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简述信息内涵的同位调整理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简述信息内涵的同位调整理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12-0000-01

摘要:CMM理论主要包括一些概念和一些应用模型。通过利用CMM 理论可以让交际者在交流之前对交流做好预期,并且在交流过程中随着场景的变化做出改变,从而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关键词:概念;调整;交际;社会现实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皮尔斯(W. Barnett Pearce)和布朗宁(Vernon E. Cronen)提出了信息内涵同位调整理论( 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以下简称 CMM)。他们最初的研究指出:人们通过交流构成了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交流就是协调与对话者的行动、创造意义的过程。所以要想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就必须提高交流能力。

1基本概念

CMM理论基于交流中的三个基本步骤:连贯性(coherence)、协调性(coordination)、神秘性(mystery)。这三步中的每一步都进一步阐释着我们是如何在交谈中创造社会现实的。不管在交谈中是否能意识到,我们都经历着这三个步骤。

1.1 连贯性

连贯性表明对话中的意义如何产生。换种说法,也就是对话的整个上下文语境。这个语境又可以进一步分成六个组成部分:对话内容(content), 言语行为(speech acts), 情节(episodes), 关系(relationships), 自我定位(self), 文化 (culture).对话内容是交流中所发出声的言语,它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基础,但它本身并不足以形成交际的意义。言语行为就是‘以言行事’,它有很多类型,如赞美、威胁、命名、侮辱等等。了解言语行为的类型,在交际中会起到很大积极作用。情节包括对话所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周围的物理环境等。由此我们可知,情节不同,即使对话内容一样,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意义。关系指的是交际参与者的关系,如:父子、师生、老板/员工。关系不同,交际方式也不同。自我定位就是交流者在交际中对自己的定义,在不同的交流中,自我定位也不同,他们根据自我定位选择对话的言语。文化深层次地规范着我们每一个交际者的交际行为,了解交际对方的文化能使交流更顺利。

1.2 一致性

每个人都有一套规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但是在交际中可以适时调整以保持与他人一致。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不同的信仰、道德准则的人们也可以进行成功的交流。一致性概念可以进一步分成两个部分:构成性规则(Constitutive rules),和调节性规则(Regulative rules)。构成性规则是关于意义的规则,在交际中用来解释特殊的事件。调节性规则是关于行为的规则,它决定了在交际中如何采取回应。

1.3 神秘性

神秘性就是在交际中没有被表达出来的言语。那些在交际中不可解释的现象很可能就是因为神秘性的出现而导致的。因为我们的经历要多于对话的内容,在交际中,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对我们以往的经历一一细数,神秘因此而产生。

2本理论的应用与模型

皮尔斯认为这一理论不只是一个解释性的理论,更是一种用来辅助解决如家庭暴力、工作场景中的冲突等问题的实用型的理论。因此,在这方面,开发出了几种分析模型来帮助理解和提高交际过程。这些模型有:等级模型(Hierarchy model)、蛇形模型(Serpentine model)、雏菊模型(Daisy model)、故事分析模型(LUUUTT model)、复述模型(Strange loop)、强势影响模型(Charmed loop)、破坏模型(Subversive loop)。下面简要介绍三种比较常用的模型。

2.1蛇形模型

皮尔斯强调,交际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由一件又一件紧密联系的事件组成的。因此,了解过去的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对现在的影响可以促进交际的开展。蛇形模式就是用蛇形图的方式来描绘交际曲折迂回的过程,它表明了交际并不简单地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过程。

2.2雏菊模型

雏菊模型用一个像雏菊的花朵图形来进一步分析对话内容。这些对话内容包括主要对话及同时进行的其它对话。分析时,把主要对话放在中间位置,其它对话放在花瓣的位置,这样以便更清晰地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2.3等级模型

等级指的是对话内容的多重性,它们一个被包括在另一个之中,放在上面的元素影响着下面的元素,但并不是说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这个模型可以使对话者站在自己和对方两个角度全面地观察对话。

3小结

任何交际理论的最终目的都是帮助交际者更好、更顺利地进行交流。在对话中我们创造社会现实,为了让我们的社会现实更好,我们首先可以利用CMM理论认清我们周围的现实,然后分析它,最后改进、完善它。这也就是皮尔斯与布朗宁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CMM 理论目前在中国的应用为空白,这也需要更多学者来研究、发展它。

参考文献:

[1]Cronen, V. E. (2001). Practical theory, practical art, and the pragmatic-systemic account of inquiry. Communication Theory, 11, 1435.

[2] Pearce, K. A. (2002). Making better social worlds: Engaging in and facilitating dialogic communication. Redwood City, CA: Pearce Associates.

[3] Pearce, W. B. (1994).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aking social world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4] Pearce, W. B. (2001). CMM: Reports from users. Redwood City, CA: Pearce Associates.

[5] Pearce, W. B., & Pearce, K. A. (2000). Extending the theory of the 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 (“CMM”) through a community dialogue process. Communication Theory, 10, 405423.

[6] Philipsen, G. (1997). A theory of speech codes. In G. Philipsen & T. Albrecht (Eds.), Developing communication theory (pp. 119156).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