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丰凯机械:技术引领成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丰凯机械:技术引领成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了贴近纺机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对《意见》的反馈和理解,本刊记者采访了广东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希。

广东丰凯位于佛山市顺德区,是研发、生产、销售中高档纺织织布机的机电一体化装备企业,是中国纺织机械器材行业的骨干企业,也是广东省最大的纺织机械装备企业之一。2000年,丰凯在对创建于1992年的顺德市金德纺织机械厂进行并购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加入WTO以后,丰凯以“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织机供应商之一”为目标,努力耕耘,于2007年获得风险投资,步入跨越式发展的轨道。

VC关注筹备上市

“随着国际纺机巨头纷纷将生产基地迁入中国,国内纺机企业的成本优势已越来越小。目前,国内高档织机80%的市场份额都被外资品牌控制,突破市场瓶颈对我们是巨大挑战。”广东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希认为,与国际品牌竞争,关键我们要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和开拓市场的力度,这都需要资金的支持。然而在2007年前,丰凯一年的研发投入还不到外资品牌的十分之一,靠自身积累,缺口非常大,必须进行融资。然而民营企业贷款额度有限,丰凯便把目光转向了风险投资。

2007年3月22日,这一天在丰凯公司发展史上将被永远铭记――丰凯与联想控股旗下的风投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双方正式“联姻”。根据协议,联想投资将向丰凯公司增资3500万元,并派驻专家提供无偿培训,帮助丰凯公司制定发展战略。“与丰凯的合作,是联想看上的第一个传统产业项目。”陈国希介绍说,联想牵手丰凯,主要是看中丰凯的产品结构和产品技术性能在国内的领先水平,且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联想增资后的一个月中,丰凯公司将自身的研发费用提高了一倍,并先后在福建、山东、重庆、河北、浙江以及东北地区开设了办事处,实现了企业“走出省外”的夙愿。

《中国纤检》:很多纺机企业发展的最大阻力在于研发资金,《关于纺织机械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指出,相关部门将对符合条件的纺织机械企业在上市、发行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债券等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方面给予支持,贵公司有什么看法?这是不是一个契机?

陈国希:我对《意见》鼓励纺机企业上市感到惊喜。目前丰凯的上市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已进入第三年的考察期,今明年股改后即将推向市场。上市要求很多,对一个纺机企业显然也充满着高标准的要求,不仅所制造的产品要适销对路,今后也要有一批具有强大发展前景的产品。在运营中,上市企业要有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和健全的财务制度。当然,这也是锻炼一个企业的好机会。上市可筹措一大笔资金,对企业的产品研发、扩张经营具有很大的助力。

《中国纤检》:获得国家资金支持,是纺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意见》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高速喷气织机和自动络筒机的纺织机械企业,在进口部分关键零部件时享受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政策。贵公司怎么看?

陈国希:关于国家支持喷气织机和自动络筒机的关键件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政策,肯定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动力。目前,国内对喷气织机和络筒机的一些关键件的制造质量确实很难达到高速运转的要求,若带税进口则成本高,也受到了大批进口限制,若是免征的话,则能很快推进国产喷气织机和自动络筒机向高效、高质、高稳定性发展,解决了国内纺机业配套发展的问题。

重视研发专注高档织机

陈国希始终将“技术创新引领,研发生产高档织机”作为丰凯的使命。为了加强纺织机械的研发力量,2003年,丰凯投资成立了“顺德纺织机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该中心成立后,一直致力于进行纺机自动化、高速化、连续化以及智能化的研究。随着研究成果的愈发丰硕,3年后,中心正式升级为“广东省纺织机械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近日,国家纺织机械检测中心传来消息,丰凯自2007年起开始研发、试用的“超越”高速剑杆织机,经检测各项指标均完全达到质量标准要求,并已经开始批量在市场销售。“超越”型高速剑杆织机适于各种纤维纱线的织造,用于生产纯棉、混纺、化纤、毛、麻等轻薄、厚重的牛仔织物,其主要特点是高速、节能、低故障、高效:该机的设计速度可达700转/分,经济转速为480转/分~600转/分。节能主要在于启用了超启动马达,这种马达可根据实际负载的大小输出力矩,比传统机节能20%左右,具有运转噪音低的优点。同时,由于该机取消了传统织机所常用的寻纬离合器、慢离合器、主离合器、慢速电机及飞轮,取消了同步带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因此与传统织机相比,其故障率可降低50%左右。

《中国纤检》:《意见》将逐年提高节能减排型纺织机械产品的推广应用水平作为2009―2011年的主要目标,作为广东省最大的纺机制造企业之一,丰凯在节能减排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陈国希:节能减排工作是我们产品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我公司重中之重的要务。这也是国家缓解能源紧缺,企业降低成本的根本途径,节能产品最终是市场所需求的产品。目前丰凯在织机的主驱动方面下工夫,选用了特种超级电机,根据其织机运行和织物所需力矩而输出用电功率,避免了三相异步电机只要启动了则按额定功率消耗能源的缺陷。在织机的用气方面,我们实行缩短气路设计,节约气的消耗量来节约动能;实行简约设计,全功能采用高精电脑控制,减少机器的结构(如取消飞轮、皮带和分电机的传动机构),使机器结构简易,减少了磨损和废气排放。随着功能的日益完善,现在已成为节能、低磨损的织机,成了市场上热销的产品。

《中国纤检》:《意见》提出,要大力开发并推广应用国产产业用纺织机械,使其占全部纺织机械市场份额由目前10%提高到30%。国家现在力推产业用纺机产品,请问陈总您这么看待工信部的这一政策?贵公司在产业用纺机国产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国希:《意见》的出台,显示国家要大力发展产业纺机产品。我认为,这种引导政策很符合行业发展的需求。这是因为我国现在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产业用布在各行各业使用量都极大,但我国各产业的用布,由于技术、工艺等方面的原因一直依靠进口或进口设备织造。这样的状况使得用户承担了昂贵的成本负担,而我国的纺织业原主产生活日用布,现已陷入产能过剩、附加值低的局面。因此,国家鼓励发展产业用布行业,是完全正确的。

丰凯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考虑了这些因素。我们早在1996年就开始对产业用布的需求、技术和工艺进行研究,对织造工艺如何能满足各种产业用布的技术要求进行研究。我们引进和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织造设备技术,以我们的织造织布机为基础,加以延伸,增加特定功能来满足织造各种产业用布的技术需求。如:滤布、玻纤布、方格布、医疗用布、航空坐垫布、汽车内饰布等,我们的织机都能织造,有些技术已取得专利。

重视市场研究改进销售策略

与国内其他纺机企业不同的是,丰凯在销售上有独特的模式:一是与国内多家银行开设了买方信贷业务,以解决客户暂时的资金困难;二是销售部门一律采取承包制,每一名销售人员都与公司签有承包合同。“全部承包,一包到底”,让公司销售人员与企业捆绑得更为紧密,也使销售人员为客户服务的意识更为增强。“销售模式的创新给丰凯纺机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公司销售业绩连年攀升,销售回款率达到96%。下一步,公司还将进一步创新销售模式,与国际大公司加强合作,在国内纺机市场中率先打开租赁业市场。”陈国希表示。

《中国纤检》:顺德的制造业近年崛起,世人瞩目。请问顺德纺机产业配套如何?对丰凯发展形成了怎样的助力?

陈国希:顺德被国家定为“机电之乡”、“世界制造基地”,在纺机产业配套方面显然是健全的。另外,还有很重要的是地处发达的珠三角,国内国际人才流入之地,招纳人才方便,政府财力充裕,多方位对企业的支持等,丰凯的良性发展由此得到了极大的助力。

《中国纤检》:市场不同,布局也不一样。针对不同地区与不同层次市场,丰凯采取了怎样的产品推广策略?

陈国希: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推广策略以应对不同地区、不同市场的特殊性:(1)在宣传方面,我们除在国内的专业网站、报刊、大型展会对全国进行宣传外,还在重点地区和重点市场进行会议、现场演示的推广宣传;(2)在品种上,根据不同地区,主产品种专业化,我们宣传对应品种机型;(3)对新兴市场和从未进入的市场,我们采用培养样板示范用户,实行优惠价以及技术保证措施,吸引部分有能力但又没有使用基础的用户放心购买;(4)对一些有基础、有实力的企业,而又碰到发展中资金周转的困难,我们可以实行融资资助。

《中国纤检》: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纺机行业持续了二三十年的两位数增长,这场危机对贵公司影响如何?贵公司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应对?

陈国希:金融危机确实对我们也造成了很大影响。2008~2009年上半年的经营全面受挫,一年多来,经营目标只完成30%,连续3个月未有大宗订单,几千万的税利规划即换成公司微利经营,原料、产品压仓。

在这种环境中,我们争取如下几个措施应对:(1)利用这种环境不断开发新产品;(2)生产个性化、单量小的产品;(3)出售产业用布的织机等来维持企业运行,实现了微利经营。通过以上几点的努力,我们销售逐渐好转,目前,各区域订单充足,产品供不应求。

《中国纤检》:《意见》指出,要依托行业协会,建立行业信息服务平台,完善行业运行预警机制,及时、准确行业经济运行、国内外市场动态等信息,引导行业有序发展。关于建立纺机业信息制度和行业预警制度,您怎么看?

陈国希:为及时反映行业动向和市场需求,我们在信息汇总分析上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制度。丰凯定期对全国各区的需求状况、品种变化、政策变化进行汇总、分析,确定适销对路产品和扩大生产的品种以及缩小生产规模,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我认为,行业的预警制度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制度,公司高层应定期对国内行业发展进行分析以及区域分析。我们也建立了例会制度,对各大专业报刊、文件通知等各方政策,实行传阅制度,了解行业发展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