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问一个著名科学家和批判性的建设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物=P 饶毅=R
P:2013年,你主动辞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职务,为什么?
R:现在可以说了,我于2007年接受院长职务的条件是所有副院长都由院长任命,(还有一条目前不便说、可以等几十年后)。这样,院领导团队就有明确的责任制,而不会出现目前中国很多地方副职任命不是由正职决定,从而埋下领导团队不和的种子,也避免院长推卸责任说没有做好工作是其他人任命副院长的问题。
我卸任时建议学校对学院的下一届领导团队沿用此体系。一届领导团队只要院长卸任就同时卸任,而下一任院长可以自由选择新团队。学校确实支持体制建设。北大生科院于2013年成功地实践了领导体制改革,从而圆满地建立了从院领导产生、到教授评审等体制改革,形成了全套的体系,但领导体制改革只有通过我卸任才能完成。
在中国,改革很容易变成某个领导改革自己领导下的体系,而不能改革自身职位,改革就缺乏了关键一环,而且有时候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改革者本人的权力增强,这样就会出现误会,以为是集权,而给改革蒙上阴影。你如果看我在2007年上任的要求,可能也会以为我是自己要权,而不是单纯为了工作。只有我下台,并由他人担任我原来职位还有同样的权限,这才是真正为了改革,而不是为了我个人。所以,只有我卸任才能真正完成学院的体制建设。
P:2013年9月3日,你在卸任词里用“尽其心以事天”来总结这几年的工作,卸任后工作状态有何变化?
R:我从来都是自己找感兴趣的事情做。我的研究时间总是保持,但现在行政时间少了,就增加了教学时间。我今年秋天上课很多,有些新的内容,出现过一周10小时讲课的情况。
P:2013年院士参评告一段落,很多人都为你感到可惜,如果不是你主动退选,今年希望很大。一点遗憾都没有吗?
R:这是对荣誉的理解问题。一个需要人低声下气、夹着尾巴才能进入的团体,是荣誉还是耻辱,可能大家心里都有答案。我当然知道对我的意见是什么,但是我不可能做“太监状”,正如我认为中国要全面减少太监一样,大家做正派、乐观、高兴的人,而不是畏畏缩缩、假模假样。如果我们继续提倡现在流行的文化,为了得到某个利益或荣誉,在某些权力或集团面前卑躬屈膝,得到后转身对大众摆谱,你认为,这样的太监现象盛行不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吗?在这样的耻辱中,个人得到的,是荣誉吗?
P: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院士年龄降低、退休和退出政策,你怎么看?
R:没有必要。院士的问题无关体制,而是文化。提出年龄降低是不懂国情: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科学工作者都比我年龄小,中国的院士也在几年内会很快都比我年龄小,因为“”断层造成我(年龄)以上的人基本都退休了,只剩比我年轻的人。以后的候选人都基本会是一群年轻人,60岁以上的想找都找不到。
P:“温和的改革派”、“体制的对抗者”、“严谨的科研工作者”、“尽职尽责的院长”、“有担当的知识分子”,2013年你被贴了很多标签。你自己怎么定位自己?
R:批判性的建设者。在学术上,看到以前的局限和不足,做出新的发现;在工作上,看到以前的不足,推动新的发展;在社会上,看到不对的而且可以改进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办法。我从来不是什么都批,凡是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改的,我不公开批评;凡是水平不行的,一般我也不公开批评,除非有人把无能、平庸当成优秀来公开贩卖,我偶尔批评;社会上事情很多,我批评的是科学、教育等密切相关的,当然有时也会涉及相关的文化。至少迄今是这样掌握的。所以,我批评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如民国时代的学者,但他们通常(不是全部)习惯于只提出批评,而不在乎是否有解决方案。
P:2013年,你有没有说过又后悔说了的话?
R:我知道很多人的观点比我激进,只是我说出来了。我觉得你这个问题,应该问其他中国生物学家:转基因如果被谣言击败了,你觉得自己从来不发言是否有责任?问其他中国教授:你能影响的教学、教育,你不发言支持体制改革,而甚至在下面对改革说风凉话,责任尽到了吗?问其他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普遍流行太监化倾向,都不发言,越来越盛行,我们自豪吗?问海外华人:如果不能回国,对在国内改革的人也不声援,甚至以为他们得了什么好处,以后只有利益之徒回国,这样大家高兴吗?所以,不是我是否后悔,而是大家是否后悔,该说的时候没有说。
P:2013年,你做过的印象深刻的有趣的事?
R:临时好玩的事情,过后就忘记了。有时我可能还会有恶作剧,至少开玩笑。2013年,我所在的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会通知,决定杨焕明领导遗传学会的科普工作,我给大家群发的E-mail就是9个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P:对于转基因技术你一直采取非常积极的态度。研究神经科学的你,为什么对此这么关注和支持呢?
R:全世界懂生物的基本都支持转基因,这是常识。但是国内大家习惯性不说话,结果谣言盛行,谣言在中国几乎成为了真理。我也不可能改变,但我至少有所表示,可能还是科学家中表示较多的,我只能说自己没有昧良心。
P:除去当下的职业,你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
R: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或者中国外交部的顾问。
饶毅
中国生物学科的领头人,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温和的改革派”。作为最敢说话的教育工作者和体制批评者,他曾宣布永不参选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