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低碳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园林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低碳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园林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而建设节约型园林已然成为发展低碳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园林建设,应该是按照资源的合理与循环利用的原则,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此外,我认为它还有投入与产出的含义,就是寻求以最少的人力、资源和能源投入,获取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低碳城市;低碳园林;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6.2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3.8--7.6nm,波长较短)具有高度的穿透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如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为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1、低碳城市的产生背景及概念

低碳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其中心思想在于减少碳排放和消除碳排放带来的后果。“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State forTrade and Industry,UK,2003)一书的“低碳经济”概念中,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该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实现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并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低碳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人们的积极响应,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等概念。日本在2007年率先提出建设“低碳社会”的目标,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更简单的生活方式达到高质量的简朴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确保森林碳汇增长。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简称为IPCC)报告指出,当前气候变暖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形成的,但90%以上可能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尽管全球城市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但人类约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另外,城市消耗的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耗的75%以上,城市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排放温室气体的80%左右{5l。以上研究表明,城市是实现碳减排的关键所在。因此,低

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目前.国际社会对低碳城市的概念尚无完全一致的界定,一般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本质上看,低碳城市实质上是指整个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小或者基本实现零排放。

2低碳与城市绿地系统的关系

低碳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低碳城市的主要思路包括减排和碳汇(既收集和固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而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中最主要的碳汇必然成为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固碳释氧、降低城市热岛效应、雨洪控制、城市农业基地、引导新型能源利用和绿色交通等作用,同时它也将成为重要的低碳教育与展示基地。如何在设计中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绿地的这些重要功能,是向低碳城市目标发展的重要保障。

3于低碳城市的节约型园林建设模式

3.1雨水储蓄利用 保持和修复自然界的水循环将成为低碳园林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一方面,大量的雨水随着市政管网白自流失;另一方面,大量的景观用水来自于洁净的自来水。建立区域性的雨水利用设施,实现“就地滞洪蓄水”是解决城市雨水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也解决了园林景观与植物灌溉用水问题。在园林设计中,雨水利用包括雨水的集蓄和渗透2种途径。

雨水的渗透包括地面渗透池、渗透沟和可渗透铺装。在降雨丰富或有水源补充的地区,可以利用天然的低势绿地或人工洼地建立渗透池,形成具有野趣的小型湿地;降水量较小的北方地区可使用渗透沟和铺满砾石形式的渗透沟来蓄积雨水。可渗透铺装类型有嵌草路面和草皮砖、各种疏松粒料、多孔沥青与多孑L混凝土等铺装形式。

雨水的集蓄设施主要包括集雨系统、蓄水池及净化设施等,园林中经常使用的集雨系统有绿地滞蓄汛雨回补系统、道路集雨人工湖系统、屋面集雨系统等。兴建滞洪、储蓄雨水的蓄洪池和地下隧道蓄水系统。

3.2绿色园林构筑物 园林构筑物可以通过形式的巧妙构思达到增汇的目的。园林建筑采用半地下、地下或底层架空的设计,以及墙面、屋顶立体绿化,增加绿化面积或绿地面积,同时提供多种建筑设计风格。为人们提供不同的观景视角,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地下与半地下园林建筑也使建筑在冬夏季的能源消耗减少,达到减排效果。

可利用太阳能采光板为框架面、顶篷等结构,将太阳能与构筑物巧妙地结合,达到减排、增加可再生能源目的,也可创造新的构筑物形式。风能设备的恰当布置与设计也可成为园林新景观。

3.3污水净化循环 城市污水净化循环问题亦可以通过园林景观的设计,借助自然的力量予以解决。具有净化功能的人工湿地系统可以设计成污水处理地。将城市污水排入湿地系统,配合植物根系以减缓水流速度,利用多层异质土壤对悬浮物进行拦截沉降,促使杂质的沉淀和排除,并在湿地中种植具有净化功能的植物,如芦苇、千屈菜、小香蒲、花叶芦竹等,以有效地吸收过滤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水中不易被植物吸收的有机组织体滞留在土壤中,通过微牛物作用将其分解为易被植物吸收的无机盐和气体,然后被植物吸收或者释放到空气中,从而除去水体中的化学污染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污水净化后可以作为园林的景观或灌溉用水,实现污水的可循环利用。这一过程简便易行且能耗极低,可以节约大量电能。

3.4选择建造材料 降低碳排放量的最直接方法就是通过选择碳成本低、耐久度高、后期维护少以及可以进行循环利用的材料进行同林建设。选择本地或就近材料,通过降低运输成本来减少碳排放。尽量采用木材、竹藤等“低碳”材料,少用钢材、玻璃、水泥等“高碳”材料.减少冈林建设中的碳成本。寻求已成型、已使用的材料进行改装、重构等,使园林材料实现可持续利用;还可以将可再生的废料回收.重新锻造成新的材料,节约开采、炼铸成本。通过越来越多的园林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来减低园林建设的耗碳量。

参考文献:

[1]赵显刚,宋淑艳.浅谈园林景观中园路的设计[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6(2):57―59.

[2]王袒棒}戋i炎园林景观中的脉络一园路[j].安徽林业。∞05(6):25.

[3林令飞浅析园林景观之园路规划设计[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7(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