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新时期下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新时期下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从职业学校角度,通过分析职业学校特色,提出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的主要目标,即培养学生形成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突出的职业道德品质,树立全球意识和未来意识、辩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主体意识,以适应新时期的变化。

[关键词]职业学校;新时期;德育目标

1 职业学校德育的特色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6年江苏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要求职业学校德育必须建立并坚持自己的特色。

1.1 从职业学校的目标定位上说,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

职业学校与社会、与企业有必然的紧密联系,决定了职业学校德育具有开放性和生产性特征。

1.2 从职业学校的德育对象上说,职业学校学生是产业工人后备军

因此,他们必须具备产业工人的基本素质:思想、技能和文化素质,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德育的职业性特征,也决定了职业学校德育的务实性特征。

1.3 从职业学校的德育机制上说,“有用即人才”的新型人才观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创新德育机制

将学校德育与学生自育(职业理想)、社会“时育(企业对员工的思想素质要求)”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三方一体、相互为用互为补充的德育网络,增强德育评价的有效性。

职业学校德育的特色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结合实际,根据学生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特殊要求,确定德育工作的具体目标及内容、方法,使德育具有职业教育特色。

第二,要加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思想教育只有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吻合,才能收到预期效果。目前职教生绝大部分年龄在15~20周岁,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形成的重要时期,要注意学生生理、心理以及相关因素对德育的影响,使思想教育更有针对性。对学生中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引导,释疑解惑。

第三,要努力讲求教育实效。思想教育只有为学生所接受,最终变为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才是成功的。因此,职业学校的德育必须在讲求实效上下工夫。要把德育的每一项工作、每一次活动做细做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懂得道理,更要知行统一,表里一致。

2 新时期对职业学校德育提出了新要求

黄炎培先生曾说过,“职业教育最终目的: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职业学校德育不仅受到学生对德育需求的制约,也受到世俗格局的影响。

2.1 党的十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从十七大报告中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十报告中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两字的加入,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目标和内涵。十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突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为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课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重要途径,同时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结合,强化 “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强化“学生发展、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十精神。

2.2 构建和谐社会对职业学校德育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对毕业生的要求是“德技并重”,不仅职业技能熟练,还要人格健全、职业道德习惯良好、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意识强烈、创新能力适应时代综合变革的要求,等等。

因此,学校德育工作,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统一。

2.3 教育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地提出要把育人放在学校工作之本、德育工作之首,为中职学校调高认识、强化德育指明了方向,教学大纲规定了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德育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和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因此,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是当务之急。

2.4 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不可避免地带来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争强。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以及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网络时代也给职业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工作幅度,提高工作速度,优化交流。

3 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的主要目标

职业学校德育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面向新时期,培养学生应对信息时代各种挑战所应具有的观念、情感和能力。

3.1 培养学生形成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遵纪守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3.2 培养学生形成突出的职业道德品质

从职业需要出发,加强爱岗敬业、群体意识、纪律观念、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按照职业岗位的职责规定、行为规范、劳动纪律、奖惩制度等方面的要求,规范行为;培养习惯、正确的态度,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3.3 培养学生形成强烈的实践意识

使学生“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体验,养成严谨、求实、勇于开拓、勤于实践等良好的工作作风。加强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和劳动观念的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必须重视实践环节,利用实践机会提高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等。

3.4 培养学生形成全球意识和未来意识

现代德育要求所培养的人要具有参与国际事务和世界竞争的胆识与魄力。现代社会是一个时间社会、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它要求德育所培养的人具有强烈的未来意识,如果因循守旧、缺乏创新,就不能适应新的时代。

3.5 培养学生形成辩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要求学生辩证认识、辩证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矛盾关系,学会从事物的多种属性、多个角度全面把握事物的矛盾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树立生态意识。

3.6 培养学生树立主体意识

学校德育应唤起自我意识,尊重个体主体地位,发展主体道德能力,塑造主体价值,使德育成为完善人的“利器”。注重人文意识,培养学生从技术化、信息化、市场化等生存环境中寻找自我、寻找价值和心灵的家园,树立终极关怀意识。学生主体的自我反思、评价、选择、调节等意识和能力是决定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职校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进职场,需要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开拓实施途径,使德育更有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