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兼容并蓄 独出机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兼容并蓄 独出机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马东风著《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以下简称《调性》)一书于2007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发行,为作者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以来近三十年的论文荟萃。篇篇从现实出发,躬行于教学实践的探索,不囿于传统音乐理论的束缚,不禁于现代学术思潮的藩篱,在古今中外的知识海洋汲取中,兼容并蓄独出机杼,是本书的主要特点。

《调性》一书共分为两部分,上篇为调性学研究,编入了调性的概念、调的含义与表示法、调式的类别与构成等十篇文章;下篇为和声学研究,亦是十篇文章,论述了协和感的进化与迁移、乐思的来源、属七和弦的调性意义等。这二十篇文章既可独立成章,又可自成关于调性与和声技法的体系研究。

一、多点定位 理性的融合

《调性》一书既可作为拓展基本乐理学科知识的读书,又可作为和声学习的深化教材,还可作为音乐作品分析及作曲的工具书籍,其内容涉及众多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点,这些都是“教”与“学”双向交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难点、疑点、热点。点多庞杂,如何进行统帅,如何定位于中心而不至于纷乱无绪?正是基于这样的理性思考,作者着眼于宏观的点的定位――调性。书中指出:“音乐――以调性的发展为根据可分为两大类,即有调性音乐和无调性音乐。在有调性的音乐中,调性是音乐发展的中心,是音乐语言的基本构成部分,是音乐的‘坐标’点。只有在‘坐标’点定位以后,才有可能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剖析,否则无从下手。”

由于“点”的定位明确,全书各篇研究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在其内核――调性的统帅下,始终不偏离方向。第一篇首先切入调性的概念,众说纷纭的调性概念经作者归纳整理后变得条理清楚,书中这样说道:“调性这一概念不外乎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调式的主音高度或称调高,二是调式的类别或称调式的音阶结构关系,三是调式类别或调式主音高度在音乐表达上的‘语意性’特征。”为此,作者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明确了自己对调性概念的厘定:“调性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调性的广义概念包括调式主音的音高位置以及调式的结构特征与音乐表现特征。狭义的概念专指调式主音的音高位置。”音乐理论术语中,调、调式、调性三个术语最常见,也最容易混淆,对此,书中给出详尽的分析辨识,明确了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解除围绕与调性相近概念的干扰后,以调性的概念、内容为研究支点,进一步说明调式的类别与构成,以实证、例证、微观、细致、由表及里一一全面论述。至此调性的概念在理性的铺陈展开下,变得生动翔实,立体可见。

以调性为“坐标”点,必然连接与之关系最紧密的和弦,使和弦与调性关系的划分上发生联系。作者以理性写作思路,从调性“坐标”点起,由近及远,渐渐深入,直至上篇结尾的论述增减调式的理论与应用,以及将结构数学的新理论“等程结构论”与调性思维模式结合,为读者拓展新的视角进行调性的分析。下篇的和声学研究,依然是选择对调性有支持作用的重下属和弦、属七和弦、九和弦等作为研究的重点,还涉及了音乐创作的实践应用、分析等方面。由于注重点与点、段与段、篇与篇之间的自然过渡,同时又兼顾了内在逻辑的衔接紧密,因此通篇读下来,也就顺水行舟,极为畅快。

二、纵横交织 创新的求索

本书不仅注重篇章间的内在有机统一,而且更加强调各文章内部织体的布局。具体来说,既有对某一音乐现象历史脉络发展的纵向描述,又有同类相关音乐理论的横向联系区别,于纵横交织之间延伸开去,追求理论的创新。如在《协和感的进化与迁移》一文中说到:“从音乐历史的角度考察,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原始音乐都是单声部音乐时期,人们的协和与不协和观念尚未确立。格里高利圣咏初期,是典型的单声部音乐,到了九世纪左右,由于宗教音乐受到世俗音乐的影响等原因,多声部音乐的愿望与初步试验才在宗教音乐出现。”接着,作者又以史学家的眼光对多声部音乐的起源和形成进行了一番夹叙夹议的描述,纵向梳理过程中兼及横向引申的展开论述,在举证实例分析一个同时发响的纯五度音程时,本应该是完全的协和音程,作者又从比较学的角度观察,共从包括律制、音程、调式理论、风格、地域等在内的十一个方面横向对比研究,而得出纯五度音程具有相对的或明显的不协和特征。因此,“音乐中的‘协和’不是一个静止的观点,而是一个‘动感’的名词;‘协和感’不是一个法定的概念,而是一个随时空环境不断地重复自我、变化自我、更新自我和反叛自我的心理感应。”作者不固步自封、不迷信权威,不恪守旧论,以多维、多元、多视角的审视态度,兼容并蓄,独出机杼,这种理念体现在本书很多的文章之中。如在《重下属和弦的存在及其意义》一文中认为:“由于传统和声学理论对重属和弦的青睐与偏爱,学术界长期忽视对于重下属和弦的研究。虽然近些年来稍有好转,但仍有一部分教科书或学者否定重下属和弦的存在,这是不客观的。正确认识重下属和弦存在的理论意义与其应用价值,是我们辩证地看待和声发展历史的公正态度。”通过对重属和弦与重下属和弦衍生的纵向发展与横向解剖辩证的联系对比,以哲学辩证的思维方法,有力地驳斥了学术理论界代表权威的教科书及学者否定重下属和弦存在的观点及看法。在这之后并其应用价值举出东西方音乐文化中浪漫乐派和民族派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探讨,进一步以事实论证了重下属和弦存在的客观性和理论意义。

三、整体细节 品格的独塑

细节部分和谐组成为整体,整体之概貌彰显作者学识修养的深度。无论是点的定位也好,纵横交织的布局也罢,都是《调性》整体写作思路构成的有机元素。除此之外,本书的整体性特点还体现在内容的层次结构上。

《调性》一书内容可分为四层:第一层为基础内容层,包括最基本的调性的概念、调的表示、调式的分类等;第二层,也就是本书核心层――关于调性与和声方面技术分析的学习与领悟;第三层包括了偏重于美学研究的文章,如调性的颜色与彩色的音乐、协和感的进化与迁移,再有学术界普遍关心的话题论――乐思的来源,以及对《20世纪音乐语言阐释》这一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论著的评价感受。这些内容的加入,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与趣味性,进一步拓宽了读者的视野。第四层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分析篇,它们分别是“钢琴伴奏织体的高潮设计与处理、艺术歌曲的结尾类型研究”。这种层次编排满足了不同程度音乐学习者或兴趣者的目的取向,由于内容设计的整体性考虑,也丰富了读者的知识结构,进而以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模式给读者以探求和启示的空间。

内容的整体性离不开细节的润饰与衬托,文字语言是与读者交流的第一工具,要把技术性研究的理论书籍写得好看易懂,语言的运用显得格外重要,作者这方面可谓用心考究。本书的行文风格可以用“简、明、雅”来形容,说它“简”,首先每篇文章开门见山直点主题,着墨不多,却能给读者快速进入文章主题的简洁感;再次每篇文章内部都有细分的一二三四等点,翻读起来简明扼要、索引方便、一目了然。“明”含有明快、明白、明确之意。《调性》一书主要研究音乐技术理论问题,如何将这些问题明白无误地论述、论证清楚?书中运用了正论、反论、设论等多种配套的写作手法,一步紧一步,一步接一步的无缝隙连接法,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地交代得细致明晰。

通常学术理论性书籍的语言往往过于理性、学究,同时兼有平淡枯燥。文中摒弃了晦涩艰深的写作风格,采用对话与交流的笔调由浅入深旁征博引,而《调性》一书采用描述性、形象性、具体性的语言,生动地展示所要阐明的音乐知识点、观点、结论等。如:“在单一调性的音乐作品中,调性的发展是从一个点出发并沿着一条直线运行的;在转调的音乐作品中,调性的发展呈现出曲线运行的状态;在多调性的音乐作品中,调性的发展好似走向了一座‘立交桥’,展现出调性发展的多维空间……”;“调高就像一把‘音阶的标尺’,标尺的始点从哪儿开始,调也就从哪儿开始。”这些语言亲切熟悉却也不失“雅”的风骨。此外,为利于读者学习记忆之用,书中还编录了有趣的口诀,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阅读需要。

本书出版后,作者仍就其中问题不断研究、思考。与笔者交流后,也提出:书中有些概念与定义性问题缺乏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仍值得进一步商榷;在论述调式色彩时,尚需更深入地从调式的结构意义和逻辑内涵中揭示其内在的表现气质;调性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本书只坚持以斯波索宾的理论为唯一分析依据,并不是很全面,关于九和弦的分类亦如此。

《调性》一书涵盖的特点还有很多,以笔者的目光和思维触角,还远不足以囊括这本书的全部精髓,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是做学问还是著书,都应善于有兼容并蓄的博大襟怀,才能有独出机杼的智慧之光,笔者综述的关于本书的上述特点,也正是这样理念的思维折光。

参考文献

[1]马东风《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2]同[1],第8页。

[3]同[1],第8―9页。

[4]同[1],第147页。

[5]同[1],第145页。

[6]同[1],第191页。

[7]同[1],第9页。

[8]同[1],第13页。

[9][苏联]阿•波波夫《论演出的艺术完整性》,张守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10]孙星群《乐以诗为本 诗以乐为用》,《音乐艺术》2004年第3期。

[11]明言《我思故我在 我写故我生 我吟故我腾》,《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刘雪莎 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胡文君 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