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研究骨折内固定术临床研究

自2003年―2009年,我院采用改良手术入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72例,现将随访结果总结报告如下并对其相关问题加以讨论。

1临床资料

本组72例,男40例,女32例。年龄59―88岁,平均72岁。跌伤58例,车祸伤14例。手术时间伤后至1-7天手术70例,7天后手术2例;平均3.1天。均为闭合性骨折。

2治疗方法

手术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取平卧位,以股骨大粗隆顶点上6cm为起点,向下沿大腿外侧与股骨平行向下延伸11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直至阔筋膜。在切口的下段将阔筋膜剪开,然后向上剪开阔筋膜张肌的后缘,牵开后即可显露深面的股外侧肌及其在股骨大转子下缘的起点。在股外侧肌起点下用力插入Hohmann拉钩,将股外侧肌向上牵开,用剪刀剪开股外侧肌附着于股骨粗线上的后外侧部分。逐步分段切开此肌,每次不超过5mm,将肌肉分开至9cm左右,整个股外侧肌向前牵开,显露股骨干外侧钢板安置处及进钉点。放松股外侧肌的牵引,在股外侧肌及股中间肌上段之间隙作骨膜下剥离,即显露股骨转子间线及骨折端。附着于转子间线的髋关节囊切开即可显露股骨颈下缘,插入Hohmann拉钩作为导针的标志线。对抗牵引,直视下复位,用直径3.0mm克氏针临时固定。选择最佳髋螺钉进入点(大约在大粗隆下2--4cm,外侧骨面前后中轴线),用配套的135度DHS定位器,沿标志线(Hohmann拉钩上1.5)打入直径2.5mm导针,并注意保持10左右的前倾角,深度根据术前X线测量的DHS螺钉加3cm左右;取出3.0临时固定克氏针及135度定位器,将三联扩孔器在粗隆部开口钻孔扩槽,拧入术前X片测量的DHS螺钉[1]。置入合适长度钢板,拧入其螺钉,拧入加螺钉。冲洗,缝合阔筋膜及阔筋膜张肌,皮肤全部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无需作负压引流。全部完成后用C形臂透视正位,蛙氏位,检查固定确切有效。术后第2天被动屈髋、膝功能锻炼,术后4周扶双拐伤肢不负重活动,定期X线复查,3个月骨痂形成后伤肢逐渐负重丢拐。

3治疗结果

参考堇纪元1分为优、良、可、差4级,优:骨折愈合,髋部无疼痛,骨关节活动恢复到伤前状况;良:骨折愈合,骨关节偶有疼痛,骨关节活动大部分恢复到伤前状况;可:骨折愈合,可轻度髋内翻,骨前节活动受限,有时疼痛;差:骨折畸形愈合或未愈合,髋部疼痛,不能不床活动。本组优31例,良49例,可4例,差1例,死亡1例。优良率92.8%。

4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骨质疏松症是其主要原因。老年人常伴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等,过去常采用非手术治疗,卧床时间长,愈合后功能差,易患各种并发症,死亡率高,有文献报道由于并发症而导致的死亡率达34.6%2[2]。手术治疗可使病人早期功能锻炼和离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死亡率明显降低,在0.81%―0.92%之间3,DHS是目前较为可靠的方法之一。因其手术相对简单,固定可靠,疗效好,特别适合老年患者。年龄大于70岁的高龄患者,各种脏器必然有衰老改变,储备能力下降,机体代偿与应激性能也底。往往伴随着心血管疾病,肝肺肾功能差,严重的骨质疏松。因此在无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均应积极手术治疗,早期手术即有利于骨折复位和固定,又可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3]。本组手术时机平均为伤后3.1天,同时高龄粗隆间骨折手术内固定要求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固定可靠显得尤为重要。暴露股骨粗隆及股骨颈下缘能明显缩短复位时间,术前对X片的评估,术中进针点与进针角度要心中有数,避免反复穿钉,置入DHS钉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手术时间45min左右,术中失血100ml左右。麻醉选择对全身影响小,作用时间短的硬膜外麻醉。术后护理要有针对性,即注意生活护理又要注意心理调整,防止或减少卧床引起的并发症[4]。术后治疗要像术前一样高度重视,既要注意原有并发症的变化,又要注意深静脉血栓及其他性新情况的出现。

总之,对高难度股骨粗隆间骨折不稳定性骨折行改良DHS内固定是行之有效的,只要严格控制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堇纪元,李国宏,胡永成,等,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00,20(8):476―479.

[2]卢世壁.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9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34.

[3]王福权,路奎元,张华涛.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6例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10(1):12―14.

[4]陈联源,张嵩图,郑玉堂,等.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选择[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8):55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