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问题路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问题路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据1986~2005年间中国粮食总产量变化趋势,运用逐步回归法进行研究,分析中国粮食总产量变化的显著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边际,并根据最优回归模型对提高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安全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逐步回归分析 政策建议

当前,全球粮食价格及相关食品价格飙升,国际“粮荒”成为继“次贷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的又一重大挑战。受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影响,国内粮食价格普遍上扬,粮食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粮食安全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安定,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概述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粮食安全基本含义是确保国家粮食供应。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世界粮食大会,提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期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的国家粮食安全标准。20世纪90年代以后营养安全成为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1996年粮农组织召开“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提出“要有足够、平衡的,并且含有人体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供给,以达到完善的粮食安全”的新概念。

“粮食安全”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针对“世界粮食危机”提出的一项政策目标。布朗1994年发表了一篇题目“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由于耕地将被工业和城市用地挤占,中国谷物产量会从1990年3.41亿吨下降到2020年2.72亿吨,中国将会威胁到世界食物供给。国内学者常根发(2000)、李国祥(2001)、肖国安(2005)、罗良国(2006)等研究认为中国会出现粮食危机。

与上述学者持不同观点是:中国粮食供给相对过剩,不会出现粮食危机。马晓河(1997)、谭向勇(1999)、丁常俊(1999)、胡元坤(2001)等研究得出我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状况的乐观结论:中国粮食过剩或相对过剩,中国无粮食危机。

蒋乃华(1998)就价格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党安荣(1998)等运用统计方法建立粮食生产预测回归模型,研究粮食单产与生产条件的相关性,吴玉鸣(1998)对中国粮食生产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刘晓娥(2000)对各种粮食产量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但上述建立一般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由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使得模型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本文利用逐步回归法,对中国粮食总产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分析得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政策建议。

二、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1.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各因素及其变量表示

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来研究我国自1986年―2005年20年间粮食生产产量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包括五个方面:

(1)化肥:用农用化肥施用量( X1)表示。

(2)土地:选择粮食作物有效播种面积表示,用某年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X2)与该时期成灾面积(X3)差额。

(3)农机动力:用农业机械总动力( X4)表示。

(4)灌溉:用有效灌溉面积( X5)表示。

(5)农业劳动力:用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农业劳动力( X6)表示。

2.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计量经济模型

据逐步回归分析理论,以中国粮食总产量为因变量,各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最佳变量因素选择,建立最优回归模型如下:其中μ表示随机误差项,包含政策、制度、环境、气候等难以具体量化的因素影响。

(1)用OLS法估计模型(相关数据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由于R2=0.9907较大且接近于1,而且F=230.80>F0.05(6,13),粮食产量与上述解释变量因素间总体线性关系显著。但由于其中X5、X6前参数估计未能通过 t检验,而且X4、X6符号的经济意义也不合理,故认为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2)检验简单相关系数

通过计算X1,X2,X3,X4,X5,X6的相关系数,可发现X1,X4,X5存在高度相关性。

(3)找出最简单的回归形式

分别作Y与X1,X2,X3,X4,X5,X6间的回归,得出粮食产量Y受农业化肥施用量Y影响最大,这也与现实相吻合。因此选X1为解释变量建立初始回归模型。

(4)逐步回归

将其他解释变量分别导入上述初始回归模型,以寻找最佳回归方程:

第一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变量X2,模型拟合优度提高,且参数符号合理,变量X2也通过了t检验;

第二步,再引入变量X3,模型拟合优度再次提高,且参数符号合理,变量X3也通过了t检验;

第三步,再引入变量X4,尽管模型拟合优度仍略有提高,且变量X4也通过了t检验,但X4的参数符号不合理;

第四步,去掉变量X4,引入变量X5,模型拟合优度略有下降,且变量X5的参数未能通过t检验;

第五步,去掉变量X5,引入变量X6,模型拟合优度有所提高,但变量X6的参数未能通过t检验。

第三步、第四步和第五步表明,变量X4、X5和X6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不合适。因此,最终的粮食生产函数模型应以Y=f(X1,X2,X3)为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如下所示:

三、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1.我国粮食生产主要依赖于两个资本项目农业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和成灾面积。农业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和成灾面积对粮食总产量的边际影响分别是4.82、0.66和-0.13。

2.农业劳动力和技术项目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尚不显著。

(二)政策建议

1.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利用制度创新和现代科技提高保护耕地数量水平。

(2)建立耕地保养投入机制,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3)加大耕地整理复垦力度,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

2.提高肥料资源利用率,提高粮食生产能力(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2)运用有机无机肥合理混施等技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建立积极有效的治理对策,提高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能力

(1)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抵御自然灾害。

(2)加大救灾补损力度,战胜自然灾害。

4.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

5.建立健全粮食生产支撑体系,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初探[J].经济研究参考,2004,(25):20-25.

[2]任雪琴.浅析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卷),2006,(1):44-48.

[3]BROWNLR.Who will feed China[J].WorldWatch,1994,(5):13-17.

[4]江海潮.中国粮食问题研究综述[J].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学,2008,(1):3-5.

[5]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4-127.

(作者系济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