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表现及应对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表现及应对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人文知识匮乏、人文思想偏颇、人文方法单一和人文精神不足等方面。其应对策略,一是重视人文教育,切实把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贯彻始终;二是重构课程,融入人文教育:三是调整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增强职业性;四是加强教师人文修养,提高教师素养;五是完善育人环境,形氛围。

关键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表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9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的劳动者应该是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相应人文素养的劳动者。因此,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值得高职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人文素质概述

人文素质,其内涵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讲,是指一个人成其为合格社会公民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从大的方面看,蕴涵了民族精神之中的爱国思想,表现为人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的一种气节。从狭义来说,是指文、史、哲、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一般来讲,人文素质具体表现在4个方面:1)人文知识。如法律知识、历史知识、政治知识、文学知识、哲学知识、艺术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2)人文思想。人文思想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和内在逻辑。它同科学思想相比,是一种基本的文化理念。3)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注重定性,强调体验,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4)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最高形态,它主要通过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格特征、审美趣味等体现出来,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

二、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表现

1 人文知识匮乏

一项对1000名高职学生进行的人文素质专题调查表明:1)高职学生的中国基本文学常识缺乏。25.2%的人写不出六位著名诗人,28%的人没有读过四大名著中的任何一事,15.6%的人写不出一部鲁迅的作品,19.1%的人不知道一篇现代文学代表作。2)中国文化知识掌握不够。80%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国学”,能说出儒家经典著作的仅占27%。3)对西方艺术知之甚少。50%的人不能写出5位西方音乐家或5位西方画家。4)阅读品位不高。66%的学生喜欢爱情小说,26%的学生喜欢武侠小说,只有8%的学生喜欢鲁迅、茅盾和朱自清的作品。由于没有良好的读书写作习惯,对文、史、哲方面的知识缺乏,造成他们对社会历史和现实人生缺乏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2 人文思想偏颇

由于高职过分注重技能教育,轻视人文教育,过分注重智力教育,轻视非智力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导致部分学生对人文素质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不够,认为吟诗作赋读文学书籍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很多学生人文思想偏颇,只重视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训练,忽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对人生目标的追求,缺乏对职业的执著和热爱,甚至没有形成健康的人格。

3 人文方法单一

调查表明,学校的人文教育只是强调“灌输”,学生的人文方法也只注重定性学习,缺乏体验和感受。特别是有一部分学生对未来的生活信心不足,生活自理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人文方法,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不具备交际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有的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甚至有个别学生知法犯法、诈骗偷窃等。

4 人文精神不足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取向偏于“自我”,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一些学生缺乏爱心,见利忘义,将经济标杆作为引导个人行为的唯一风向标;一些学生缺乏人生理想和坚定信念,不思进取,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缺少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在专业选择、课程学习和择业目标上没有执著的信念和强烈的进取心,也不是以人生理想、趣味需求作为成才的动力,而是幻想走人生捷径,得过且过。没有学习、生活的方向和目标,将混张文凭谋生、求得丰厚的收入等作为人生追求的基本目标。人格境界低下,人格存在“瑕疵”,追求个性“自由”,纪律观念淡薄,价值观、道德观混乱,黑白不分,美丑不辨,常常感到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缺乏社会良知、同情心、责任感、正义感,缺乏合作意识,对教师冷漠,对家人缺乏亲情等。

三、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应对策略

1 重视人文教育,切实把学生人文教育贯彻始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宗旨是教书育人。高职教育必须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灵魂。人格的培养更多靠文学、艺术、哲学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完整无缺的教育应是“做人”与“做事”完美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是培育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理论和职业技能的教育,更要重视人文教育。学校要切实把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切实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

2 重构课程,融入人文教育

树立人文素质养成的理念,以诚信、合作、责任、敬业、创业等职业人文素质为基础,加强对现有课程的整合,增加综合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训练等方面的课程。在保证基本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并从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指导等方面加强人文课程建设,使课程结构能够涵盖人文、科学等类型。注重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或技能实训中。在学生最关心、花时间精力最多的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人文素质教育才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课程可以通过选修、限定选修、任意选修或系列讲座、专题报告等形式进行。

3 调整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增强职业性

高职学生在文化基础、接受能力、就业岗位等方面具有特定性,进行人文素养教育要针对这些特点。

(1)自强自力精神。目前社会上对高职教育仍有一定的歧视,高职学生会因此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教师要鼓励他们自强自立,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以积极心态面对工作和人生。

(2)爱岗敬业精神。高职学生毕业后要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要教育学生立足平凡岗位,刻苦钻研技术,精通本岗业务,善于解决岗位上的技术难题,具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

(3)职业道德修养。人文素质较高的标志是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高职学生要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对工作有责任感、进取心,有协作精神,有正确的职业信念、职业行为方式和习惯。

(4)诚实守信品质。诚信是健康人格的体现,是立人之本,立业之基。教育高职学生做事讲诚实,做人讲诚信,自觉把诚信认识内化为诚信意识,努力把诚信理念转变为诚信行为,在工作岗位、日常生活中养成信用至上的习惯,提升个人的品格。

(5)耐挫能力。在人文素养教育中,高职院校应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让学生勇于面对竞争,不怕失败,不惧挫折,有顽强的斗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乐观向上的心态,鼓励他们在挫折中奋进,百折不挠,成为事业和生活的强者。

4 加强教师人文修养,提高教师素养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讲过:教师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经师”,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师”。因此,教师不但要精通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有广博的文学、艺术、心理学等人文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情感、品德、人格等内在的人文修养,以自身高尚的综合素质所折射出来的人格魅力,熏陶和影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5 完善育人环境,形氛围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环境既是一个教育环境,也是一个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的品位在无形中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品位。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不仅是整洁美观的校园,更是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文化氛围和教学氛围的环境。高职院校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一是采取有力措施,举办一些健康、积极向上的沙龙、讲座、论坛,抵制社会上低级庸俗、消极腐朽的文化制品和思潮的渗透与影响;二是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景点,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让整个校园都充溢着文化的灵性,以文明高雅的校园环境感染学生,使其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三是加强学生社团、校园网络和图书馆建设。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在于其具有的人文精神、批判性思想及‘包容性’之博大。”高职院校不仅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更要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培养有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双属性人才,成为引领时展的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