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勤工俭学现状调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勤工俭学现状调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勤工俭学一直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勤工俭学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参加勤工俭学,同学们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品尝了劳动的成果,感受到了工作的艰辛,激发了学习的斗志。尤其是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和就业观念的逐步改变,勤工俭学也由过去单纯为了物质回报,转变为大学生们迎战“就业难”的一次“实战演习”。

然而,与勤工俭学活动的发展态势不相适应的是,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比较有限,社会上的一些用人需求未能与高校进行有效沟通,勤工俭学的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大学生沦为廉价劳动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等问题屡屡发生。目前,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状况和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那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对勤工俭学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在勤工俭学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哪些问题?学校和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日前,围绕这些问题,笔者以人工方式和电子邮件方式,对16个省(市)58所高校的28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247份,并同部分受访大学生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调查对象以省会城市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居多,年龄多在19~22岁,分布在管理类、理工类、经济类、文史类等58个专业,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独生子女接近半数,大都有稳定的家庭收入,具备较强的代表性。

一、大学生对勤工俭学的基本态度

1、勤工俭学的必要性在广大同学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在受访者中,从未有过勤工俭学想法的同学仅占15%。但是,只有20%的家长支持参加或赞成尝试勤工俭学,多数家长由于担心耽误学业等原因而持反对或怀疑态度。因此,许多同学很少将勤工俭学情况告知家人。在受访者中,将自己参加勤工俭学的情况完全告知家长的同学仅占10%。

2、大多数同学是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加入到勤工俭学大军中的。这对于树立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提高全社会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关注程度和美誉度,推进勤工俭学活动的健康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调查中,72%的受访者表示会认真负责地干好兼职工作,22%的人认为学到东西最重要。

3、挣钱不再是勤工俭学的首要目的。当代大学生更看重的是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自身能力和生活品质。49%的被调查者认为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实践经历”,21%的人是为了“丰富个人生活”。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假期兼职打工,接触社会、体验社会、了解社会,正在成为一种潮流。

4、在兼职取向上,绝大多数同学把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作为首选。如果不能与所学专业挂钩,就与自身特长接轨,努力满足“积累实践经验、为未来就业铺路”的目的。其中,选择“自身特长”的占36%,选择“成长经历”的占21%,选择“所学专业”的占16%,选择“个人志向”的占15%。

5、是否安全可靠是目前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最担心的问题。从问卷情况看,在兼职选择过程中大家最注重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工作是否安全、是否有助于自身发展、工作环境、是否影响学习、薪水高低、交通是否方便、是否体面等。

二、大学生勤工俭学基本状况

1、在获取勤工俭学岗位的途径方面,超过半数的同学最信任学校相关部门和组织,也希望能从学校获得更多帮助。但从整体上来看,目前各高校提供的食堂管理、教室管理、卫生区清洁等岗位,存在范围窄、岗位少、稳定性差等问题,许多同学不得不求助于各类中介机构。在被调查者中,通过学校相关部门和组织,获得勤工俭学机会的仅占18%。

2、在勤工俭学岗位类别方面,大部分同学都只从事过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或极少需要技能的劳务型工作。其中,促销、发传单等工作以其机会较多、容易上手等特点,在兼职类别从业人数中位居前列。在所从事过的智力型工作中,以家教居多。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技术和特长,干起了不少“新工种”,譬如网络管理、网页制作、动画制作、音乐编辑、广告包装设计等。

3、大学生勤工俭学多为短期工作。就一份兼职所能持续的时间而言,4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一定”,仅有5%的人选择了“半年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学习压力大、学生干部工作繁重等。也正是由于临时性、短期性等特点,大学生勤工俭学在很多方面与就业不同。

4、大学生被当作廉价劳动力的现象不容忽视。在勤工俭学、兼职打工过程中,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大都不符,同学们很少受到重视和关怀,得到的培训和锻炼也不多。在被调查者中,59%的人表示兼职工作与所学专业几乎没有关系,11%的人表示完全不相干。

5、大学生打工被骗的事件依然时有发生。除被骗取中介费及押金以外,以雇主恶意违约居多。有些同学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没能主动索要和妥善保存劳动证据,一旦发生争议,往往是索赔无门、欲哭无泪。在调查中,34%的受访者表示害怕上当受骗,22%的受访者遭遇过拖欠工资。

面对勤工俭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多数同学能够理智、客观地积极应对。在调查中,43%的受访者表示会设法解决问题并继续干下去,31%的同学会寻求法律援助或朋友帮助,8%的人会换个工作继续干。

三、做好大学生勤工俭学相关工作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勤工俭学活动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教育、劳动、工商管理等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发挥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共青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对勤工俭学活动的组织和指导。通过组织推荐兼职岗位、见证签订劳务协议、及时提供咨询服务、义务提供法律援助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勤工俭学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是进一步整合、开发勤工俭学资源。尤其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等管理型、智力型、科技型领域,通过设立“学生助理”岗位等形式,推进勤工俭学活动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拓展。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和社会支持,学习、借鉴共青团系统创建“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基地”建设,努力拓展校外勤工俭学岗位,把勤工俭学办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

三是积极推进勤工俭学社会化管理、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在校大学生一旦为用工单位提供了劳务服务,双方即发生劳动关系,理应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劳动部门应依法受理勤工俭学学生的劳动争议投诉,切实保护学生勤工俭学的合法权益。同时,劳动部门应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勤工俭学中介市场体系建设。结合辖区高校和用工单位,建立健全大学生勤工俭学管理信息系统,在高校相关部门与用工单位之间构建可靠、畅通的信息渠道。工商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勤工俭学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坚决取缔非法中介机构,严厉打击、严格纠正各种不法行为。

总之,要解决大学生勤工俭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推进勤工俭学活动持续发展,离不开国家、社会和高校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精心组织和热情引导,离不开广大同学和用工单位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新时代的召唤,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当代大学生正在积极地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在社会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在勤工俭学活动中锻炼成才。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