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服务终身学习 造就大美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服务终身学习 造就大美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江苏开放大学是一所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先导,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宗旨的新型高等学校。学校主动承担全省社会教育的龙头和领军责任,依托系统资源与网络平台,构建了覆盖全省的支持服务体系;坚持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设了过程性、个性化的支持服务模式;承建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利用远程开放教育建设地方特色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性、体系化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8-0045-03

【作者简介】崔新有,江苏开放大学(南京,210036)校长,教授,法学博士。

这是一所“人人可学”的大学,不设入学门槛,不受年龄限制;这是一所“处处能学”的大学,不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能上网,就能进行课程学习;这是一所各种教育无缝衔接的大学,不同类型教育间的学习成果可以进行积累、认证和转换;这是一所充满人情味的大学,残疾人、农村妇女、老年人、高考落榜生等社会弱势群体,都是其关注的对象……

这就是江苏开放大学,一所“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高等学府,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先导,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宗旨,以其独具特色的“开放教育”在江苏社会教育领域独树一帜,真正实现了“有教无类”,诠释了高等教育的最美境界。

人人皆学,不断满足终身发展需求

教育是对人的关怀,是成就人之为人的终身历程。指出,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016年10月,88岁高龄的张国焕在江苏开放大学拿到了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证书,成为中国最年长的本科生。“在江苏开放大学我不仅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还学会了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结合的学习方法”,张国焕介绍说。每天在学习平台上读文章、看视频已经成为他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2016年9月,张焕国还被遴选为全国十大全民终身学习“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及江苏省全民终身学习“百姓学习之星”。

这是江苏开放大学在全国率先实现老年本科学历继续教育零的突破,也实现了江苏终身教育面向所有人群的全覆盖。

来自苏北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残疾女孩荣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一名大学生,担任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旗手,成为世界冠军,还站在2016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的颁奖台,荣获了“残疾人体育精神奖”。2014年荣静被江苏开放大学连云港学院录取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圆了其大学梦想。2016年,该院15名同学出征里约残奥会,最终取得15金6银4铜的骄人成绩,撑起江苏代表团奖牌的半壁江山。《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等众多权威媒体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近年来,江苏开放大学大力发展特色教育,分别在连云港、盐城、昆山分院开设三所残疾人教育学院,至今已招收200名学生。一批批毕业生活跃在各级残联和社区组织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在为他们提供学历提升机会的同时,也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个人职业的发展和良性的社会互动。

除了老人、残疾人,江苏开放大学的在读学生中,更有数以万计的来自各行业的城镇从业青年、企业生产一线工人。他们当中大部分因为高考失利、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过早地走上工作岗位,而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江苏开放大学向他们敞开热情的怀抱,为这些原本没有机会上大学的年轻人通过“边工作边读书”的方式圆了大学梦。

从在职成人到退休后的老年人,从社会主流人群到弱势群体,江苏开放大学教育的视角不仅在于个体的成长,更是社会对教育公平的期盼与实现。

处处能学,创建覆盖全社会的教育体系

山西大同的陶大爷和李大妈四年前随女儿来南京定居。一时无法适应南方生活的二老经邻居介绍,报名参加了居民学校。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丁山社区有名的“夫妻档”文艺骨干,多次代表丁山社区的居民学校参加区里的文艺演出。

这种居民学校目前在江苏共有5389所。2013年1月,江苏省政府召开专题推进会,标志着江苏开放大学正式成立。作为国家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实验中心”,江苏开放大学成立四年多来,主动承担着社会教育的龙头和领军责任,依托系统资源与网络平台,将社区教育体系延伸到企业、行业等领域,建成了覆盖全省的五级办学体系。目前,在全省已建有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12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16个,江苏省社区教育实验区75个,标准化社区大学、社区学院108所,社区教育中心684个。

“原本我是个‘电脑盲’,现在工资明细之类的表格我都能用电脑操作”,江苏省如东县岔河镇村民周福梅通过江苏开放大学的“农村妇女网上行”项目拿到了“现代女性网络技能初级证书”。该项目自2014年开展至今,已有4.3万人参与注册,共发放3.2万余张。“我从原来的体力劳动者一下子变成了脑力劳动者”,尝到“甜头”的周福梅,准备今年春天在江苏开放大学注册学籍,进行学v深造,用知识再次改变命运。

在江苏开放大学的带领下,此类惠民项目在江苏遍地开花。各级开放大学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素质教育、技能培训项目。在南京、常州等地打造的“母亲课堂”项目,为女性教育与学习提供支持;在江阴、南通等地开展的新市民教育,帮助外来人员在当地寻找到“家”的感觉;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开展的“四点半课堂”项目,为适龄走读儿童充实课后时光;面向江苏全省打造的“夕阳红・扶老上网”项目,为老年人掌握网络技能提供指导……

时时可学,搭建“互联网+教育”的现代窗口

随着“互联网+”被纳入国家战略,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激情”改变着传统生态: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传统因地域和师资差别导致的教育鸿沟逐步缩小。教育4.0时代,教育真正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2017年年底,家住江苏省海门市悦来镇的31岁村民王圣杰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熟练地登录了“江苏开放大学”在线学习平台,准备完成本学期的最后一次作业。作为江苏开放大学2016级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近一年来,王圣杰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夜生活”。

作为镇上服装厂的业务员,王圣杰需要经常出差。他在手机里安装了“江苏开放大学移动学习系统”客户端,只要手机连上网,他就能随时随地登录学习平台,将学习时间化整为零,真正做到“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王圣杰所享受的便捷学习方式,是江苏开放大学始终坚持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结果。学校开发了集教、学、做、评、测、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可支持200万用户的“教学教务综合平台”,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配套建设了基于微信和手机APP的移动学习系统,受到学生的欢迎。江苏开放大学的数字图书馆按“公共馆”概念设计,可以进行不受校园限制的开放式访问,学生可以在任意地点利用公网访问馆内数字图书资源。“登录学校数字图书馆查阅期刊论文非常方便,所以每次课后作业,大家都愿意上专业的网站去查阅资料,而不是百度”,王圣杰的言语中带着自豪。

在这种开放的学习模式下,人们形成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开展研究性学习,支持在线学习,推动深度学习。更多的学生走入社会大课堂,学校与家庭、社会结合,学段衔接,学科统筹,活动相连,实现知识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

打造平台,拓宽终身学习成长成才通道

如果说“互联网+”催生的在线学习创造了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那么,学分银行则进一步依托信息技术,为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之间的沟通互认提供纽带,从而架设终身学习立交桥。

面对“开放共享、教育公平”的目标,根据省教育厅的部署和安排,江苏开放大学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2016年底,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信息平台正式上线,面向全省各类人群接受学习成果业务。这为江苏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目前,江苏开放大学出台了学历教育成绩合格证明、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非学历培训证书等以往学习成果与学历课程学分之间的转换规则179条,为995名学习者提供了2583门次的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服务,涉及755名学习者,累计转换6352学分。

从事会计工作的李俊红在2015年春入学后,通过注册学分银行,把入学前所获得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存入”学分银行,一开学就获得了18个学分,“学分银行让我有效避免了重复学习,这样学习起来更有针对性,学习的劲头也足了”。

2016年3月,江苏开放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大规模在线教育”战略合作协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升江苏终身教育资源质量。2015年末,江苏开放大学与宿迁市政府、京东集团合作共建第一个地方特色学院――江苏开放大学・京东电商学院,依托江苏开放大学的教育优势,为江苏千千万万农村电商从业人员走专业道路、圆大学梦想提供平台。

2016年12月,基于“大开放、大职教”的理念,江苏开放大学职教集团正式揭牌成立。这一全国首个开放式职教集团将致力于实现从中职、高职到应用型本科的全程对接。依托省江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在W习成果累计和学分互认方面的功能,职教集团将有力推动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之间的互通、融合。

“十三五”期间,江苏开放大学还将努力实现一百万用户学习账号开户,构建一个符合江苏实际、具有江苏特色的“资历框架+标准”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创设一套促进各类学习成果相互沟通、衔接和转换的机制。从学校教育单行道扩展到上下衔接、左右贯通的教育“立交桥”,江苏开放大学将不断促进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