳包裹起来,形成“稻曲”。稻曲比谷粒大3~4倍,形状近球形,表面平滑,黄色并且有薄膜包被。随着稻曲逐渐长大,薄膜开裂,颜色转为黄绿或墨绿色,表面龟裂。孢子略带黏性,不易飞散。稻粒患病后出现霉变,造成空瘪率增多,粒重下降,并严重污染稻谷,影响米质[1-2]。

2 发生因素

2.1 寄主抗性

不同品种间在自然条件下对稻曲病的抗感反应差异显著,抽穗期晚的品种发病较重,粳稻发病程度重于籼稻,杂交稻重于常规稻。病粒发生以穗的中下部为主,上部次之;大穗、密穗型品种发病率高。抽穗速度慢、抽穗期长的品种发病重。稻曲病在齐穗后开始出现病穗,到15 d左右病穗全面出现。

2.2 环境因素

水稻在抽穗扬花时遇到低温多雨,雾大露水重,特别是连阴雨的天气,稻曲病发生严重。在水稻扬花期,日平均气温在25~28 ℃,而且有3~5 d连阴雨天,容易诱发稻曲病的发生。

2.3 栽培因素

一是当年发病严重的田块,田间土壤中菌源较多,如果没有及时消毒就会造成翌年大范围的发生。二是未科学施肥,施氮肥过多或施用较多的穗肥,造成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田间郁蔽,加重了病害的发生。三是淹水、串灌、漫灌可引起稻曲病传播。四是同一品种,早播的田块比晚播的田块发病重。五是防治不及时或药剂选择不当,会导致病害加重发生。

3 防治对策

防治稻曲病的对策应该从防治工作措施和防治技术措施2个方面来考虑,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防控效果。

3.1 工作措施

3.1.1 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稻曲病的高发和危害既影响水稻生产安全,又影响了粮食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稻曲病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切实加强对防控工作的领导。

3.1.2 抓好宣传培训,搞好技术储备。鉴于目前农民和种粮大户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水平低的现状,农业部门应通过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和种粮大户等科技意识,加强对稻曲病防控技术的培训工作。农业部门要积极搞好抗性品种的筛选和培育工作,积极引进和开发农药新品种及防控新技术,搞好技术储备[3-4]。

3.2 技术措施

3.2.1 农业防治。一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使连续阴雨的天气与水稻抽穗扬花期错开。二是及时将田间的病原物清除。染病的稻田在收获后要对稻田进行处理,将水稻秸秆深翻入土壤,才能将菌核埋入土壤,并割除田间杂草和稻茬并集中销毁,防止其传播病原。三是选择种植抗病的水稻品种。不同的水稻品种稻曲病的发病程度也不同。据调查,大面积单一地种植某一品种或种植抗病能力不强的品种其发生稻曲病的程度会更重。四是合理密植。合理的栽插密度,避免田间严重郁蔽,通风透光差。五是配方施肥,科学用水。栽插前要施足基肥,基肥要以农家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混合施用,少施氮肥,慎重施用穗肥,增施硅肥;水稻抽穗后,田间保持干干湿湿,既不能脱水过早,也不能长期淹水,可以大大提高水稻抗病能力,能有效降低稻曲病的发生程度[5-6]。

3.2.2 种子处理。播前将种子先放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然后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一般可用25%咪鲜胺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浸种8~10 h,然后闷种12 h,最后用清水把种子表面的药剂冲洗干净后再催芽[7]。

3.2.3 化学防治。在目前的农业生产条件下,一般稻曲病发病后再用药防治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水稻破口期前用药是预防稻曲病发生的关键时期。药剂防治稻曲病必须把好如下3关:一是把好选择对路农药品种关。药剂可选用苯甲・丙环唑、戊唑醇、肟菌・戊唑醇、氟环唑等。二是把好施药适期关。施药预防应施药2~3次,每次间隔5~7 d。第1次施药适期在水稻破口前7~10 d,第2次施药适期在始穗期施药;第3次施药适期在齐穗期(上一年发病较重的田块或易感品种的田块,可酌情施第3次药)。三是把好施药技术关。手动常规喷雾用水量应不少于750 kg/hm2,机动喷雾用水量不少于300 kg/hm2。

4 参考文献

[1] 范明星,汪义春.稻曲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及对策[J].农技服务,2014(5):72.

[2] 蒋荣华.稻曲病的识别与防治[J].农技服务,2011(12):1684.

[3] 靳秀丽,张建祥.稻曲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研究[J].农技服务,2010(10):1299-1300.

[4] 刘天晓.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3(9):347.

[5] 沐永久,费广凡.稻曲病的识别与防治[J].农技服务,2009(4):81.

[6] 杨铭,张伟斌.稻曲病与纹枯病的识别及防治[J].农技服务,2012(10):1129.

[7] 邹怀国.水稻稻粒黑粉病与稻曲病的防治[J].农技服务,2014(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