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备课,朗读先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备课,朗读先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朗读是语文教学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我们提倡语文课堂要多让学生朗读,从朗读中去体会,让朗读贯穿课堂,可是,老师在上课之前的备课环节,却忽视了这一重要的语文手段――朗读,它是与文本的亲密接触,通过朗读能实现与文本的直接通话。

语文教学该怎样备课?许汉老师讲得非常精辟:“选入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是经典之作,内涵较为丰富,走马观花似的阅读,自然无法略其丰美、深邃的情感意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师备课,首先要多读。……‘开口备课’――也就是大声地有感情地把课文读出来。”朗读是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要法,也是语文教师的第一教法,所以说朗读课文应该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

一、备课朗读,可以把握文本的脉膊

备课时,朗读课文是钻研教材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前,反复朗读课文,有助于教师正确地解读文本,熟记文本。而这恰恰是备好课的重要前提条件。靳家彦老师说:“我在备一课书时,总要先放声诵读,一丝不苟,反复吟咏,口诵心惟。”“教一课书必先烂熟于胸,熟读成诵,否则我不能走上讲台。”从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教师可以很准确地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方法、重点段落等等,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课堂的框架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备课前朗读,能让教师一下子明白文中的主要内容,了解文中的内容,清楚作者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是行动?是语言?是心理活动?还是其他?作者还借助了哪些特别的表达方法?学了这篇课文,可以懂得什么?重点落在哪些段落、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中,哪些比较难以理解等等。做好了朗读这个工作,基本的教学内容就跳出了文本跃在了自己的脑海中,课堂的点就找到了。

二、备课朗读,可以启动文本的活力

文字是死的,它需要被启动。让文字活起来、立起来、带着应该有的温度、感情,释放出它的能量,这需要老师从文本中朗读并挖掘出来。朗读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把课文读得有感情,能因文而异,因文入境,真正地读懂文本。与文本的对话中,感觉到文本中语言文字的活力和魅力。都说几个老师对文本就有几种不同的解读,而朗读课文就是一个必备的过程。朗读课文不仅仅是朗读,更是解读,在读中解,在解中读,每个老师的理解不同,感悟不同,因此对文本的解读也不一样,而同样一篇课文,年年读,年年有不同的想法,教师对课文的朗读不应该停留在朗读的技法上,要在朗读中投入自己的情感,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也迸发出自己原生的解读,像于永正老师就用朗读的方式解读文本,他坚持上课前先把课文读上个二三十遍,用有声的朗读破解无声的文字,用身心入境的感情投入去揣摩、尝试、接近文本的“情”,读出文章的情味,读出自己的真情,与文中的人物达到“人即我,我即人”的两相融合的境地。朗读应让语言文字的情味、意味、趣味动起来一一展现在我们的心中,真正让文本活起来。

三、备课朗读,可以略文本的精彩

每一篇作品都是精心选编的,他们有各自的精彩之处,不管是语言文字,还是写作方法等等,每当拿起课文朗读,就象是穿梭在字里行间,感觉到语言的相融,色彩的美丽,动静的和谐。文字中的灵性,每个文字都在眼前跳跃。教师在备课时,要自觉地对文本不厌其烦地读,在熟悉文本,把握文本,深入感悟文本的同时,也真切地感受了那像音符一样跳动的精彩旋律,特别是写景的文本,作者用精彩的语言文字向我们展现了那一幅幅充满色彩的灵动的画卷。像《庐山云雾》这篇文章,作者把庐山在云雾的笼罩下写得美伦美焕,感觉如同进入了仙境一样。读着读着,就感觉自己沉溺在了其中,走不出来了。教师有了这些体会,引导学生学习时就会把这些精彩之处呈现在他们的面前。

四、备课朗读,可以催化课堂的范读

课标中指出“朗读和诵读能促进学生对作品的悟,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吸收、积累和发展,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也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发展、情操的陶冶。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应切实加强对朗读和诵读的指导。”而有时学生不能悟,就需要教师范读,但前提就是教师把课文朗读好。

范读的基本要就是根据课文的语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课文语言还原。教师有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就能表率于学生,实时传染语感于学生,教师备课首先要备朗读,下笔写教案之前,能够自觉地练习朗读课文,“春江水暖鸭先知”只有亲历了朗读,教师才能准确而灵敏地感知文本的语流、语脉、语情、语调,才能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的朗读。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的范读,教师备课时朗读得充分,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还能感染学生,学生在耳闻下能很快提高朗读水平,备课没有备朗读,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引导学生的朗读,读出文章的味道,学生的朗读也就没有效率了。只有示范好朗读,才能更好地带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言外之意,品出内在意蕴,学习优美的语言,会写作方法。教师把课文朗读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于永正老师曾指出:“朗读是钻研教材最重要的一环。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如朗读《桂林山水》,学生听了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便认为范读失败,因为我没有把课文读活。”所以于永正老师每次都读那么多遍课文,每一遍都在不断地修正、充实、取舍,才至令自己满意的程度。让自己给学生做一个好的引。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知道该如何引、怎样引。课文只有教师读出滋味来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有滋有味地去读。反之,自己一知半解,这样的教学,是很难把学生引进文本中去的。所以自己能反复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文也能得心应手,课堂上能挑起学生朗读的兴奋点,让学生们展示出他们各自有个性地朗读。

想想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朗读,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自己不朗读语文,如何教会学生学语文,备课,让朗读先行吧,只有充分地朗读,读出精彩,读出特色,才会有精彩的课堂,精彩的展示,才会有特色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