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图书推介 第5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图书推介 第5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王的新作――《阅读高等教育――基于女性主义认识论的视角》(2007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书系”(续)的第一本书。

该书将“高等教育”与“性别”(不仅仅是“女性”)联系起来进行哲学(认识论)思考,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本专门著述。从女性主义认识论的视角审视、用社会性别分析的方法解读高等教育的四个核心概念(也是四个核心领域)――知识、学科、课程和教学中的性别符码,是该著致力之所在,也是书中核心内容。面对国外学术女性主义(即“妇女学”women’sstudies)35年来的学术积累和国内妇女/性别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迅猛发展,需要作者的博学、慎思和明辨的学养,更需要一种高屋建瓴的国际视野和沉静犀利的批评眼光。

该书主要以西方女性主义学术发展历程作为评述阐释对象,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拓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从女性主义认识论视角阅读审思高等教育,具有警醒启迪之效。

因为是开拓,该选题具有相当的难度,甚至可能承担风险。因为在国内高等教育中作为学术女性主义的妇女学刚刚起步,学术积累较少,作者在研究中不得不主要依靠大量的英文文献;再加上国内主流学界对严肃的学术女性主义有某种程度的隔膜、误解,以女与性做商业卖点的出版物泛滥成灾,但严肃深刻的学术著作并不多见,想必知音难寻的寂寞也给作者的研究带来困惑。正因为如此,本研究才具有前瞻性,尤其对中国妇女学在高校的推进,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人会认识到妇女学对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这本书的价值将被更多业内外人士所认识。

该著不同于就事论事的关于女性问题的经验性研究,而是从严肃的学术和学理层面进行宏观的理性探究。这里的“女性主义”不是人们所理解的本质主义的、日常经验层面的关于女人/女性的肤浅甚至庸俗化的认识,而是一种旨在从性别公正、平等、和谐发展的伦理价值和学术理念出发的一种观察分析高等教育的维度、视角与方法;这里的“认识论”是特别用于对所谓高深知识建构、构成、价值、获致、组织、生产与再生产的哲学审思,也就是对高深知识、学科、课程和教学等一系列知识论的再批判。该著贯穿始终的核心概念/工具――“社会性别”,是一种观察和分析的有效概念和工具,它具有的穿透力和批判力使人们看到在高等教育的高深知识领域的系列因果效应链的不平等和不合理的实质。

作者以社会性别维度与性别分析的方法,首先从西方女性主义认识论对高等教育在四个核心领域的质疑挑战和建设重构进行了全面的历史勾勒和理论评述人手,用社会性别视角和性别分析方法梳理评述西方学术女性主义对高等教育的批判和重建的全景与内核,对女性主义认识论在高等教育审视中使用的核心概念、理论渊源、主要挑战与超越、重构再建的策略进行全方位的扫描透视,清晰地揭示了隐藏在高等教育中“性别中立”、“性别无涉”和标榜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背后的性别盲视、歧视的认识论根源,同时还指出了导致的效果:在教育体制中以扩大性别差异而疏离排斥女性,在“高深知识”中建构男性标准与男子形象,在学科划分设置中沿袭了传统的性别分工等级,在课程内容中排斥女性的经验和认识,在教学中以貌似“去性别化”却在课堂因袭权力架构和性别立场。这些发现和结论足以使人对高等教育存在的深层的性别盲点引起警醒、给人启迪、促人反思。

作者并不认为女性主义只有批判而没有建设,给我们展示了西方学术女性主义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实践,以及在发现问题的同时积极寻找探索解决问题的出路,如:用重新定义女性、男性,重新审读高等教育,以期改变高等教育对女性的疏离;在用性别分析方法看高深学问建构并解构其“客观”、“中立”、“普适”和“男性中心”的实质的同时,提出重构包容两性经验的知识的目标。还积极探索实现目标的策略:用妇女学的创建实践探索学科化与多学科、跨学科模式来整合或重组学科;用“自治”和“整合”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发展妇女学课程,进行课程改革;用女性主义教学论(法)消解课堂上权力关系。这些在国外行之有效的经验将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妇女学发展提供借鉴和参照。

该书在哲学论述的风格的前提下,严格遵循实证研究的原则,表现在文献搜罗丰富,在国内引进翻译匮乏的情况下,大量阅读原作,尤其对国外主要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作能够尽量包容,对国内不多的研究与文献几乎一网打尽。尤其在学术史方面的梳理值得国内研究者学习。

在写作规范方面,使用概念准确,翻译规范准确,全文通顺流畅,将深奥的西方女性主义哲学理解消化后成为纯汉语的表述,文风朴实简捷,逻辑结构完整。

总之,该书首次梳理、解释、评述女性主义认识论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在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领域开辟了方向,对中国妇女学在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性别维度的参照。正如作者所说,本书是对高等教育的“另类阅读”,正是这种在“知识与性别”视角下的另类阅读,才使“威严的”高等教育第一次呈现出其拒女子于门外的面目。至今,“这张已经世俗化的面孔并未放下它端了千年的架子,它依然显示着男性的刚毅与威严,无处不在地表现着对女性的不屑与冷漠。”作者又指出,另类阅读也是一种批判性建设的开端,“‘另类阅读’开启了一个文化改造过程的序幕,知识的男性权威形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杜芳琴)

自1998年翻译出版《美国妇女健康宝典――我们的身体,我们自己》以来,又有一部跨越疆界、惠泽本土的更大部头的精品译作――《国际妇女百科全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7年7月推出,其意义非同寻常!她是中外妇女研究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与高等教育系统出版社合作联手的成功之作,是中国妇女研究界、妇女学界、实践界和行动家的共同福音!

作为一名较早进入妇女研究和学科推进的读者,对本书出版发行的兴奋、钦佩和感激之情发自内心。大家都知道,翻译是一件费力而又不易讨好的事,尤其对这样学术前卫、包罗极广、发展迅速、学科纷繁的煌煌巨著的工具书的汉语精选译介,其难度之大,更可以想见。

该书出版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正如汉译“国际妇女百科全书”所准确传达的――议题广泛而前沿,知识丰富而系统,具有地域代表性、文化多元性和多学科与跨学科性等诸多特点。作为第一部译介的国际妇女的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必将对中国的妇女/性别研究、学科/课程发展,行动指导和政策检视与制定等诸多方面产生持久的影响。

这里,仅从个人的角度着重谈谈该书对妇女学科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严格的妇女学是指以高等教育为依托和场所的关于妇女与性别知识的生产、再生产与传播。正如该书英文版副题所标示――“全球妇女的议题与知识(Global Women’s Issuesand Knowledge)”,这里的三个关键词――“妇女(Women)”、

“知识(Knowledge)”和“议题(Issues)”都是复数的:首先,妇女的身份、存在以及她们对妇女知识的探究和为促使世界进步的行动自然是多元化、多样性的,因而,书中尽量囊括当时所能包容的空间和时间范畴的关于妇女的议题与知识,这是以往国内的译介和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所未达到的。这就可能尽量避免“西方中心”、“白人中心”特别是“美国中心”的有关妇女议题和知识的片面性,以及在知识生产和流通中权力关系的不平等。该书关于妇女13个议题的确定,是在女性主义学理、社会性别视角审视下对全球、区域和国家各层面的关于妇女与性别的实际和实践理解认识中归纳m来的,知识的生产是在对众多议题的理论化、类别化和历史化的结果,这些都需要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反思和批判,对新知识的不断自省和超越。这是《国际妇女百科全书》对三十多年来全球妇女议题和知识汇总的最大贡献所在。翻译者能从原作中,结合中国实际和研究的需要,精选其中的条目译介奉献给世人,尤其值得称道。

中国大陆的妇女学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改革开放涌现出的妇女问题研究为发端,产出不少成果,但理论化滞后,尤其在学科课程发展方面曾一度停顿不前。进入21世纪,在多种力量(国际基金会的资助,妇联的倡导,师生的热情)的推动下,以知识生产和传播为目标的妇女学学科建设发展势头迅猛,但存在着议题窄化、视野不广,学理不清,甚至有将妇女研究与妇女运动、社会变革脱节的倾向(如认为学者就是研究和学术,运动是妇联的事),于是形成对国际妇女议题的隔膜,理论与实践脱节;另一种倾向是过度强调妇女议题的生活化、个人化甚至媚俗化,如课堂教学中对女性主义学理引导显得薄弱,而对情感、婚恋、性、如何适应社会等讲授较多,存在可能导致迷失方向、抽空社会关怀的危险。在知识方面,无论关于妇女正确知识的累积,还是性别视角理论的训练和运用,国内妇女学界存在缺乏自信,从而导致盲目照搬外来理论概念和以外来知识经验与中国本土不适而排斥借鉴的两种倾向,妨碍了对国际妇女知识谱系的系统了解,因而对妇女/性别知识的误读、误解与误用、误会普遍存在,成为妨碍本土妇女学发展的一大瓶颈。

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国内缺乏好的读物有关。《国际妇女百科全书》的出版可望改变这种现状。该书在系统介绍全球妇女学知识生产、累积的过程,情境化知识同异,在形成概念准确定义和规范使用的前提下,还为读者留下创造各自区域、国家、地方情境化的关于妇女/性别知识的空间。

本书的问世还向世人提供了由妇联主导的合作模式和高教出版社精品战略的示范效应的经验。(杜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