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传统自然审美观看城市设计特色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传统自然审美观看城市设计特色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阐述了传统文化哲学背景下的自然审美观。分析了城市设计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总结了城市设计特色的本质就是城市的风景特性表现,并指出城市设计的意义在于推动城市从工业性质向生态性质转型。最后提出:一、从教育的角度,应回归尊敬自然、爱护风景的传统伦理价值观;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应学习国外先进城市生态转型的经验,降低城市碳足迹。

关键词:自然审美观;风景园林;城市设计特色;低碳

1. 传统的自然审美观

正如林语堂《吾国吾民》中认为传统中国民族性格之感性的一面体现在:因为深切爱好人生,所以宁愿辞官弃禄,不愿心为形役。人生的最大享受就是放浪形骸于大自然,甚至寄情于自然。即便真山真水难求,也要退而求其次地追求“独步园林,诗酒自适”的生活环境,寄情于模山范水的壶中天地或芥子之境的自家宅园。

为什么传统中国人这么钟情自然风景之美?因为中国传统的儒道哲学有别于西方的思想。儒道哲学是现世哲学,目的是引领人的价值观融入到现实的人生中去,孔子的伟大在于没有把中国人的情感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所以传统中国人眼中的美丽风景(风景)其地位与西方人幻想中的天国、天堂或彼岸极乐世界是等同的。

虽然“儒”与 “道”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互补(儒代表理性精神,道代表感性体验)的,但在“尊敬自然”这一点上契合。儒家如《荀子礼论》言:“礼有三本:天地者,生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是把天地自然列为应该顶礼膜拜的第一对象。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言:“事物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二为一。”意即天地自然与人应是合二为一的。宋程颢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把儒家的仁爱之心推广到大自然。总之,儒家是提倡尊敬爱护自然的。而道家则在尊敬自然的基础上更把自然风景提升到自然审美对象的高度,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山林兮,阜壤兮,使吾欣欣然而乐欤”。《庄子天道》言“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意即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体验的快乐甚至超越人际和谐的快乐,因这种快乐实际是更高层次的自然审美体验―天乐;“天”即泛指天地自然,自然要素具体地包括天相要素如云、雨、雾、雪、风、月等和地相要素如各种地形、水体、植物等。而这些自然要素日后成了中国风景画、风景诗以及园林的创作表现主体。对比当今国际园林学科Landscape一词,从前缀land-显而易见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地相问题,而中国传统园林的自然审美特色在于除了要解决好模山范水的地相美问题,还要“借景”天地外如“雪香云蔚”、“月到风来”等景名反映了引借风、云、雪、月诸天相要素。

道,主宰着人格中感性的一面,体现为身在魏阙而心系江湖,享受风景之美达到自适的浪漫情趣,如兰亭士子孙绰《游天台山赋》卷十一 “游览既周,体静心闲”的境界。“……这种爱悠闲的性情是由于酷爱人生而产生的,并受了历代浪漫文学潜流的激荡,最后又由一种人生哲学――大体上可称它为道家哲学――承认为合理近情的态度”。 这种闲适性情不仅仅是士夫文人有的,平民百姓也有。只是“闲”有品味的雅俗之分。士夫文人可以在修竹奇石间品茗吟诗,浅斟慢饮;而平民百姓可以在桑林阡陌间东侃西聊,嗑嗑瓜子。一种性情一旦上升为民族性格,就必定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而遗存到现代人的心理结构。问题是,现代人对逍遥自然的消闲追求怎样在快节奏的后工业社会及混凝土的灰色城市里实现呢? “城市公共园林兴起的时候,这些自然风致园的造园艺术能够适应。而中国的城市小园则是典型的封建时代的产物。……它们无一不精,……但突出一个私字,只供主人的自然审美享受。……传统的中国城市私家小园的一些惯用处置,反倒成了局部的点缀”。这种评论意味着传统园林精雅小巧的精英化方式并不适应现代甚至未来城市设计的大众化趋势。大众化意味着风景园林建设将成为城市设计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必须内容。

2. 当代城市设计学的兴起及意义

2.1 城市设计的社会学背景

首先,尽管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但人口结构上儿童的比率在降低,老人的比率在增加,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世界普遍现象。尤其中国城市,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速度很快,比如2030年的首都,平均每3个居民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一些健康的老人在退休之后再颐养10年、20年乃至30年都是很寻常的事。他们有充分的自由时间,是城市里的“闲”人。

其次,家庭模式发生了变化。城市家庭的平均规模变小,在中国每户降到了3-4人;在西方国家每户小于3人,例如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每户已降到了2.2人”。此消彼长,家庭规模变小而在家庭之外方便地参加社会活动的要求和对良好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就相应的提高。

最后,工作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影响工作的效率。所以“技术的发展通常意味着减少工作负担和工作时间”。这样,许多人就有了更多的闲暇。

总之,城市社会有闲的人将越来越多。那么怎样消闲?

大兴私家园林肯定行不通,因为城市用地将越来越紧张;长期异地旅游也行不通,因为一年中大部分有闲时间还是消磨在自己居住的城市里。所以相应的,对所居城市消闲环境质与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设计,由20世纪中叶芬兰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倡导,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提高城市整体环境质量为目标,介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思维方式及设计原则。城市设计,某种程度上说,是对整体城市规划的强制理性,和对个体建筑设计的扭捏作态的双重调和反应。所以城市设计较之城市规划更注重感性体验原则,较之建筑设计更注重整体效应原则。

2.2 城市特色及意义

美国建筑理论家哈里斯坚信建筑有诠释的任务,即诠释我们这个时代什么是可取的生活方式。比如哥特建筑,诠释了中世纪那个时代,人们以共同的基督教信仰为中心,修道院和城堡的厚重围墙把大自然排斥在外以防野兽侵扰人的栖居环境,这是可取的生活方式;柯布西耶的新建筑,诠释了现代工业化那个时代,屋顶花园、底层架空、大面积的带形窗最大化地将大自然引入居住建筑,共享阳光、绿色、健康是可取的生活方式。所以从建筑设计角度理解,城市特色是城市的文化特性表现。不同时代不同样式的建筑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脉特色,即地域特色,如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德方斯巨门等不同时代的建筑地标完整地体现了巴黎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

那么从城市设计角度理解,城市特色是城市的形象特性表现。如西湖,湖心两堤三岛,北面孤山,南面南屏山,东临钱塘江的地理格局,是杭州这座城市的城市特色。什么是特色?使人容易印象深的叫特色。一个城市应当有一个城市的特色,照片拍出一看就知道是哪一个城市,这就成功了。城市特色,是由城市的历史建筑(文化特色)和城市的风景园林资源(形象特色)共同体现。比如一提黄鹤楼,就知是武汉这个城市的标志;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大都失望而归,感叹只看看照片中的古楼就够了,因为实在没有什么地方可“游”。这不由让人思考城市特色的意义。

城市的建筑特色,是需要看的;城市的风景园林特色,不仅仅是需要看的,因为看过了不等于体验了,更需要的是游历、感受、品味。拿杭州的西湖和肇庆的星湖比较,西湖只有一个孤山,星湖有七个孤山;杭州两面环山,肇庆四面环山。做肇庆的城市设计,如果把星湖变得与西湖一样,那何必来肇庆?还不如去杭州。城市设计要靠山靠水,爱惜自己真山真水的好资源,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做出了风景特色,才会吸引游客。要让游客觉得有趣,有趣到什么程度呢?光看风景照片或网页不够,非亲历一番,后游不思归,令游客唤起游兴,不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这就成功了。

《菩萨蛮黄鹤楼》“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说明武汉的风景特色有龟山、蛇山夹道长江的自然地貌,纪念品有武昌鱼。还有鱼米之乡特色―丰富的湖泊资源,植物资源有武大的樱花。但是,电影《人在途》的放映让人们知道长江的颜色与黄河没什么两样了;体量不宜的现代建筑早已压坏龟山的真形;东湖蓝藻频仍,南湖鱼尸密布是每年夏季必然的新闻看点;游客暂停江城,樱花不够看,大学无奈收取门票。风景资源的破坏、污染与短缺,令人痛心疾首。关于城市的性质,以旅游为主、以工业为主亦或以农业为主,这个大前提,武汉早在50年代就明确以工业为主。工业化虽有益当时的社会发展,但往往以破坏自然,污染环境,牺牲子孙后代自然资源财富为代价。工业城市在完成了工业化使命之后城市的后续发展该何去何从?

3. 结语:继承“东方自然哲学”为长久之策结合学习“西方生态技术”为当务之急

3.1长久之策

以日本为例看工业城市的转型。从二战到上个世纪70年代,是日本的重建时期,日本快速地转型为工业社会。那种社会变革造成了对传统价值观(包括自然审美观)的彻底否定。对大多数那个时代的日本年轻人来说,对园林和自然的热爱只是老年人的古怪爱好,裸的拜金主义占据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唯独禅宗的精神不复存在。那时,日本的工业城市也许是地球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但是,今天,日本也许是地球上风景最美丽的国家(即使遭受最严重的地震),成为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的世界榜样,西蒙兹先生认为这种变化是因为日本重新找回并发扬了传统的禅宗精神。拿日本的重建历史引以为鉴,中国的年轻人目前最需要的可能是回归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并发扬光大。

《吕氏春秋》言:“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故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意即“大自然伟大,她生育万物却不把万物看成自己的儿子,她长养万物却不据为己有。所以万物都受她的恩泽,得到利益,却不知道这些好处从哪儿来。这是上帝最大的恩德。”这和西方《圣经》的自然观正好相反,圣经中的上帝创造大自然、万物和人,人是上帝的儿子,以上帝的形象“”上帝控制自然界,为己所用。东方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尊敬自然”的哲学思想,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对此东西方文化差异已有深刻的认识。

年轻人回归传统自然审美观的唯一途径是受教育。不仅通过大学课程传播这些原典传统哲学,还要在中小学教育中普及这些尊敬自然的思想,甚至从幼儿园阶段就要开始培养爱护自然环境的好习惯。教育是百年之计,因此为长久之策,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

3.2 当务之急

去糟取精地继承传统文化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搭上国际低碳环保运动高潮的即时列车,搭不上则意味着落后,落后了再赶上更不容易。因为一旦城市的自然环境被破坏,再想恢复、保护或重建这些环境是必须花费巨额货币的。那么生态破坏带来的一切经济损失统称“生态代价”⑦,以美国沃辛顿河谷区城市设计为例,经生态科学数学模型预测破坏该地自然环境无控制开发比有规则的发展将多损失至少700万美元。

所以,对于生态环境已遭破坏的工业城市,“亡羊补牢”总比“继续破坏”好。因为城市是人类聚居的现代文明产物,不得不考虑可持续发展。据联合国研究表明2008年世界人口的一半都在城市。2009年国际环境与发展学会的城市经济学家麦格拉纳汉认为“生活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比生活在广袤的乡村,对自然的伤害要小得多”,因为城市所占土地面积只占地球总陆地面积的3%,而人集中于城市,更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人均碳足迹。世界多数发达国家大城市人的平均碳排放水平低于整个国家的均值,而中国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调查数据却是相反的。所以学习国外大城市的生态转型的经验是当务之急,如新加坡的城市在见缝插“绿”和在收纳雨水并再生利用方面的技术经验;德国大多城市为推广屋顶花园而通过立法强制实施雨水管理税方面的政治经验等等。

总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工业老城向生态新城转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方向。未来城市设计或改造的特色,除了体现于已保留的自然风景资源,更重要的是体现于一个城市最大限度园林化和低碳化的内容、方法、技术及其相应的法律政策。

注释: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82页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第145页

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第229页

向德平,《城市社会学》,第78页

[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第53页

[美]卡斯滕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第237页

⑦ 周志翔,《景观生态学基础》,第263页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从周著,春苔集[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2]( 美)I.L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92

[3] 余柏椿著,城市设计感性原则与方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4] 余谋昌著,生态伦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 王绍增,低碳的疑惑与解读[J],中国园林,2011,27/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