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科技馆建设理念的创新思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科技馆建设理念的创新思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理念是创造的基石,理念决定了科技馆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理念体现了科技馆建设者所要向公众传达的科学思想、科学内容和科学精神。目前国内科技馆普遍存在着以“物”为中心的建设理念,导致展品雷同、众馆一面的弊端,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普展教能力的发展与提升。该文通过对科技馆建设模式及理念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科技馆建设理念存在的问题,提出科技馆建设要善于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新理念,做好前期的基础调研和策划工作,科学定位,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建设理念、自下而上的展览模式、课题中心模式等创新思路

[关键词]科技馆建设 理念创新 以“人”为中心

1、科技馆的建设理念

1.1 什么是理念?

理念是理性化的想法、思维活动模式或理性化的看法和见解。理念既是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功能的高度浓缩与概括,又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功能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理念体系。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事物的不停变化而变化,不管什么理念,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周围物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才能进步与成熟,从而在更高层次上进化理念,同时也会延伸理念的范围和深刻理念的内涵。

理念研究是科技馆建设的基石,它是建馆的行为指南和价值取向,在理念的指导下建立内容框架,以整合需要向公众表达的科学内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不同的理念将形成不同形态的科技馆。

1.2 科技馆各发展阶段的建设理念

科技馆的发展已有200年的历史,经历了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工业博物馆、科技中心的三个阶段,并正在进入综合性现代化科技馆的第四个阶段。科技馆的建设理念也从传统意义上的收藏、陈列、研究为主,逐步向综合功能方向发展。

科技馆发展的第一阶段:19世纪20年代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阶段,主要展示方式是自然标本、工业产品、科学仪器与模型,其理念是自然的猎奇、科技的探索。

科技馆发展的第二阶: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初的科学工业博物馆阶段,主要展示工业产品、科学仪器实物与部分动态演示,其理念是历史的记忆、科技的作用。

科技馆发展的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科学中心阶段,其展示的内容为基础科学和技术原理,主要展示方式是互动展品的动态演示,其理念是激发公众兴趣的探究性学习法。

从科技馆各阶段发展的理念特征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科技馆都承载了时代的特征和区域的特点,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其展示的内容方式、教育理念均发生变化,从而造就了内在理念和外在形态不同的科技馆。

2、我国科技馆建设模式及其理念

在上海科技馆建成开放之前,科技馆大体上有两种展示模式:一是基于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业产品、科学仪器的“藏品制”,其展品是某个历史阶段的记忆,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保值和增值效应;二是基于“学科中心”的为了表达某一特定的科学原理而特意制作的互动性道具的“展品制”,其展品只是为了表达某一科学原理而制作的道具,没有保值、增值效应,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要不断地更新或替换。

目前国内大部分已建成的科技馆属于“学科中心”模式“展品制”的科技馆。无论是“藏品制”还是“展品制”的学科中心制,其建设理念都未脱离以“物”为中心的范畴。

3、科技馆建设理念存在的问题

3.1 以“物”为中心的理念

以“物”为中心的建设理念缺乏前期的内容策划和主题思想,每一个展品相对独立,展品与展品之间没有明确的关联性,每一个展品各自根据一个原理或一个概念来设计,在一个展示区域里通常没有特定的主题,它的体验内容主要是基础学科的基本科学原理。这种“见物不见人的”传统观念,多年来却几乎主宰了我国中小科技馆。

3.2 自上而下的专家主导模式

自上而下的专家主导模式,就是假设公众是无知的,知识要由学识渊博的专家传递给无知的外行公众。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在许多科学展览里,展品只是课本知识的再现。许多科技馆都制作了大量的“动手型”展品,以推演出一些具体的科学现象或演示一定的众所周知的原理。然而,即使强调了“互动性”,但它们所展示的仅仅是设计者的意图所在,而排除了除此以外的内容。它们具有内植的“正确”答案,一旦发现了正确答案,就消失了参观者深入互动的潜力。

3.3 主题不明确、展品雷同,缺乏创新

科技馆的展教理念是科技馆的灵魂,也就是说,科技馆展览决不是展品的陈列,而是通过展览,来启迪人们的思想,唤醒观众意识。但从我国科技馆展览教育的实际情况看,离这个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常设展览和展品缺乏创新,简单模仿、相互雷同的现象十分普遍,展览主题和设计理念不明确,展品更新速度慢,大多数科技馆未能达到《标准》中“年更新率不低于5%”的要求。

3.4 过度注重展品的互动性

很多科技馆的设计者都意识到他们有必要把展品设计得更有趣,于是刻意增加一些不必要的互动,用大众通俗文化的色彩包装常规的展品,或为使用新技术而使用新技术,通常这些做法无疑是尝试去弥补那些显而易见乏味的题目,这些题目都是学校里教过的,老师讲过的。这种方法背离了科技馆的基本宗旨,过分注重通过互动展品展示其本身的原理和知识,而忽视了展品背后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科技馆成了裹着糖衣的学校,其目的是诱使参观者进入乏味的学习。

3.5 缺乏科学的前期调研

在建设科技馆前期,如果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基础调研和选题策划提炼,就很难建成一所具有鲜明特色、拥有深刻思想内涵的科技馆。国内科技馆几乎都忽视科技馆建设的前期调研,甚至完全省略了这一重要环节,直接就进入了展品与环境设计阶段。有的所谓前期调研,也只是搜罗国内外的展品清单,划定展览的学科范围,再为展厅起一个响亮的标题,这些前期工作,只是在开列展品目录而已。

4、科技馆建设理念的创新思路

4.1 善于借鉴与引进新理念

要加强科技馆理论的研究,逐步建立符合当代科技馆发展潮流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馆理论体系。同时,还应积极引进现代博物馆营销学的理念,使展览等活动的选题策划、市场调研、观众定位、内容选择、主题确定、展品创意、风格设计、公关宣传、市场推广等的过程科学化、精确化,提高展览等活动的成功率和影响力,从而提高展览教育效果。

4.2 科学的定位

科技馆虽然是科普教育场所,但其展示教育的方式表明,其主要功能应该是通过直观视觉刺激和体验,来唤醒人们的理性意识、科学理念,激发好奇心,激励人们进行探索和学习的兴趣,并逐渐改变观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文的价值观。科技馆的这种科学教育理念,与学校正规教育的科学教育理念是有明显区别的,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对科技馆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功能定位,才能充分发挥科技馆的功能,才能明确建设科技馆的目的,才能依据自身的特点给科技馆注入灵魂,使科技馆焕发出生命力。

4.3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在科技馆的发展历程中,现今已经从过去的“以物为中心”发展到基于“以人为本”的“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当前,科技馆的展示内容虽然已从自然发现和技术发明的“物”(标本、产品等)转变成以教育为目的的“物”(展品),但如果只是通过展品来表达科技知识,就仍然摆脱不了“以物为中心”的印迹。将科技馆建设理念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要:①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为主要教育目的;②展示内容着重表现人与科技、人与自然的关系;③展示方式要适应公众的需求。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将有助于克服展示内容的“见物不见人”和“展品中心论”的倾向。

4.4 自下而上的展览模式

自下而上的展览模式就是假设公众不仅有能力接受新知识,而且有能力创造新知识。科技馆的作用就是要营造一种环境,在这里,参观者能够探索出一条主动改变他自己与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路径。在科技馆,参观者是自主的,并依照个人的意愿决定活动的内容,因此,这样的学习是自下而上的。参观者在离开科学中心的时候都应当有新的能力、新的技能和理解的深化。在这里,参观者是知识创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接受者。

4.5 重视基础性的调研工作和前期策划

经过300多年的实践和理论探讨,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展览设计程序,即“基础调研-内容设计-展品设计”,可称为“展览设计”三步曲。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进行专门的研究。做好前期工作一是要设立长期性课题,对发达国家展览设计、展品创新的思路、程序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规律;二是对科技馆、展览公司的设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科学的设计思路、程序和方法,并逐步形成展览策划的核心设计团队:三是改变展览设计基础性调研时间短、设计费低的局面;四是将科学的展览设计思路、程序和方法加以制度化。

4.6 采用课题中心模式

“课题中心”模式是通过一系列科学技术及应用去认识一个特定的社会课题,或者通过学习社会课题的过程来认识相关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它把科学技术放到社会应用的大背景下,思量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影响等,强调的是科学技术的综合性、社会应用性等。

采取“课题中心”模式的科技馆通常以“展区制”展示模式为主,一个展区有一个特定的公众比较感兴趣的主题,展示的内容围绕主题展开,展品的设计围绕内容发展的线索进行,展品与展品之间有明确的关联度,有时是通过几个展品来体验一种方法,有时则通过几个展品来表达一种思想或一种发展的过程。展示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了解某一个展品所表达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若干展品了解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它的体验内容主要是综合性的主题或社会课题,体验方式趋于多元化。上海科技馆是着手探索和实践“课题中心”模式“展区制”的科技馆之一,并取得很大的成功,可以相信以中国科技馆新馆、上海科技馆和广东科学中心为代表的一系列新馆的建设,正在引领国内进入综合性现代化科技馆建设的第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