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临床微生物血培养的标准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临床微生物血培养的标准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临床微生物的血培养标准化是实验室中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影响指标之一,血培养阳性属于微生物实验室危急值的报告项目。当有微生物进入人体并侵入血液时,微生物会滋生繁殖细菌,使得机体不能够很好地清除这些微生物,导致机体出现异常状况。患者可能会出现菌血症或者是真菌血症,为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此时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采血,并对患者的血液进行血液培养。本文首先介绍了微生物培养的总体要求,其次介绍了微生物培养的要求、采血的要求、以及运送要求,最后介绍了血液培养基的培养周期。临床微生物血培养的标准化是有效降低血液培养出现污染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强临床微生物血培养的标准化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19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75-02

1引言

人体血液中含有丰富的各类物质,其中有溶菌酶、白细胞和补体等物质,这些物质均可进入人体并且侵入血液,当微生物进入人体使人体的免疫功能无法抵抗这些外来物质时,机体就会出现严重的感染现象。微生物侵入人体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是由于微生物在人体中不能被清除所导致的,菌血症是临床上较为重要的一种急性病症,患者发生感染时,需对患者进行紧急采血和血液的培养,当然血液培养的标准化则尤为重要[1]。为更好地了解临床上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的重要性,特对此问题进行一系列相关探讨,其结果如下:

2微生物培养的总体要求

2.1血培养的临床指标首先对于患者来说,如出现以下症状则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标:①发热或低热现象,患者体温超过38摄氏度或低于36摄氏度。②寒战。③白细胞出现增多,核左移。④粒细胞出现减少。⑤患者血小板出现减少⑥皮肤和粘膜出血。⑦血压下降患者。⑧呼吸速度加快患者。⑨多器官功能出现衰退。

2.2采血的时间和时机当患者可能患有菌血症或者是真菌血症时,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之前,就应该对患者采集血液,对患者进行血培养,此时,也应同时对患者采集3套以上的血培养标本,以备留用。

2.3血培养的次数对于可能患有菌血症的成年患者,采集两到三管的血液,进行血液培养。对于儿童的血液培养,其采血量不能超过患者自身的1%,并且应对患者的血液培养次数超过2次以上,因为次数越多,患者的血液培养检测出的检测率越高。

2.4采血量的要求成年患者的采血量建议为20到30毫升,每套不少于10毫升,每瓶应大于或者等于5毫升,而对于小儿的采血量建议为应小于患儿总血容量的1%。采血量对于血培养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血液量的多少直接关乎到病菌检出率的大小。血液标本采取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对实验的准确度有所影响。

3采血要求

3.1皮肤要求首先在对患者进行采血时,患者的皮肤须经消毒处理,可以使用碘伏或者是碘酊。碘伏的疗效稍差,消毒时应有充足的时间来确保消毒的效果,碘酊的消毒时间需要保持在30秒左右,碘伏的时间则为1到2分钟。

3.2采血的部位选择采血的部位,临床上常不采集动脉血,因为动脉血的诊断意义很小。其次静脉留置导管的采血也不被使用,因为其有高度污染,采集的血液准确度很低。

3.3操作流程

3.3.1在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时,血液培养器皿也需要进行消毒,大部分医院采用异丙乙醇进行消毒,并且同时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3.3.2严格遵照消毒步骤进行消毒,并且需要保证充足的消毒时间,以防由于消毒时间不够而导致消毒不彻底,出现感染。

3.3.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不能在患者进行消毒后按压患者静脉,除非医护人员带有无菌手套。

4运送要求

患者血液采集后迅速送至实验室进行相关的检测,并且送检的培养物品在你接种的前后均不可以进行冷藏或者冷冻,以防血细胞遭到破坏。但若送至的血细胞的标签出现错误或者是没有贴标签的,应予以送回或者拒绝接受血液。

5血液培养基的培养周期

现在临床上的血培养方法一共分为两种,一种为手工培养,一种为一起培养,前者需要的时间为7天,后者培养的时间为5天。

6结语

向我们所熟知的,目前临床上运用生物血培养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其分别是:鉴别菌血症的患者,其次为增强血培养的阳性率,最后一个为区分致病菌和污染菌。在临床中,有众多因素会影响血培养阳性率,其中在血液屏障中,细菌数目过少、间歇性的菌血症均能够影响血培养的阳性率值,并且在临床和实验室中,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血培养的数目和时机,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和对患者的采血量,血液培养的时间。对于血液培养的临床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血液培养的时间、次数、部位以及血液的血液量有很大的联系[2]。培养的环境均可以使血培养阳性率出现变动,为最后的测定值造成影响。因此对于血培养时,在正确的时间进行采集血液是很重要的,并且皮肤的消毒也需要医护人员的注意,患者的穿刺部位的选择和血培养的次数以及血标本的采集和血液的送检等均作为提高患者血培养阳性率的重要举措。对于血液培养时应选择适宜的时间和事宜的培养次数,并且培养的部位和血液量也都应保证一定的水平,以此来获得最精准的阳性率[3]。临床患者需要进行采集血液进行血培养,以防为其病情作进一步的诊断。按照正规的流程进行临床微生物血培养,会很好的协助诊断患者的疾病,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吕春兰,杭国琴,许云.微生物血培养标本采集规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9):1150-1151.

[2]梅雪飞,左改珍,范恒梅,等.临床医护人员微生物标本采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0,17(16):27-28.

[3]冯翠玲,乔英霞,陆小梅.微生物标本采集与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6):952.