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新能力:保护比培养更重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新能力:保护比培养更重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班级,班里每个学生都是“奇葩”:有人是计算机天才,有人对观察候鸟情有独钟,有人整日沉醉于公交车动力系统研究,还有人因为饱尝北京桑拿天之苦,打算研究出一个“空气中取水”的办法……对于任何学生、任何稀奇古怪的想法,这个班级的教师一律采取支持和鼓励的态度,以求最大限度地捍卫学生求知和探索的热情。这群孩子性格迥异,兴趣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近乎痴迷地进行研究。他们组成了北京四中的道元班。

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高考制度与创新人才培养似乎是一对矛盾共同体。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毋庸讨论,大学希望招到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高中也应该在这方面着力加以培养。而尴尬的是,大学通过高考的分数高低选定人才,高中也拼尽全力培养学生获取高分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创新能力等同于智力水平。但实际上,智力水平只是创新能力的一部分。

这个矛盾如何化解?北京四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了这个问题,道元班便是一种大胆的突破与尝试。校长刘长铭直言“创造力需要保护和激发”,在当前的社会和教育大环境下,“保护比培养更重要”。这也是道元班首要的教育原则。

“不知道没关系,千万别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老师,你有多少根头发?”遇到这种学生,相信教师多少会感到有些头痛,甚至疑心学生是不是故意捣乱。“老师,那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呢?”面对继续追问的学生,是不耐烦地告诫“别捣乱”,还是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与其想这些没用的事情,不如去解几道数学题”?

这两个问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小时候问老师的,当时老师的回答是“不知道”。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徐院士得出结论:“不知道没关系,千万别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徐院士的担心不无道理。现实的教育情境中,成人的某些行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阻碍,甚至泯灭了孩子的创造欲望:有多少父母将孩子拆玩具的探索行为视为“破坏”,有多少教师潜意识里希望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得出“答案”,有多少学校正通过大量重复的练习求得学生考试的“高分”……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越来越低。当孩子失去了好奇心,创新能力就无从谈起。

基于对以往教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多位世界诺贝尔获奖者的成长研究,刘长铭认为忽视个性差异、强迫学生按照统一的既定方式和途径发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教育工作者应该“保护和发展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制定多样化的、符合其个性特征的教育计划”。因此在道元班,最关键的评价指标是学生兴趣的发展,他们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化的认知风格和独特的思维品质,为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1992年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费希尔教授指出:“美国的中学教育从表面上看似乎不太好,但学生到大学能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而且这种学习状态比欧洲任何国家都好,主要是中学时期他们的想象力没有被限制,这是中学时代打下的基础。”

然而在目前的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中学的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创造行为的本质是对思维定式的突破,但是考试高分的背后,往往是大量高难度、高强度、高密度重复训练的结果,重复性训练所形成的思维定式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天敌”。基于此种假设,刘长铭倡导适当减少低效重复性训练,引导并鼓励学生发现、寻找和关注新现象、新事物、新领域和新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现象。

创造力的发展需要宽松自由的环境和空间。或许正是因为徐光宪的小学老师一句坦诚的“不知道”,一个儿童的质疑精神和探索欲没有受到破坏,才得以成就徐院士今天的业绩。

因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天山不赞成借助外力的“拔尖”的说法,而是希望在宽松的环境中,能有更多的人才自己主动“冒”出来。吉林省长春汽车厂六中以“提问”为切入点,进行“问题式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以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思维方式。在校长张彤看来,改革是改良养育人才的“土壤”的过程,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是播种在学生心中的“种子”,在此基础上“冒出”的“小苗”就是学生的创新思维。

埃菲尔铁塔式的才智结构

孙天慧是道元班的才女,她最大的兴趣是写作。这位16岁的作者在自己的第二部小说中写出了对生命、爱、理想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作品出版后,有人评论“堪称一次创作飞跃”,与青春图书市场中“很多无病的图书形成鲜明对比”。

在道元班,差异是一种财富。在这个集体中,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不再仅仅来源于教师,同伴之间的交流更有价值。孙天慧的书中所涉及的量子力学、候鸟、登山、宗教等知识,除了自己查找资料,更多来源于班里对这些方面有研究的同学。

满足人的差异化发展,这是道元班的目标之一。常规教育中,学生学习的是相同的知识,最终获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差异不大。道元班的原则是让学生充分钻研自己最感兴趣领域的知识。因为每个人的兴趣领域不同,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也各有差异,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就是不一样的。在刘长铭看来,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差异是“整个社会创造能力的基础”。

相关研究发现,创新人才的才智拓扑结构特点普遍为“宽基座、非均衡、非致密”。“宽基座”指的是要广泛涉猎各领域知识,拓宽和丰富知识面;“非均衡”则意味着不要求各领域的知识都达到高水平,但主要兴趣领域及与此相关性越大的学科,学业水平越高; “非致密”是指各领域知识的边界间存在“缝隙”,这些“缝隙”往往就是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产生的位置。由此组成的结构图就像高耸的埃菲尔铁塔,被称为埃菲尔铁塔式的才智结构。

就孙天慧而言,运动学、生物学、物理学、宗教学、生理学等各种知识形成了她宽大的知识基座,这些知识了解即可,不需要太高的学业水平。而对于最感兴趣的写作领域的相关知识,她会精益求精,力求学到最好,这一部分知识形成了璀璨的“塔尖”。

在道元班,每个人的“塔尖”都完全不同。道元班的课程采用“必修+选修+特修”的模式进行,压缩必修课的课时和教学内容,这就为学生精心拓展自己的“塔尖”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实际上,“塔尖”中蕴含的核心概念往往不单属于某一个领域,其内在是相互关联、触类旁通的。

这种才智结构与目前的考试制度所需要的才智结构截然相反,将管理学领域盛行的“木桶效应”应用于教育领域便是典型的例子。“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对于学生来讲,意味着要全科发展,避免形成薄弱学科。每个人都很清楚,在现今的高考制度下,偏科的学生是要吃大亏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独特的“塔尖”,只有整齐的“屋顶”。为了找齐各科的学业水平,学生不得不在薄弱学科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其代价是牺牲擅长和感兴趣领域知识的学习和钻研。

“教育不能完美主义。”曾天山说。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欣赏差异,培养多元化的人才,让有天赋的学生获得发展。我们尊重均衡的全才,但绝不能对有天赋的学生求全责备。

不可忽视的创造性人格培养

创造是人的精神需求,每个人都拥有创造力。心理学研究指出,创造力是单一因素无法解释的复杂系统,一个人最终能否成为创新人才,受到环境、教育、人格特质等多方面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曾收集了众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青少年时代的智商资料,结果发现这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大多数不是高智商,而是中等或中上等智力水平,但他们的人格特质与一般人有较大差别。

孙天慧在书的后记中写道:“一天只吃一两顿饭,因为一吃饭,灵感就跑掉了……作业没有时间做了,我准备放弃……什么批评扣分请家长记档案不给毕业证不给大学上……我豁出去了。”当然,道元班绝对不会因为学生寒假没有做作业就批评记过,刘长铭将这种不为功利诱惑而轻易改变志向的勇气和决心视为教育的“生命”。这也是道元班的学生区别于其他学生的一种普遍的人格特质。

相对于认知水平等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格属于非智力因素,容易被忽视。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通过大量研究提出8条创造性人格特质:(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2)有旺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机理有深究的动机;(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和严格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的兴趣;(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任何人在其痴迷的领域都可能是天才,但要做到坚定、专注、持久的探索,则有赖于特定人格特质的“保驾护航”。

这提示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除了注重思维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外,创造性人格特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中学生而言,兴趣领域可能会发生变化,但人格特质却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道元班的李江高一时痴迷于文学创作和宗教研究,高二时突然对影视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购买了摄像器材,阅读相关书籍,开始探索一个全新的领域。在旺盛的求知欲和卓越的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她“ 瞬间就掌握了全部的拍摄和编辑的技巧”,其知识的积累速度和获取能力快得惊人。

但静下心来反思自己,李江发现自己最喜爱的领域还是物理,但并不是物理的全部,而是“物理中有哲学色彩的部分:万物都有统一的规律”,这样的规律让她“着迷”。高中毕业时,李江同时被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12所名校录取,他们看中的正是李江高度的自觉和独立性、敏锐的直觉、灵活的思维等方面的人格特质。

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保罗・伯格说过:“教育对人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帮助你发展好奇心和培养你寻找有创造性答案的直觉。”这是道元班努力的方向。

研究表明,创新能力收获的高峰期一般是30多岁,属于青年晚期。因此对于只实验了3年的道元班,刘长铭非常低调,他认为“现在评价为时过早,也许二三十年后,会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确实,一株幼苗能否成长为参天大树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创新人才培养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元班“是一项刚刚开始,远没有结束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