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民休闲计划:几多欢喜几多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民休闲计划:几多欢喜几多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融危机,金融风暴,金融海啸……这些词是最近抛头露面最频繁的一段时期。经济动荡,经济滞涨,经济萧条……让全世界都人心惶惶,人们都诚惶诚恐,更加精明地算计着如何在这特殊时期度过难关。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也各有不同。而从旅游业出发,澳洲女市长力挺度假村设月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国家旅游局拟出台“国民休闲计划”,发展旅游经济,拉动内需等等。

那么什么是“国民休闲计划”?“国民休闲计划”即国家将进一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采取具体措施倡导奖励旅游(针对优秀员工)、福利旅游(针对低收入群体,企业可把奖励旅游、福利旅游支出列入其经营成本)、修学旅游(针对学生群体)、银发旅游(针对离退休人员)等,引导国民休闲旅游沿着正常、安全、持续的方向发展。

由上可知,这一计划是为抵御金融风暴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倡导旅游、推进企业福利旅游的方式,发展旅游经济,拉动内需而提出的完美构想。只是这一构想的反响似乎不是那么乐观,人们对这项惠民政策众说纷纭。

有位下岗工人称自己在时间上可以积极响应这个计划的号召,遗憾的是在经费上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对学生而言,有激昂的旅游热情,饱满的旅游状态,唯独没有的也是钱。对公司白领而言,在五一长假取消后,三天的短假期还不够在路上消耗呢,而且在这特殊时期时时担心着自己的饭碗是否能保住,根本没有休闲的心情。而退休老人都抱着传统的攒钱思想,不可能把自己的养老钱拿出来去挥霍去休闲。对于农民工那就更是遥不可及的想象了。那么公务员这一群体似乎在时间、经费上两者可兼得,只是如此而言,这个“国民休闲计划”就不是针对所有国民的福祉了。

也有人称,近年来国内旅游业发展迅猛,人们的旅游情绪高涨,适时推出的休闲计划对拉动国内经济链条,调整旅游产业链接有积极的影响。藉此搞活旅游经济,打开旅游市场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并且该“计划”有望对国内旅游市场产生较大幅度的拉动,并让普通游客在出游时享受到更多便利。如此这般平时没有时间或者消费能力低的市民将是直接的受益者。

惠民政策:国民休闲计划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 戴 斌

从中国旅游整体运营的情况来看,国内旅游已占了92%,收入占到了74%,所以说,国内旅游应该是基于中国旅游运行最坚实的基础。只要国内旅游能够增长起来,不至于出现大的下滑,整个旅游经济的运行就会有平稳的局面。

一项出游意愿调查表明,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2009年依然有超过九成的人有出游意愿,人均花费意愿每天在100元至500元之间。另外,我们调查了公民对国民休闲计划的态度,近八成的人认为是必要的,超过六成的人认为在这个时候推出国内旅游休闲计划是合适的。目前,广东、河北、浙江已开始这方面的试点。我国全民休闲的经济社会基础已经具备。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目的国,这不仅带来了商业和经济利益,而且为国民消费模式起到了示范作用。

对“国民休闲计划”的理解,个人认为:一方面,休闲旅游并不是对观光旅游的替代,而是生活行为复合基础上的需求升级。人们从早期单一的观光旅游,走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旅游。另一方面,全民休闲不是消极休闲,而是追求闲适的“精神状态”或获得更好的自我发展。作为休闲产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休闲消费发展智力,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基于兴趣的新探索,接受新知识、新技巧、新文化、新艺术、新学科的学习和体验。

要想实行这个计划,首先要普及一种休闲的意思,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有时间,目前应该每年1/3的时间是非工作的时间,可以通过一些节假日制度的调整,让老百姓更多的进行集中性的消费;第三个方面提到有可支配的收入方面:一方面是千方百计的增加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城镇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是通过旅游部门的努力,来降低一些旅游的成本,我想降低了旅游成本就可以提升休闲的可能性,这几个方面我想共同努力是可以提升的。

在制度安排上,第一,希望有一个可操作性的法律进行保障人民的带薪休假的权利;第二,有效的政策设计让每个人到期能够强制性休假,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并利用制度保障这个权利的时候,老百姓带薪休假的权利才能落到实处。

对于大家提出的有时无薪的情况,我想更重要的是,一方面促进大家的旅游休闲意识,通过旅游休闲来健康、放松自己的身心,这是意识上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千方百计的降低旅行和旅游的成本,也包括像一些景区、景点、博物馆、文艺演出这样一些地区的成本,就是居住和停留的成本,这一块是政府可以作为的地方。

另外,我不认为大家担心的会引发或者是扩大了,或者是给公款旅游提供了便利,反而我觉得它会变得更加透明了,很多事情透薪休假是包括公务员在内所有的公务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和普通劳动者共同的权利,这些明了化反而好监督了。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未来中国的旅游业发展,放松身心可能会更重要一些,但是从总体来看,官方旅游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然是处于中国旅游消费的主体地位,而从未来的发展空间看,我们更希望民众的旅游消费意愿能够和休闲的动机结合起来。

多方合作拉动国民消费

资深旅游策划人 愿景旅游运营机构总经理 何季东

我个人不反对国民休闲计划,国民休闲计划无疑是个很好的概念,或者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拉动内需。但国民休闲计划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旅游拉动内需以及如何对旅游产业起到现实的拉动作用,个人认为并不乐观。

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2009年中国国内实体经济将持续受到冲击,国内经济会如何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影响程度有多深?持续时间有多长?波及到的行业有多广?目前形势并不明朗,旅游行业有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脆弱性,和社会经济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提出的国民休闲计划,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也是适合的,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概念的提出上,更多的应该考虑如何落实,应有相应的具体促进计划,没有科学的且具有建设性的相应对策,无疑是一个空口号。要产生旅游行为,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可自由支配收入,可自由支配时间和具有外出旅游的愿景,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显然,在目前经济形式不明朗的情况下,旅游行业在可预见的将来,究竟如何走向,目前学界、政府部门和来自市场的一线声音对其前景并不乐观。中国旅游市场无疑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国民休闲计划要得到顺利的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不单是游客怎么做,还有更直接的是旅游行业主管部门怎么做,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内旅游行业就客观的存在诸多行业问题,悬而未决,比如旅行社行业问题、导游问题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苦练内功,行业改革,行业问题合理化解决,上管理,上营销,上项目等,应该成为国民休闲计划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是说,国民休闲计划,不单是游客应怎样做这个问题,还有个旅游行业应该怎样做的问题,绝非一厢情愿的事情。比较而言,个人还认为旅游行业应该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游客不存在配合与否的问题,旅游者要出游,也并非有个国民休闲计划就能解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出游是否是一种必须的需求问题。按游客空间分布理论来说,旅游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游客是介于可旅游、也可不旅游的中间层游客,2009年或者在今后一个阶段内,这部分中间游客数量会明显减少。特别是传统的价格较高、时间较长的中长程旅游将出现较大的市场低迷,但价格相对低廉且时间较短的短程旅游会出现强劲的增长。在经济形势还不明朗的大背景下,银根紧缩大势所趋,游客出游的空间直径必然会缩小。选择短程旅游或近郊旅游无疑会成为释放压力,回归自然的最佳选择。这是2009年以及近几年旅游的大趋势。个人认为国民休闲计划在旅游市场消费引导上,更应该注重对短程市场和周边市场的培育,以一小时至四小时经济圈为核心,重点拉动周边短程客源市场。

国民休闲旅游是公款旅游的助推器,我个人不赞成这个观点,要区别对待。政府部门官员也有个人的旅游计划,这个和公款旅游无关,不过确实存在以打着国民休闲计划的名义利用公款旅游的现象,应加以严厉打击。

国民休闲计划并非计划经济的产物,国民休闲计划不应该是一种行政性的要求某人必须去旅游,而是对旅游行业的一种市场引导,而且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目前经济形式不明朗的背景下,利用行政的手段积极引导市场,引导消费,无可非议的也是目前全世界各国政府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行业经济发展,拉动国民消费的必然选择。

对旅行社来说,2009年是一个考验,但并非没市场,只要注重创新,在旅游线路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多下功夫,市场环境仍然十分乐观。我的建议是“少杀价,多创新”。

乐观期待“国民休闲计划”

――“国民休闲计划”的意义何在?

贵州财经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吴倩教授

作为我国政府“救市”的重大举措之一,“国民休闲计划”准备出台前,却遭到“网友”悲观的调侃。以为这个计划无疑是瞎“忽悠”:汶川地震、金融海啸、结构性通胀,老百姓兜里的那点可怜的小钱严重缩水,吃饭都成问题,还不抓紧时间挣钱以备不虞?搞哪门子休闲计划!

网友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观念的错误和某些宣传方面的误导所致:

首先,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启动休闲计划,让大家有时间去花钱,固然有拉动内需的意图,但如果仅仅把眼光盯在这里,是很狭隘的,有人指出“休闲”是民生的权力,不是经济手段,这是对的。事实上“国民休闲计划”的重大意义在于改变国民的消费观念,或者说是“优化”国民的消费观念。然后,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出台配套改革措施,以期实现这一设想,而不仅仅是为了“救市”。

其次,在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各行各业为政府献言建策是应该的,为此,旅游学界和业界提出出台“国民休闲计划”就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正因为是旅游界提出的主张,大家才把“旅游”和“休闲”划上了等号、把“国民休闲计划”简单的等同于“国民旅游计划”了。在这里,休闲计划当然是包括旅游计划的,甚至是重要的内容,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旅游界基于搞活旅游,希望休闲计划中的旅游计划能够刺激消费的认识是正确的,但这个计划一旦出台,它的意义就远远超过了它所要达到的目的了。

基于此,我们应当乐观看待“国民休闲计划”。尽管我们不以为休闲就该是旅游,但旅游却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积极休闲,只不过是要花钱的。网友们的意见便主要是集中在“钱”的问题上。

从消费习惯方面看,由于长达几千年的自然经济文明所积淀下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与当今的市场经济观念有抵触,不利于我们参与全球博弈、不利于我们追赶现代文明。如我们的爱好储蓄习惯、不爱借钱的习惯、不喜远游的习惯等等都是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消费决定生产的,所以,国家才要鼓励消费。“国民休闲计划”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提出的。

此外,应当看到,该计划也应该有改造我们的消费结构优化国人恩格尔定律的意思的。

总之,乐观的期待“国民休闲计划”,是因为我们要相信这个计划一定是基于人生终极目的的人文关怀的,把国民从高速旋转的价值规律的大轮子上解救出来,哪怕是暂时的。

网友观点&媒体言论

网友及众媒体对“国民休闲计划”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本刊小作总结,发现各行各业不乏对此唏嘘不已的人,希望这个为民着想的利好政策能落到实处,发挥其有益的作用。

“国民休闲计划”不为赚钱方才有效:在我看来,若想让这份计划产生效用,国家旅游局政策的初衷就不能是赚钱,而是真正地让国民“休闲”。如果国内各旅游景点的门票能大幅度降低,降到大家都可以欣然接受的价格,趋之若骛地出外旅游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大家会把这当成是经济环境所造就的难得的“旅游福利”。总之,“国民休闲计划”能否顺利成行,取决于国家旅游局对国民休闲的诚意而不是对旅游市场地的呵护。旅游市场设下“珍珑棋局”,只有勇于弃子才能逃生,这种简单的道理千万别被功利遮望眼。

来源:半岛都市报 作者:张若渔

“国民休闲计划”如何普惠国民: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党总支书记林创家认为,“国民休闲计划”作为有关部门应对经济危机采取的积极对策,值得肯定。他提醒有关部门应该更有前瞻性,把国民休闲计划作为一个关注国民健康的长远计划,同时完善整个旅游市场设施,让国民休闲计划切实普惠全体国民。国民休闲计划的具体落实仅靠旅游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跨部门综合协调。不断完善旅游资源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政府应出台有关政策,如积极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和实行学生修学旅游制度等。这样才能让全体国民真正体会到国民休闲计划所带来的福利。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林若川

谁是国民休闲计划的受益者:“国民休闲计划”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只是别说现在受金融风暴影响,老百姓不敢休闲,即便是“好日子”,这个计划也一定会遭遇口水。“五一”长假取消了,“十一”黄金周也有人忽悠着希望取消,带薪休假的制度又难以彻底实施,老百姓哪有时间去旅游休闲?就算是目前还能抓住“十一”长假这根最后的稻草出门,也还得忍受着景区门票暴涨、景点人满为患的折磨。

所以,国家旅游局在完善“国民休闲计划”的可行性细节时,请先告诉我:这项救市计划到底是为哪部分国民计划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陈 方

国民休闲计划 不只是旅游消费: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博导顾晓鸣认为,一般人们都以为休闲就是一个玩玩的边缘产业。其实古人早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读书和旅游联系起来。在一个健全的社会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文化的传承,除了通过书本、长辈的教育来传递,另外就要靠地区性的移动来传递。一个闭门不出的人,生活是不完整的。地区性的移动,能扩大人的视野、增长人的阅历,旅游在这方面的功能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休闲最终不只形成一个产业,更将形成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不只带动经济,更将拉动社会、文化、人的全面提升。政府有意识地推它一把是有意义的,休闲应该成为共享、共创的社会公共活动,融入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的国民休闲计划不只是旅游计划,同时也是家用开支理财计划、经济计划和社会福利计划,归根到底,是每一个国民如何规划人生、如何为生活品质买单、如何获得最大快乐的计划。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龚丹韵

国民休闲计划 听起来很美:谁来买单?一位网友的话颇有代表性:“现在不少企业连带薪年休假都执行不了,还会送职工去旅游?老百姓自己买单?现在一个月拿2000元,上有老下有小,还要付按揭,基本生活都很难保障,还会去旅游?”

谁会参与?显然,不解决买单的问题,“谁会参与”也就成了问题,一些消费者担心,这项计划虽然出发点很好,但操作起来有难度,把握不好,很可能成为社会上一些强势群体和特权阶层的专利。比如针对优秀员工的奖励出游,国家机关和一些大型国企因条件好,有保障,执行起休闲计划来“不折不扣”,而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型企业,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当口,因条件所限就很难实施。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曾 伟

这个国民休闲计划,不要也罢:建议有关部门在完善“国民休闲计划”可行性细节时,有必要考虑这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性问题。如果缺乏公平,这个计划不能惠泽大多数人,我看这个国民休闲计划,不要也罢,还是将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是正理。

来源:荆门社区论坛 作者:水 菡

“国民休闲计划”路还很长:落实好“国民休闲计划”,也有必要重温黄金周的历程,以免重蹈黄金周的覆辙。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黄金周计划于1999年开始实施,初始一片叫好,到近几年来却几乎成了众矢之的。休息、休假、休闲,事关经济刺激,更涉及民众长远的福利与权益。这些方面的制度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时刺激经济发展的短线思维,而应当放宽眼界为民众提供更为稳定的利益预期和消费动力。否则,“国民休闲计划”不仅无法避免黄金周制度的命运,而且其拉动旅游市场的效果也值得怀疑。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壮 壮

赞助旅游我乐意,只是要我真正出钱把旅游当成“必修”,那我得考虑考虑了,老实说不是不乐意让孩子出去走动,只是别把旅游当成必修啊,否则长期如此普通人家谁没意见?旅游景点想赚钱?现在谁不想赚钱?这一金融危机,珠三角企业不景气了,外出的人也陆续回来了,闹得治安状况越来越差,都挤回本地了,没了钱但是要生活的他们怎么办?歪了心眼就免不了抢啊偷啊,大街小巷找活干的人太多了。

来源:敏思博客网网友 luyuan

“国民休闲计划”有画饼充饥之嫌:退一步讲,即使真有一些实际的举措来助推“国民休闲计划”,普通民众能分享这个利好蛋糕的份额绝对不多,更多的份额又会流向掌握权力和财富的少数人的口袋里,最后沦为少数人独享的又一个特权福利。果真这样的话,这样的休闲计划没有还倒好些。“国民休闲计划”这个大饼尽管看起来很香,但大多民众最后能否尝到则是个未知数。因此,有足够理由说“国民休闲计划”有画饼充饥之嫌。

来源:人民网时评 作者:王任辉

“国民休闲计划”为何让我们“很受伤”:初衷再过美好的应对金融风暴的举措,都应该将金融风暴之于普通公众工作、生活、收入等诸方面的影响,一并考虑进去。对“国民休闲计划”而言,也是如此。否则,一方面,普通公众会为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计划和措施感到“很受伤”;另一方面,他们有理由担心,这些本应眷顾普通公众的公共决策,很可能沦为少部分人的“盛宴”――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它们在寒流过去之后再从长计议吧。

来源:人民网时评 作者:李 记

“国民休闲计划”何以引起“国民”反感:公众反感的是,这种国民休闲计划徒具观赏性。其实让国民旅游的方法很简单,比如降低景点票价、保障休假时间和增加国民收入,在让国民有钱、有闲上下功夫并制订计划。旅游是一种以金钱和闲暇为基础的理性经济行为,公众有钱有闲了自然会制订自己的休闲计划――可公众并没有在旅游局的休闲计划中看到这些东西,有的只是空洞的概念和花哨的忽悠。

来源:人民网时评 作者:曹 林

国民休闲别成“特权休闲”:有一种旅游可能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那就是“公款旅游”。而能够公款旅游的,都是些什么单位,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虽然国家旅游局没有明确提出“公务员旅游”,但既然是“国民休闲计划”,自然也包括公务员在内,而且政府机关也完全可以借用“福利旅游”、“奖励旅游”来组织自己的工作人员外出旅游,到时候还可以扯上一个响应国家号召,振兴旅游经济的幌子。

来源:人民网时评 作者:苑广阔

“国民休闲计划”有点不合时宜:在金融危机之时,人们推迟旅游计划,减少旅游活动,缩减旅游开支,本身就是理性的消费之举。相反,如果不顾现实情况,在经济收入不景气之时,还要硬着头皮凑钱去旅游休闲,不仅不切实际,而且也奢侈了点。譬如一个家庭,连吃饭都成问题了,家庭成员唯有缩减开支,“勒紧裤带”过日子,哪还有心思去游玩呢?

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要求企业在经济困难情况下,把旅游当“福利”,拿钱奖励职工旅游,国家旅游局愿望良好,但让企业将旅游纳入经营成本也仅仅是一种愿望而已。与此类似,“休学旅游”、“银发旅游”也是纸上谈兵,很难落到实处。

来源:人民网时评 作者:贾如军

“国民休闲计划”会不会变味?:这一“休闲计划”会不会沦为“权力盛宴”。这绝非杞人忧天,因为一遇好处,手握权力者不顾一切扑上去“抢食”的现象并不鲜见。别的不谈,就说一些单位的先进评选吧,就因为一旦被评上了先进,能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并能在晋职晋级时获得照顾,于是许多官员纷纷盯上了先进称号。显然,面对“半价旅游”甚至是“零费用旅游”的诱惑,有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作假,为自己、家人或亲信捞一次旅游机会,一点儿也不奇怪。

因此,笔者建议,国家要推行“国民休闲计划”,一定要用透明的实施制度和严厉的法则来为这一计划保驾护航,让那些心怀不正的官员无从下嘴,也不敢下嘴。

来源:新京报 作者:海蓝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